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乃建
摘 要:中職教育教學改革已全面展開。中職實訓課程是中職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中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項目教學法更符合中等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的特點,以項目化開展教學對中職實訓課程的優化和提升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從而為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做好準備。本文對項目化教學的特點及在中職實訓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 中職實訓課 實踐 研究
中職實訓課程是指學生在完成專業課程的理論學習后,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校內或校外的專門實訓環境中進行的實踐性、系統化的訓練。項目化教學體系是以工程項目為載體,以行業要求為時代背景,以學生就業形式為導向,圍繞所學技能的崗位能力,以完成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而設計形成的實訓方案,按照一個完整工程項目的操作流程開展實訓,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策劃、分析、實施、改進等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進而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最終達到人才培養目標。
一、中職實訓課程的現狀
1.中職實訓課程評價體系欠完善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對實訓課程的教學缺乏有效的評價標準,使實訓教學的水平難以評價,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學生應用能力主要體現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沒有與職業崗位實際需求相聯系的考核方式,不足以衡量實訓課程的教學成果。師生雙方在專業實驗室和實訓工廠邊教、邊做、邊學,實現了專業理論知識傳授與專業技能訓練有機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考核評價仍然采取了傳統的終結性考核模式。如何深化理論與實訓一體化的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充分發揮考核評價的診斷、反饋與調節的教育功能,以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進一步強化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學質量,成為新一輪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2.中職實訓課程的內容缺乏應用
中職專業課程都開設了實訓的教學環節,但并沒有充分地研究實訓課程內容的應用性,很大程度上都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專業實訓。而這些實訓大多只覆蓋了部分專業課程知識或只是對部分技能進行集中訓練提高,真正要達到對整個專業知識的應用和職業能力的提高,依然是很困難的。
3.師資結構不夠合理
中職專任教師中,大學新畢業生約占三分之一,專任教師來源還包括從外單位教師中調入、非教師調入,以及從自己學校挑選成績好或者有經驗的學生留校任教。這些實訓教師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實踐動手能力欠扎實,離雙師型教師還有一定的差距。
二、中職實訓課項目化教學的特點
中職實訓課項目化教學與傳統實訓課教學相比,在人才培養方面別具特色。
1.實訓課程教學內容項目化
中職實訓課程項目化教學有效地建立了實訓課堂與某一職業領域的聯系,通過對典型職業活動的工作過程進行調查確定課程內容,形成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學習任務即實訓教學項目,這樣有利于瞄準崗位設置課程、培養能力,提高實訓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學生實訓學習過程主體化
實訓項目化教學中,在實訓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獨立或者以小組的形式,參與從信息的收集、計劃的制訂、方案的選擇、目標的實施、信息的反饋到成果的評定全過程。這既是學生們學會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們獲得經驗的過程。
3.實訓教學方式多樣化
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多種教學方式可根據學習內容交替使用,如講授法、實驗法、演示法、提問和歸納、思維導圖法和合作交流法等方法。
4.實訓教師角色的變化
實訓教師的主要職責從“授”轉變為“導”。實訓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成為一個咨詢者、指導者和主持人,從實訓教學過程的主要講授者淡出,只控制過程,不控制內容,只控制主題,不控制答案。
三、中職實訓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踐
1.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實訓項目
根據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實訓項目,是實訓課程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筆者學校中職部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就業崗位群是以行業和產業為依托,以技能和崗位能力為目標,根據石油機械行業及社會對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人才的要求,來確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即:數控車、數控銑及數控加工中心及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崗位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2.按照就業的導向制定實訓內容
學校中職部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主要在質量檢測、輔助設計和數控加工工藝等企事業單位中,從事數控加工、數控加工工工藝編寫、數控機床維修等工作。為保證實訓課程的有效性及盡可能實現教學和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筆者學校通過真實項目的引入,讓學生通過完成一項完整的機械加工項目,接受全過程的技能訓練,使他們充分體驗機械加工項目各個環節的主要技能要求,了解機械加工項目的程序,體會崗位的內涵。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