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洪舉
物業侵入業主住宅獲刑具有警示意義
文/史洪舉
背景:小區物業公司保安經理帶領多名保安闖入業委會副主任家中,滯留一個多小時,并且和其他業主發生肢體沖突,直到民警到來還不肯離開。此事于2015年10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科苑花園小區發生。近日,深圳市南山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處保安經理傅文高犯非法侵入住宅罪,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八個月。(7月12日《南方都市報》)
據報道,此事主要源于一起業主與物業間的糾紛,保安經理便帶領多名保安闖入業主家“討要說法”并長時間滯留。物業與業主之間為收費、小區管理等事項發生糾紛并非新鮮事。而物業為此擅自闖入業主家對業主進行威脅、挑釁實屬罕見,不過,侵入業主住宅者終于為自己的任性做法付出了應有代價。此事件也警示了更多物業公司,處理物業糾紛時須依法而為,如果肆無忌憚地侵害業主權利,必將得不償失。
住宅作為人們家庭私人生活的載體,應是公民最安全、隱秘、獨立的天地,也是公民隱私權、財產權及其他權利的象征。為保護公民住宅安定,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早在我國古代就有嚴禁非法侵入私宅的規定,英美國家也有類似嚴格保護住宅的規定。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非法侵入住宅罪,主要指違背住宅內成員的意愿或無法律依據而進入公民住宅;或進入公民住宅后經要求退出而拒絕退出的行為。由此,這名侵入業主住宅且拒不退出并有其他過激行為的物業保安經理被判刑實乃咎由自取,一點也不冤。
應當注意的是,此事不過是由來已久的物業與業主間難以調和的矛盾與積怨的縮影。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及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現代化的物業管理逐漸成為住宅區的標配。然而遺憾的是,現代化的物業公司卻沒有提供現代化的物業服務,雖然不排除有部分業主惡意違規并無故拖欠物業費。但大多數是由于物業公司管理混亂、收費不透明、服務質量低、態度蠻橫等所引發的糾紛。尤其是一些物業公司不采取協商、調解、訴訟等正規途徑解決糾紛,而是以跟蹤、威脅、恐嚇、堵門、劃車、潑油漆等流氓手段迫使業主就范。甚至可以說,深圳這起物業侵入業主住宅事件是一些物業長期以來過度膨脹的結果。
要知道,根據物權法及物業管理條例規定,業主作為房屋所有權人,同時對小區享有共同管理權。與此相對,物業作為服務者,受聘于業主,按照合同約定為業主提供服務。通俗地講,物業與業主之間相當于管家與主人的關系,業主有權依法聘用或解聘物業,而物業無權“欺負”業主。遺憾的是,現實中,業主與物業的角色完全錯位,本來是服務者的物業成了霸道蠻橫的管理者,業主則成了總是受欺負的弱者。
此次,侵入業主住宅的物業保安被判刑應該是對其他一貫驕橫的物業公司的當頭棒喝。作為服務者的物業,就該本本分分地干好本職工作,管理好住宅小區,服務好業主,尊重業主訴求。即便有糾紛或隔閡,也要通過正當途徑解決,而非使用違法手段謀取不當利益,否則就會自食惡果。同時,面對多發的物業糾紛,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強重視,出臺更加合理的政策并適時介入干預,平衡業主與物業間的關系,緩和雙方的對立,構建和諧互利的物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