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郊動態
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最近在青浦區調研時指出,上海郊區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要全面貫徹中央要求和市委全會部署,堅決守住人口、土地、環境、安全四條底線,主動對接國際先進,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加快提升區域綜合環境和公共服務水平,高起點謀劃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推動城鄉一體化,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楊雄強調,郊區尤其要深刻領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大意義,倍加珍惜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要立足本地區“十三五”發展目標,科學謀劃產業定位布局,精心實施重點地區規劃,優化開發共建模式。寧愿速度慢一些、投入大一點,也要站高看遠,花大力氣保護好區域生態環境和歷史文脈。要抓住全市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契機,按計劃完成重點地區整治,統籌規劃好后續發展空間。“補好城鄉一體化這一短板,郊區工作是關鍵。”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抓好本市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加快縮小城鄉差距,讓廣大郊區農村農民更多受益。

“城鄉一體化,首先要解決經濟上的一體化。”在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看來,該區作為全市唯一的統籌城鄉發展專項改革試點區,要想在“奉賢美、奉賢強”中實現一流的城鄉體系,必須進一步創新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村民自愿基礎上,變農村集體資產為城市工商資產,變分散傳統經營為集中現代經營,變所有權經營者不分為所有權經營權分離。
在金匯鎮,這項創新從兩年前就已經率先起航。該鎮通過摸底、梳理、歸并,將各村集體資產裝入鎮級集體資產平臺,并將投入轄區內的財政資金形成固定資產,在不占用一分錢財政資金、不消耗一丁點資源的情況下,構建了一個具有實際融資能力的鎮級操作平臺,固定資產達到10億元。正是憑借這個平臺,該鎮順利實現了市值3.3億元的金臺大廈的收購行動。目前,已成功引入2家上市公司,年納稅不低于1億元。城與鄉的聯動,讓該鎮經濟實力有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村級經濟發展“試水”資產化、證券化、城市化運作,在奉賢區一石激起千層浪。各街鎮紛紛緊跟改革創新的腳步,如南橋鎮各村已拿出市值2億元的集體資產,加入該鎮“虹橋綠谷”發展中;青村鎮預將各村的集體資產導入到該鎮位于市中心的招商樓宇中……在各街鎮主要領導眼中,這一創新之舉,還可以實現城鄉聯動、經濟一體化聯動,村、鎮、區資產規模聯動,先進制造業與先進服務業無縫對接聯動,增加生產性資產與減少過剩生活性資產聯動。而作為村一級,可以心無旁騖地開展為民服務工作,“守好門,看好地,管住人”。
目前,奉賢區還在探索建立全區性的統籌發展平臺,對全區的農村集體資產進行統籌協調發展。
通過“源頭減量、近源攔截、強化削減、末端處理、生態浮床”五個環節凈化處理,使水質達到一定標準,進而作為理想的水稻農用灌溉水源用于生產,起到清潔環保作用,使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在浦東新區第八屆農產品博覽會上,市農科院“農業面源污染控制”低碳農業創新技術,在該展會首次設立的農業科技創新展區上登臺亮相,并引起關注。
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就是利用農田排水的流程,通過在流程中設置促沉池、生態溝渠、末端凈化裝置和生態浮床對排放進行分階段污染物削減和凈化,最終凈化后的清潔水源又作為灌溉水用于農業生產,達到清潔生產的目的。
從明洪武年間開始叫了640多年的“崇明縣”成為歷史,今后崇明三島將成“崇明區”,上海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
參與崇明撤縣設區準備工作的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說,崇明撤縣設區,對上海而言,可更好地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放大崇明獨特生態優勢,在更大范圍統籌謀劃人口、經濟、生態布局和城市化格局。此外,上海可以更充分發揮崇明的區位優勢,更好融入、服務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發展。對崇明而言,撤縣設區將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區級建制有利于崇明和中心城區實現一體化發展,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今后,崇明可按照“世界級生態島”的發展目標探索生態文明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生態型現代服務業,推動自然生態、產業生態、人居生態協調發展。
7月29日起至31日,浦東新區第八屆農產品博覽會將在源深體育中心舉行。本屆農博會上將有100多家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參展,參展品種達到600余個,主要包括西瓜、水蜜桃、葡萄等。
在農博會上,浦東農產品知名品牌將悉數登場,既有當季上市的南匯8424西瓜、昌匯翠冠梨、綠妮甜瓜、平棋葡萄、桂峰番茄等新鮮蔬果,也有享譽滬上的立春乳鴿、大河雪菜、三林醬菜、浦東三黃雞等特色產品。此外,本屆農博會還邀請了臺灣高雄農會、援藏援疆對口企業參展,臺灣的愛文芒果、新疆的紅棗核桃、青藏高原的野生黑枸杞等也將亮相會展現場,為本屆農博會增光添彩。
最近,奉賢特色農產品展示館在區供銷社正式亮相。黃桃、奉賢大米、大山合菌類……100多平方米的展場內,匯聚了來自10家合作社與公司的50多種特色農產品。展示館由區農委、蘇寧云商、區供銷社三方共同建立,市民現場“相中”后,即可上網登錄蘇寧易購“奉賢地方特色館”線上銷售平臺進行購買。
“線上線下相結合,將提升品牌價值和競爭力,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據蘇寧易購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作為上海首個郊縣特色地方館,“奉賢地方特色館”自7月8日試運行以來,瀏覽量2.5萬人次,成交客戶數達到1400多人,商品銷售涉及46種,客戶好評率達到80%以上,高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
金山區與光明集團推進中部生態圈建設工作座談會于近日召開。
建設中部生態圈是金山區推進“一城一帶一圈”建設的重要內容,中部生態圈以郊野公園建設為基礎,結合生態片林、水果公園,形成郊野公園生態圈,打造金山中部地區生態“綠核”。其中,廊下郊野公園以“生產、生活、生態”為主題,突出“農”字特色,著重規劃開發生態觀光區、生產游憩區、生活體驗區三大功能區。同時,將合理開發張堰生態資源,加快推進水系連通,發揮生態片林城市景觀功能,布局養老健康產業,提升鎮區生活居住品質。突出呂巷水果公園特色主題,形成生產種植園、水果科研園、采摘游樂園、觀光休閑園、文化體驗園的特色園區,構建產銷一體的新型農業休閑模式。
松江區車墩鎮華陽老街區域環境整治工作于今年6月中旬拉開序幕。目前,該鎮已開展整治工作8次,拆除違建及動遷房屋98處。
據介紹,華陽老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老松江“十里長街”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車墩鎮城鎮化腳步的加快,大量外來人員涌入,使得原本幽靜的老街環境亂象叢生。為提升華陽老街人居環境,配合老街動拆遷及老街改造工程,加快推進“一鎮兩貌”建設,車墩鎮積極推進老街改造前的一系列整治工作。
作為一條歷史文化老街,整治情況相對復雜,既要保留原有的部分老舊建筑,又要拆除規劃中不需要的動拆遷房屋、清除現存違建。對此,工作小組確定逐步有序推進整治。相關單位經過前期排摸,將老街兩側的動遷房屋分為“需拆”和“保留”兩類,在摸清底數的情況下對整治區域內需要動拆遷的房屋進行標注,以免整治工作出現錯漏。排摸的同時,宣傳此次整治工作,擬定整改告知書,挨家挨戶通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