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
雙語教學在服裝營銷課程中的實踐
鄭佳
1.雙語教學的含義。雙語教學即“binlingual education”,指的是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達到掌握該語言的目的。雙語教學提倡師生間的互動,而決不僅僅是聽教師在課堂上從頭到尾用外語授課,是達到既能學會學科知識,又能通過學科知識掌握外語的目的。國內雙語教學的形式主要是學生進入學校時使用母語,然后逐漸地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其它學科仍使用母語教學,即保持型雙語教學模式。中國不是雙語國家,語言環境并不是雙語種并重,所以中國的雙語教學環境決定了中國的雙語教學只能是上述形式中的“保持型雙語教學”。
2.國內外現狀。服裝市場營銷課程是老牌基礎專業課程,教學方式傳統、教學內容固定,缺乏必要的創新,作為一名專業教師,對該課程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單純的理論知識教授乏味、缺乏吸引力,因此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勢在必行。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翻閱大量的英文資料,營銷學起源于美國,現較發達的美國、英國等國家,知識先進、理論新穎,而我國起步晚、且發展滯后。目前,國內純英文版的營銷教科書非常多,其中典型的代表有“營銷學之父”Philip Kotler所著的《Principles of Marketing》、中外營銷學專家合作編著的《Marketing for China’s Managers Current and Future》、John Quelch編著的《Marketing Management》、以及William D.Perreault.Jr所著的《Basic Marketing》等等。因此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加入英文理論知識,課程教學過程中有中英文對照的部分,也有純英文的案例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和英語水平,進而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和市場適應力。
服裝市場營銷課程開展雙語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式和內容的改革與創新,預期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并通過多媒體課件運用和課堂教學方式改革得以實現。在最大程度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加強課堂互動,要求學生課堂學習中能夠由淺入深掌握的中英文營銷專業知識,課下翻查英文學習資料,能夠在掌握最新最前沿服裝營銷專業知識的同時,具備一定英文聽說能力和案例閱讀能力,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首先,在該課程教學中加入服裝營銷專業詞匯,以單詞與短語的形式出現;再提升英語授課內容的比重,逐步將該課程英語教學部分提升至40%的比例,加強師生課堂中英文互動。
課程建設思路,涉及兩方面內容,分別是硬件和軟件建設,硬件建設主要指課程的教案、講稿、教材和課件建設,軟件建設指教師自身建設,包括專業知識、英語水平以及解讀案例的能力等,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兩手抓。首先,做好調研工作和英文資料的收集、整理,教學內容加入最新最前沿的知識與案例;其次,在中文講稿與課件的基礎上,加入英文知識點,將中英文知識很好融合,在多媒體課件方面體現新穎性、實用性、易理解,并有視覺吸引力。最終將英文部分的講解融入課堂教學,實現中英文雙語教學。
首先,進行前期調研,包括了理論調研和實踐調研,掌握國內外該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同時做好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尤其是英文資料收集的部分,通過編撰整理,將中英文資料內容上有機結合,做到從基礎的重要的知識點開始,有的放矢、由淺入深,容易理解。作為授課教師,需不斷提升自身英語水平,特別是口語能力,加強與學生用英文進行課堂互動的能力。
其次,修改完成課程教案及講稿,制作完成雙語多媒體課件,要求內容充實,表現靈活,有吸引力。在教學中初步實踐“以學生為中心”,施教過程強調教師和知識的關系;培養過程突出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學習過程強調學生與知識的關系。
最終編寫完成學生用的課程學習資料。實現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雙語教學,中英文并用,中文為主,英文為輔。具體安排:1、調研(包括理論調研和實踐調研)、中英文資料收集,強化專業英語。2、完成教案、講稿和雙語多媒體課件制作,強化專業口語。3、完成學生用中英文學習資料。4、課堂教學實踐,獲得反饋。5、修改完善,總結教學環節、修改講稿和課件,并最終完成。
1.對教師的要求。對教師的要求主要包括:服裝營銷專業英語聽說能力和將中英文知識點的有機融合的能力。從雙語教育的師資看,雙語教學重點首先是學科內容,其次是外語。作為雙語教師,他們不僅要會外語,也必須精通學科內容,這是對專業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
2.對學生的要求。學生應該具有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建議課程開設在大學本科的第六或第七學期。通過教師講解,學生能夠理解基本營銷專業術語和營銷概念的英文含義。能夠進行課堂互動,課下自主學習營銷英文資料。通過課程學習,無論在專業知識,還是英語能力方面都有提升。
3.對教材的要求。根據教師的教學經驗,整合中外教材,編寫貼合課程教學的實用性的學習資料,難易適中,重難點突出。
當代營銷環境已進入了一個國際化的大視野,英、美等國在此領域起步早,相關理論較成熟,外文教材豐富。這對于國內該學科而言是很好的借鑒與學習的機會,融匯中西,取其所長,因地制宜,才能夠更好的服務中國市場和消費者。一方面將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和案例教授給學生,另外一方面提升學生的第二語言能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市場適應力。服裝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需做好積累和準備,循序漸進,逐漸完善教學文件和授課方式。
(作者單位:西安工程大學藝術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