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玲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耿春玲
高職英語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在職場環境下運用英語的基本能力,尤其是聽、說技能。為培養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高技能型人才服務。不僅要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技能以及以崗位需求為核心的語言能力。教學模式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做”一體。為此,筆者在英語教學中實踐以活動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在玩中學,在做中學的教學方式,改善職業英語教學效果。
高職 職業英語教學 活動 載體
高職英語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在職場環境下運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跨文化交際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為提升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礎,為培養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高技能型人才服務。為實現這一目標,高職英語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將英語應用到未來崗位中去。鑒于區域經濟對于人才的需求不同、不同專業學生就業時對英語能力要求各異。因此,對于不同專業要制定符合專業特點的教學大綱,并在教學中采用豐富的實踐手段,培養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在職業場景模擬中獲得真正的實踐能力。
結合“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筆者在計算機職業英語教學中實踐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載體”的教學模式。通過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軟件,互聯網,移動設備的應用能力,以及時代特點,將主題活動和教學目標結合,鼓勵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自己熟悉或喜愛的方式和手段完成主題活動,并通過各種方式展示出來。教師需在開課前設計各種主題活動。
1.結合聽說能力的培養目標設計“誦讀經典”主題活動,鼓勵學生配樂朗誦,要求學生課后完成。學生通過K歌,配音軟件,錄音軟件等多媒體技術制作自己的朗讀作品。該活動不僅解決了部分學生靦腆,不愿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從而影響聽說能力發展的問題,還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敏感性,語言和音樂是分不開的,音樂有旋律有節奏,語言也有節奏。對于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來時,有韻律的英文兒歌是語言學習的有效途徑。同樣,對于外語學習者,優美的音樂加上經典故事,邊朗讀,邊理解,邊感受,對語言學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2.結合聽說能力的培養目標設計“我愛演講”主題活動,提供話題,要求學生課后準備,現場演講。在“誦讀經典”活動之后,學生對自己的語音語調有了一定的關注,結合給出話題,克服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恐懼心理,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失為“誦讀經典”活動之后最恰當的活動。該活動鍛煉了學生自我表達的能力,適用于未來各個崗位的需求。
3.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設計“英語魔方秀”活動,培養學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智能手機,微信,各種應用軟件進入現代生活的時代,鼓勵學生下載英語魔方秀APP,為自己喜歡的英文電影橋段、動畫片、明星等配音,配音作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并選擇優秀作品在班級展示,豐富業余生活的同時,給同學們帶來成就感,建立了學習英語的信心。英語學習的手段也可以通過這種活動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關注英語,會學習。
4.結合不同的崗位要求,培養學生的職場英語應用能力,設計“單元主題presentation”活動,以教材中每一單元涉及的崗位知識為主題,鼓勵學生收集資料,熟讀資料,制作ppt,在課上講解。學生在該活動過程中,練習了互聯網檢索技能,ppt制作技能,學生能熟練的插入音頻,視頻,圖片,文字,中英文相結合,講解單元主題,背景知識等,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匯報,論述,演講的能力,這些能力正是未來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要具備的能力。
5.結合不同的崗位要求,培養學生職場環境下運用英語的能力,設計“英文職業情景劇”活動,該活動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拍攝,后期制作等,最終呈現出與職業場景相結合的情景劇視頻。培養和考驗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對學生在未來崗位上應用英語,以及未來職業生涯發展中團隊合作,溝通等能力的培養都奠定了基礎。
通過“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載體”的教學模式的實踐,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得到提高,對職業英語的相關知識有所掌握,模擬了未來職業崗位對英語的要求,所有活動在課后準備,課上展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并實現了高職英語課程的快樂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真正感受到了英語學習的樂趣。
(作者單位:沈陽北軟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