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浪
【內容摘要】進入新時期以來,隨著全面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成為當前教育改革重要目標,高中體育教學模式也在發生著不斷改變。其中,分類教學以其良好地教學針對性,在有效地提升學生體育學習參與度情況下使得班級內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很好鍛煉而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重視。對此,本文將基于筆者多年的高中體育教學實踐,首先對采取分類教學模式必要性進行分析,隨后在此基礎上探究出一些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高中體育 教學活動 分類教學 意義 方法
前言
新形勢下社會對于學生身體素質關注度不斷提升,在這樣背景下對高中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就顯得十分必要。采取何種教學模式能夠較為有效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成為了擺在廣大體育教師面前的首要難題。鑒于當前高中體育普遍面臨著諸如學生學習興趣偏低、教學參與度不高等情況,筆者認為采取分類教學是解決這一局面的重要途徑。
一、高中體育采取分類教學模式重要意義分析
結合實踐來看,雖然高中生經過多年學習,對體育有了一定的認識,加之他們自主意識較高,對不同運動有著自己的喜歡。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教師忽略學生需求而采取傳統的“大鍋飯”式教學模式,不但無法有效地滿足學生對于體育的要求,同時更會導致體育教學質量會因此而降低。分類教學地采取能夠較為有效地改善這一局面,其通過在教學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在充分激發出學生參與體育教學興趣基礎上,有效地兼顧學生對于不同運動的需求,從而不但使得體育教學質量得到切實保障,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由此可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采取分類教學模式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探究
簡單來說,分類教學模式意義在于能夠較為有效地滿足學生對于體育的不同需求,這就意味著廣大高中體育教師在應用該模式中所涉及方法可以有很多種。對此,筆者下面重點介紹幾種較為有效的分類教學模式應用方法:
1.依據學生興趣進行分組教學
廣大高中體育教師要明白,體育教學并不走形式完成考核,其重點在于能夠在培養出學生長久運動熱情基礎上,有效地提升其身體素質,并成為他們今后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這樣的目的,高中體育教師必須借助于分類教學模式將學生體育運動的熱情激發出來。對此,筆者認為應當依據學生身體素質與興趣進行分組,首先,體育教師在開學后實施一段時間集體教學后,對學生上課表現、哪一項目教學參與程度高等進行觀察,隨后總結出每個學生上課情況如何、對哪些體育項目較為感興趣等,最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組實施針對性教學。例如,男生中多數較為喜歡籃球,而部分則喜歡足球,那么教師可以以此將他們分成兩組實施分類教學以及訓練,如此一來不但能夠滿足他們個性和對體育的需求,同時也有助于提升他們身體素質,使體育教學能夠適應新時期下社會要求。
2.依據學生身體素質采取集中分組方式
相比于上一種依據學生興趣分組不同,分類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另外一個方法便是依據學生身體素質進行集中分組。這主要是因為每一個學生身體素質是有著極大區別的,如果一個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去參加諸如1000米長跑、籃球比賽等較為劇烈的運動,那么不但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同時稍有不慎還會導致該同學出現受傷的情況,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中必須注意到學生身體素質上的差異。集中分組核心在于充分依據學生身體素質對他們進行分組,為此首先教師應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重點觀察班內學生身體素質如何,從而為有效地分組奠定基礎。其次,依據學生身體素質分好組后,教師要根據每組實際情況制定相對應的訓練方法與訓練量等,從而在確保不同組學生能夠獲得科學合理教學以及訓練基礎上保障體育教學質量。例如,在開展長跑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將他們分為A、B、C組(身體素質依次降低)。對身體素質最好的A組教師可以重點教一些長跑技巧與方法等,而他們的訓練量可以適當有1000米增加到1500米以上;而對于身體素質處于中間的B組學生,教師教學重點在于確保他們掌握好中距離跑步的方法等,并且其訓練量應控制在800米至1000米范圍內,如此一來不但使得他們能夠掌握一定中長跑的方法技巧,同時也能夠確保教學任務與質量的完成;最后針對身體素質最差的C組學生,教師在訓練量與目標制定上必須充分結合他們實際,例如采取400米到800米為目標進行訓練,并且在對他們的教學中除了基礎長跑知識教學外,更應當給予他們必要的鼓勵,使得他們能夠適度的挑戰自我,如此一來不但有助于提升該組學生體育學習信心與興趣,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能力與身體素質。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成為當前社會共識后,高中體育教學也面臨著改革的局面。為此,筆者針對當前高中生體育運動興趣與身體素質為依托,重點探究分類教學的應用方法,以期能夠在有效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情況下,最大程度地確保高中體育教學得以符合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李鵬程. 關于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4(27):201-202.
[2] 陳躍. 淺析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應用[J]. 中學時代:理論版,2013 (A11):184-184.
[3] 曹衛崗. 推進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實踐的途徑[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3(10):135-136.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