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連強
快速推進生態農業發展努力打造“四新”農業綜合體
■吳連強
上海強豐實業有限公司是強豐集團公司集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配送、銷售于一體并與農業休閑旅游相配套的龍頭企業,與上海強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上海強豐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上海強豐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等農業開發項目聯合經營的實體單位。公司擁有大型生態農業基地——強豐生態農莊,近幾年,強豐生態農莊以豐富的生態種植、養殖、農業休閑旅游資源以及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冷鏈配送、電子商務、便民微菜場新模式營銷和“金山眾創莊園”、江南民俗園、無土栽培等農業發展衍生項目建設,努力打造生態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經濟綜合體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1.運用新技術,依托互聯網,讓農產品銷售安上騰飛的翅膀
強豐為打造新型農產業,在提升種植、養殖基地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財力,近三年,我們先后在基地的“高大上”方面下功夫。經過努力,基地取得農業部無公害產地證書和上海市農委的無公害產品證書,并獲得上海市蔬菜標準園和國家農業部的蔬菜標準園證書?;負碛惺卟?、肉類自動包裝設備和多輛冷鏈車、新能源電動運輸車,近幾年來基地逐年壯大,承包的土地超過1100畝,果蔬大棚300余個,員工200余人,擁有各類工程師、農藝師、技術員等專業人才30余人。基地建立了強豐生態農莊蔬菜生產溯源系統信息平臺,將每個大棚果蔬從種植到收獲的全過程管理信息進行采集登記并輸入平臺,實施了蔬菜安全質量可追溯系統,在便民微菜場、生鮮便民超市銷售的蔬菜質量可追溯,質量有保證。豐鮮果蔬是由強豐果蔬種植基地全程可追溯種植,無農藥殘留,當天采摘由田頭直達銷售設備并銷售,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基地利用互聯網技術開設了網上銷售的自主網頁,開辟了農副產品電子商務銷售,并入駐淘寶網和上海各大銀行網上商城,進行網上銷售農副產品,市民網上訂購也可以到就近的自動售菜機、新型菜場取貨。與此同時,從今年開始,基地引進了無土栽培項目,從幾個月來的實踐證明,無土栽培的蔬菜很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2.拓展新產業,完善產業鏈,使生態農業開發邁進新領域
在種植、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強豐集團努力拓展農業休閑旅游,把強豐生態農莊打造成全市第一個零排放的全生態農業休閑旅游場所,二期工程投入500多萬元,建造了數千米的木質長廊和葡萄長廊,并且搭起了聯棟大棚用于無土栽培和花卉栽培,為游客打造了一個環境優美、形式多樣、既能拓展活動又能遮風擋雨的休閑場所。隨著強豐生態農莊旅游設施的投入以及各類活動的開展,農莊的形象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特別是連續幾年組織五一活動以及暑期中學生實踐活動、親子游、家庭游和四季采摘活動,在區內外贏得了良好的聲譽,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企業(園區)”三星級園區并獲得銅牌、2013年至2015年連續被評為金山區未成年人暑期工作優秀校外教育基地,同時還獲得了“2015中國特色農莊”榮譽稱號。
3.衍生新業態,完善綜合體,為企業轉型升級增強后勁
強豐生態農業的發展,是在不斷探索中前進的,現代農業的發展不能拘泥于傳統的耕作與養殖,而是要跟上時代的節拍全力發展附加值高又有市場需要的產業,在市、區有關職能部門的關心支持下,“金山眾創莊園”應運而生并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強豐集團率先推出“農業+”新型孵化器并得到了上級認可,在公司領導、公司機關、莊園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眾創莊園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在2015年12月份被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上海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評定為“2015年第二批眾創空間——新型孵化器企業”,并于2015年12月21日起,納入上海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體系,今年又吸納了博創文化公司和霍勒設計咨詢公司入駐眾創莊園。
強豐農業休閑旅游集農業采摘、餐飲和農耕文化于一體,建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木質長廊和葡萄長廊,木質長廊既是休閑旅游的好去處,更是民族文化的集聚地,長廊內布置有雕刻文化和勵志文化元素,農莊內開展餐飲文化、名人書畫及青少年繪畫結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莊文化氛圍。農業休閑旅游的發展,也不能光停留在吃喝玩樂上,而是應該在休閑的同時帶來情操的陶冶和民俗文化的熏陶。于是,“江南民俗園”的建立也就呼之欲出了,從2016年開始,強豐集團利用已經建設好的長廊等設施,計劃打造一個寓教于樂的金山民俗特色的文化娛樂場所。長廊兩側綠樹環繞,廊中字畫木雕精彩紛呈。游客漫步其間,移步換景,目不暇接,穿越歷史,鑒古知今;在享受大自然賜予的天然氧吧的同時,陶冶情操,受到勵志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強豐在現有的基礎上盡快打造古今輝映,雅俗共賞,可以勵志愛國寄托鄉情的生態農莊系列文化園區。
4.嘗試新模式,完善綜合體,為“四新”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強豐是金山區首批與上海市中心區進行農超對接的單位,從2012年開始在市區標準化菜場內成功開設“無人售菜”直銷點,并于2014年在靜安等區分別開設了三家超市化管理的新型菜場。從2004年第四季度開始,公司分別在金山、靜安兩區開設無人售菜智能終端機,發展至今已在靜安等6個區開設了60余臺,2016年計劃達到200臺。強豐企業從農超對接發展“無人售菜”直銷點到開設新型菜場、網上銷售和發展自動售菜智能終端機,在兩年多的時間里,跨越式發展便民利民的銷售新模式,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
強豐集團公司經過近三年時間農副產品銷售模式的探索,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使強豐企業的銷售模式取得了成功的品牌效應。特別是無人售菜智能終端機即強豐便民微菜場的推出,使企業找到了持續發展的主攻方向。經強豐種植基地凈菜車間打包好的各類蔬菜讓客戶自主挑選,然后投擲硬幣、紙幣或刷會員卡、銀行卡、微信、支付寶均可付款,動動手指就能拿到稱心滿意的蔬菜,操作非常簡易方便。強豐企業的蔬菜配送實行的是全程冷鏈,蔬菜從地里收獲以后,在恒溫的凈菜車間分揀、包裝,然后裝到冷鏈車運輸到達無人售菜智能終端機,并把貨物放進恒溫的無人售菜終端機進行銷售,確保了蔬菜的新鮮和質量?!吧壈妗钡臒o人售菜機實行恒溫以后,最后一公里的冷鏈保鮮問題迎刃而解。
強豐無人售菜智能終端機的推出,是對傳統銷售方式的挑戰,也是對目前菜場、超市銷售模式的變革,創新與發展便捷、新鮮、安全、實惠和智能化的銷售終端,切實為上海市民辦好實事。
幾年來的生態農業發展實踐告訴我們:生態農業產業鏈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也是提升農業經濟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農業產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能夠極大地提高各個農業項目的高附加值,我們許多合作社經營的單一種養模式,費力不少,賺錢不多,遇到自然災害可能還要歉收。一個地方的產品實行深加工三產融合,全鏈發展、全面融合產業鏈發展,使產品價值不斷提升,是國家要求、農村需求,也是我們這個時代企業家們的責任。
今年初金山區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提出,大力培育新型主體、培育產業化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發展加工業,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發展大數據互聯網進農村,努力推進農業品牌化、標準化流通,推進農產品流通體系,發展冷鏈物流、電商平臺,培養突出農業企業,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等,努力打造農業經濟綜合體是當前生態農業發展的需要。我們強豐集團正在朝著這一目標,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的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新模式銷售、農業休閑旅游、新能源開發、電子商務、眾創莊園孵化器等為一體的智慧農業和農業綜合體。
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強豐生態農業的發展也受到了許多的影響,目前遇到的難以克服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
1.農業休閑旅游的蓬勃發展,必然會吸引單位團體及周邊群眾、城市居民的爭相前往,而且游客一般都是團隊大客車和家庭自駕游,然而受停車場地缺乏的影響而難以容納眾多的車輛。因此,節假日停車難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建議通過有關措施在農莊周邊開辟以立體種植相配套的停車場,既能解決停車難問題,又能解決農田種植的問題。
2.發展眾創莊園孵化基地、江南民俗園、休閑旅游等產業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房子,而強豐生態農莊目前只有少量的辦公用房,不能滿足有關產業的持續發展。為此,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適當放寬政策,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增加必要的房屋場所等硬件設施。
3.強豐便民微菜場即無人售菜機的發展速度,我們也感覺步子不快,其中有諸多因素造成的,企業確實也有不少苦衷。發展無人售菜機主要遇到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面積推廣開設無人售菜機后續資金投入有困難;二是在市中心區域和城鎮安裝無人售菜機,選址比較麻煩,有些物業(業主)提出要收費才能安裝,影響了推廣速度。建議政府的實事工程、政府有關部門要進一步關注與支持,要出面協調,單靠企業一家努力有點力不從心。□
(作者系上海強豐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