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
小學德育教育淺談
何東
新課程教學的實施,對我們教師而言,怎樣把握形勢,順應時代潮流,搞好新課程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成了我們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一環。
素材 課堂 功能 啟迪 引申
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占首要地位,這一點是無可非議的。德育教學如細雨,潤物無聲,數學教學是沙土,無時無處不滲透著細雨之水。因此,數學教學也應該無時無刻都滲透著德育教學。作為數學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必須根據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科學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充分發揮教師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用真情實感感染學生。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滿腔熱情、精神飽滿地出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例如:要上好一堂數學課,課前,老師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備好課,做好課件。上課時,教師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范。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溫柔的話語感染他們。這樣學生不僅對學數學產生愉悅感,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愛之情,這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我們把新舊教材翻開做一下比較,很輕易就會發現新課程下的數學教材比舊教材漂亮得多,其中安排了很多的插圖。教師在數學教學時可以選擇富有教育意義、形象生動的插圖,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學“認數”時,教師可利用插圖為媒體,將畫面編成數學小故事,通過對畫面的處理,使它由靜變動,由無聲變有聲,從而對學生進行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的教育。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介紹一些我國的發明創造,如“九九口訣”和“七巧板”的發明,“珠算”的歷史,以及我國歷史上數學家們的輝煌成就等等,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樹立長大后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作貢獻的雄心壯志。
第三、結合教學過程,在課堂中適時滲透。數學課不同于思想品德課,教師只能結合教學過程,通過“滲透點”適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個“滲透點”可以是一題一例,也可以是一個教學過程。如在教學“認鐘表”時,先出示教學目標,要求小學生認識鐘面,會看鐘面時間,科學地安排時間,準確掌握時間,做時間的主人,教育小學生從小就要珍惜時間。再比如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向學生傳遞了這樣一個觀念:大家一起學習,是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的。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細心尋覓數學中的美啟迪學生。“數學,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數學的美充滿了整個數學世界,不但有數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更有對稱的美、和諧的美。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運用符號、色彩、線條、圖形等因素,通過精煉的數學語言、巧妙的解題方法、整潔的板書設計,展示出數學的外形美和內在美,并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使學生從抽象的符號中看到美的形象,從邏輯推理中領略到美的神韻,從表面的形式中體味到內蘊的那種特有的內在美,從而把學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從而也讓學生嘗試創造美,并學習把美帶給別人、帶給世界。
第五、在習題中引申德育。把反映祖國建設成就、家鄉變化的數據和學生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事例編成相應的習題,從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學“統計”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收集整理家中電視機,發現電視機由黑白變化為彩色,數量也由少到多,讓學生體會到最近這些年自己家的生活條件的變化,產生對于家鄉和祖國的自豪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再比如教學“實踐活動”時,可以編這樣的實踐題“學生收集廢電池,一組收集了48節廢電池,二組收集了36節廢電池,一共收集了多少廢電池?”通過類似的習題,學生不僅鞏固了數學進位加的計算能力,而且懂得了一些環保知識,從而引導學生成為環保小衛士。
德育的實施是一項復雜的過程,我相信教師只要在教學中努力提高自己,并且能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可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作者單位:甘肅省靜寧縣新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