閆春英
摘 要:目前中等職校學生在專業技能實訓學習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原因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方面的,本文針對學生實訓中的問題和學習特點,探討提出了加強職校生專業技能實訓,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的六項有效措施和途徑。
關鍵詞:中等職校 專業技能 教學策略
一、目前中等職校學生專業技能實訓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盲目選擇專業,并不熱愛自己的專業
從初中升到職校,多數學生選擇的專業和愛好無關,受當地經濟發展優勢專業和家長的影響,缺乏長遠考慮和人生規劃。當專業的優勢轉變時,易造成學生專業學習的被動性,自然樹立不起專業的職業道德。如前幾年隨著全國制造業的突起,選擇機械、機電專業的學生多,這兩年隨著機械加工業發展緩慢,該專業的學生驟減,已選擇的學生受其影響,對自己的專業灰心喪氣。
2.學生沒有養成好的節儉消費價值觀
許多學生從小受家人寵愛,物質生活條件較好,沒有養成正確的節儉消費習慣。在校學習時,學生隨意破壞公物,技能訓練時不珍惜實訓材料、不愛護精密儀器、故意損壞實習設備等。如電工技能所用交流接觸器、熱過載繼電器等小設備,每次整理時發現這些小設備大部分是被學生摔壞或螺絲被拆掉,甚至實訓桌都被學生用工具鉆出許多無法修補的洞。
3.學生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但缺乏鉆研精神,缺少職業責任感
隨著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在網絡文化與快餐文化的環境下,模仿接受的能力強,缺少深入研究、精益求精的精神,專業課營造出“一學就會,一聽就懂”的假象,加之重技能輕理論的思想,技能要點的把握不到位,常以“這就行”“可以了”等言語來敷衍專業教師的要求。有些學生甚至會不服管教和教師發生沖突,讓專業教師感到很難過。學生這種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做事不嚴謹的態度,致使其學業膚淺,同時也缺少職業責任感。
4.學生容易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學生受社會上一些不遵守職業道德而發家致富以及“拼爹”“拼關系”等的負面影響,認為越是遵守規則的人越容易受欺負、多干活。學生認為依靠關系進入企業,可以安排個輕松的工作。
二、針對學生特點,實施專業技能實訓的策略
1.實訓教學開設職業道德教育和專業認識教育
學校不僅要求專業教師在實訓教學中隨時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還要安排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為避免教師空談,學校常聯系已參加工作的畢業生給在校生講他們的工作經歷,讓在校生認識自己的專業。
2.隨處可見的專業職業道德條例
把各專業的職業道德條例和企業7S管理內容,不僅掛在實驗室墻上,還設計了精巧的圖案張貼在每個實驗臺上。教師在學生實訓中發現學生行為不當時,指一指道德規則,學生便會意了。這樣既可保持實訓室的安靜,也可避免師生之間的沖突。
3.專業教師要按“雙重身份”標準要求自己
專業教師的言行既要符合教師職業道德,還要符合專業職業道德。專業教師在實訓時的良好習慣,包括衛生、時間習慣,工件擺放、實訓操作、安全檢查等習慣,會使學生模仿并影響學生的專業習慣。學校經常抽查專業教師的實訓教學情況,并對實訓耗材進行合理發放和回收處理,讓師生共同養成節儉的好習慣。
4.保證實訓時間和設備的充足,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學校根據專業按班級采取集中實訓。如機電13級(一)班和(二)班,這周機電(一)班在車工車間進行車工實訓,機電(二)班在電工實訓室進行電工訓練,實訓結束兩個班級更換場地。這樣利于設備和工具的保護使用。學校實訓工具的分配方式:大型設備保證每人一臺,小的設備(有標志)學校租借(不收費),簡單工具學生自備,學校提供工具柜,一般耗材發給學生保管,各自的耗材丟了或浪費了,只能找別人借或撿廢料用。實訓結束收回工具,損壞設備要作價賠償。這種責任到人的方式,使得學生對自己的實訓物品倍感珍惜。
實訓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實訓內容,不懂可以請教,部分技能可以找他人幫忙示范,多數技能要獨立完成。要讓學生明白:團隊合作的前提是個人能獨立、良好地完成一項工作。
5.制定考評標準,分配專業實習單位
學校建立學生實訓檔案,根據不同實訓工種的評價表綜合分析,分配學生到不同的實習企業。實習企業規模有大有小,學生感受的企業文化和就業的機會自然不一樣。這種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聽從專業教師的嚴格要求。
6.靈活的考評方式,檢驗學生也考查教師
(1)評教分離方式。單項技能考評由外校的專業教師監考和評分。這樣既考查了專業教師的教學,又考察了學生的技能水平。
(2)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學生參加徐州市勞動局考評的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在校取得一定級別的專業資格證書,以增強就業競爭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