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洪 余英 梁秀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宮外孕圍術期患者的護理效果和不良心理影響。方法 98例腹腔鏡下治療宮外孕患者, 根據就診奇偶順序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 各49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焦慮、抑郁情緒。結果 干預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11.2±2.3)、(14.2±2.6)、(12.8±2.5)h]均短于對照組[(15.9±2.8)、(3.1±0.5)、(4.2±0.6)h]。干預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10.2±3.2)、(14.7±4.1)分]均低于對照組[(36.3±8.3)、(42.2±8.7)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下宮外孕圍術期采用護理干預可減輕患者不良情緒, 縮短術后康復時間, 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護理干預;腹腔鏡;宮外孕;圍術期;心理狀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74
宮外孕為婦科常見急腹癥之一, 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等特點, 往往采取手術治療[1]。隨著腹腔鏡技術發展, 腹腔鏡下治療宮外孕廣泛在臨床中開展, 具有創傷小、療效顯著、術后愈合快等優點[2]。有效治療過程中采取護理干預同樣為提高患者手術療效, 促進術后愈合重要因素。為探究護理干預在腹腔鏡下圍術期患者的應用效果, 本文選取49例患者對其進行護理干預治療, 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98例腹腔鏡下治療宮外孕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患者就診奇偶順序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 每組49例。干預組患者年齡20~44歲, 平均年齡(27.6±5.5)歲;孕次0~3次, 平均孕次(1.3±0.3)次。對照組患者年齡20~43歲, 平均年齡(27.5±5.7)歲;孕次0~3次, 平均孕次(1.4±0.5)次。兩組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并簽署手術同意書和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年齡、孕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組標準 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明確診斷為宮外孕, 有手術適應證, 無手術絕對禁忌證。②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及生命體征不穩定患者。③排除有精神疾病及不能配合完成治療、護理和研究患者。
1. 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積極完善術前準備, 遵照醫囑給予藥物干預和護理干預;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 具體實施方法包括:①心理護理:向患者講解腹腔鏡治療宮外孕目的、過程、意義及可能達到療效, 提高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相關健康知識, 讓患者主動參與到疾病治療中, 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了解患者存在不良情緒, 如過分緊張、擔憂、恐懼心理等, 有針對性進行疏導, 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信心, 讓患者以積極、健康心態面對疾病和手術。②術前護理:協助患者完善術前準備, 手術前完成備皮護理。特別注重臍部準備, 保證臍孔清潔、無損。③術后護理: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給予低氧流量吸氧。患者麻醉未清醒時采取去枕平臥位, 麻醉清醒后協助患者進行四肢活動, 囑患者家屬對雙下肢進行按摩, 預防靜脈血栓形成。定期更換切口敷料, 保持切口干凈、干燥, 預防切口感染。指導患者正確咳嗽, 可采取腹部張力帶減少腹部壓力, 降低切口張力。指導患者正確飲食, 給予高蛋白、低脂、清淡飲食, 補充維生素B1、B2及維生素C, 鼓勵患者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④出院護理:出院時囑患者定期復查, 保持切口干凈、干燥, 1月內禁止同房, 注意個人衛生。
1. 4 觀察指標 ①統計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②焦慮情緒: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3]評定:無焦慮:0~8分, 輕度焦慮:9~19分, 中度焦慮:20~34分, 重度焦慮:≥34分。③抑郁情緒:抑郁狀態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4], 包括20個評價項目, 將20個評價項目得分相加為粗分, 將所得粗分×1.25為標準分值, 正常<35分, 輕度35~49分, 中度50~69分, 重度>70分。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干預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 干預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宮外孕又稱異位妊娠, 為受精卵在子宮體意外著床引起相應臨床癥狀, 約95%患者發生于輸卵管, 隨著胚胎生長可撐破輸卵管引起大出血, 需臨床急診手術治療[5, 6]。腹腔鏡手術為臨床中治療宮外孕常用方法, 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療效顯著等優點, 但患者在面對疾病和手術可過分緊張、恐懼、擔憂等不良心理, 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 影響治療效果[7]。
研究表明, 宮外孕患者多為有生育需求年輕婦女, 在出現臨床癥狀需要手術治療時, 可表現為對生育、手術療效擔憂, 幾乎所有患者會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 而不良心理可破壞患者生理平衡, 增加手術風險[8, 9]。有效手術配合護理干預從疾病、心理等對患者進行干預, 有助于提高手術療效。本次研究, 干預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 得出干預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護理圍繞患者疾病進行護理, 已不能滿足現代醫學提出以“患者為中心”理念, 護理干預在術前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通過分析患者不良心理并進行疏導, 減輕患者不良心理, 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10]。干預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圍手術期采取護理干預可有效縮短患者術后康復時間, 促進患者愈合。有學者研究指出, 術后康復直接影響患者手術治療效果, 縮短康復時間為提高手術療效主要措施[11]。常規護理術后進行詳細護理, 特別在飲食、功能鍛煉方面。護理干預在術后患者麻醉清醒時及幫助患者活動四肢, 有助于術后血液循環, 增進康復。另有研究指出, 手術對患者造成一定打擊, 術后患者身體較虛弱、抵抗力差, 影響患者術后康復[12]。護理干預在患者術后重點進行飲食指導, 針對性補充維生素、營養, 快速補充營養可提高抵抗力, 促進患者切口愈合。
綜上所述, 腹腔鏡下宮外孕圍術期采用護理干預和減輕患者不良情緒, 促進術后康復, 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琳, 馬驥.腹腔鏡治療宮外孕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9):40-41.
[2] 周愛梅.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的療效及護理體會.安徽醫藥, 2013, 17(3):522-523.
[3] 丁榮英, 姜慧萍, 陸美英, 等.早期下床活動和膝胸臥位對宮外孕腹腔鏡術后非切口疼痛的影響.護理與康復, 2012, 11(5): 458-459.
[4] 張躍萍, 姚芳.宮外孕腹腔鏡手術病人的護理.護理研究, 2014, 28(9):1123-1124.
[5] 錢海燕.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患者的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4):73-74.
[6] 曾榮.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宮外孕術后盆腔炎的療效與護理體會. 中醫藥導報, 2012, 18(9):124-126.
[7] 冉詩杰, 馮小平.藥物保守治療宮外孕中的護理體會.中國中醫急癥, 2012, 21(7):1094.
[8] 官愛萍.腹腔鏡治療宮外孕圍手術期護理.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2, 31(8):1539-1541.
[9] 王琪, 徐艷, 郭秀茹, 等.婦科針對性護理對保守治療、開腹手術治療、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宮外孕患者機體恢復的影響.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3, 13(17):3366-3369.
[10] 謝月霞, 李玉春, 嚴惠玲, 等.心理護理干預對宮外孕患者術后焦慮狀態的影響.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19):151-153.
[11] 蔣明英, 李仁秀.整體護理在宮外孕大出血中的應用.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 32(6):1210-1211.
[12] 章昉, 張小媛, 馬春梅, 等.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后宮內妊娠合并宮外孕破裂的急救與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35):31-32.
[收稿日期: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