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其剛, 劉從鳳, 李列寬, 宋宇春, 劉 永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 血液透析室, 貴州 遵義, 563000)
?
三段式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應用效果
付其剛, 劉從鳳, 李列寬, 宋宇春, 劉永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 血液透析室, 貴州 遵義, 563000)
摘要:目的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三段式健康教育對患者“知信行”的影響。方法選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三段式健康教育模式,評價健康教育對患者知信行的影響。結果健康教育前,患者知識掌握情況得分為(19.8±5.9)分;健康教育后,知識掌握情況得分(29.1±6.3)分。健康教育前,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問卷得分總分(56.9±8.9)分,健康教育后得分總分(67.6±11.8)分。健康教育前后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三段式健康教育能夠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知信行。
關鍵詞:三段式健康教育; 維持性血液透析; 知信行
血液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有效方法,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終末期腎病患者需要長期透析治療,加上疾病的不可逆,患者往往承受者較重的心理壓力,影響患者的治療、生活以及社會活動[1]。知信行認為人們行為的改變可分為獲得知識-產生信念-形成行為3個過程,該模式是改變健康行為的基本模式之一[2]。通過對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三段式健康教育,評價其對患者知信行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選擇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晚期尿毒癥患者,意識清晰,年齡18歲及以上,無溝通障礙,配合治療,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治療,入組時未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排除標準:意識障礙、精神病病史、神經病病史、腦外傷病史。80例患者,男34例,女46例,年齡33~78歲,平均(56.1±13.5)歲。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會同意。
1.2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三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三段式分為門診段、住院段、家庭段。門診階段針對患者治療時期具體情況,向患者講解透析的相關知識,包括原理,透析過程,透析方式的選擇,充分透析的注意事項,血管通路的自我護理,指導飲食,指導用藥,安全問題等。健康教育方式通過口頭講解以及操作示范的方法進行,配合給患者播放相關影像資料,配合衛生宣傳欄、發放小冊子等方法進行宣教。住院階段,針對的是透析后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根據患者透析后患者住院時的情況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內容主要有疾病的相關知識,例如腎臟結構、功能,慢性腎臟疾病的護理,終末期腎病的治療方法,指導飲食、用藥,并進行必要的生化檢查講解。教育方式主要是口頭健康教育、資料發放,對象包括患者及家屬。家庭階段,針對透析后回家的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健康教育對象包括患者以及家屬。尿毒癥患者家屬往往存在嚴重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其對患者的照顧能力,影響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具體方法:由組內成員以2人一組,每周進行電話回訪,回訪患者情況,并為患者及家屬提供相關知識的咨詢,每半個月進行一次家訪,強化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注意事項等方面的知識,了解患者存在的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幫助及指導。每月安排30 min的專題講座,根據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年齡等進行分組,可請患者現身說法,給患者之間交流提供條件。
1.3質量控制
參加本研究的人員均為專業醫務工作者,成立小組,由醫院領導主管,護士長總負責并協調,主管護士負責日常工作。所有參加人員均經過培訓。工作人員根據健康教育計劃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執行單上記錄健康教育時間、內容、進程等。在每次健康教育時,對患者之前的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提問及評價,并記錄評價結果,評估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情況。
1.4評價方法
入組時,采用自制調查量表對患者一般資料進行調查,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透析時間、費用支付方式等。知信行問卷包括三個部分:“知”分卷為自行設置的調查問卷,中主要對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疾病的相關知識進行調查,共包含16個問題,完全不了解為0級,部分了解為1級,大部分了解為2級,完全了解為3級,總分范圍0~48分,分數越高,則患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越高。“信”分卷為自行設置的調查問卷,有4條題目,積極為是,消極為否。“行”分卷為“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問卷”,共有25個條目,總是這樣記4分,從不記1分,得分范圍25~100分,得分越高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在健康教育后6個月,再次對患者的知信行進行調查。
1.5統計學方法

2結果
2.1三段式健康教育對患者“知”的影響
健康教育前,知識掌握情況得分為(19.8±5.9)分,健康教育后,知識掌握情況得分(29.1±6.3)分,健康教育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三段式健康教育對患者“信”的影響
健康教育后,患者對“信”問卷中你覺得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有利于治療、你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回答“是”的比例顯著提高,與健康教育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三段式健康教育對患者“行”的影響
健康教育前,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問卷得分總分(56.9±8.9)分,健康教育后得分總分(67.6±11.8)分。健康教育前后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問卷的各因子得分較健康教育前均有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三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根據患者不同階段,給予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內容主要是關于終末期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并發癥的預防及應對、飲食生活指導等相關知識[3]。通過患者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關知識的不同途徑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4-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經過三段式健康教育后,患者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的掌握有了顯著提高,對各個條目的掌握程度均有改善。但是,可以看到,健康教育后,患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更趨向于大部分了解,而并非完全了解。這可能與患者文化程度、精力缺乏等因素有關。這也提示,在臨床工作中,還需要完善健康教育的方式,使患者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持續性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另外,醫務工作者可以通過更完善地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對不同文化程度等患者進行個性化的、科學的、系統的健康教育,從而使健康教育對患者“知”的影響效果更好[6-7]。
信念是人們對生活中遵循的原則及理想的信仰,一般深刻而穩定,與感情、意志一起支配人的行為[8-9]。在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后“你認為自己完全康復是有希望的”條目回答“是”的比例與健康教育前并沒有顯著差異,這主要與疾病本身的預后有關,健康教育患者對康復的信念并沒有顯著改善。“疾病使你更積極的態度去生活”條目的信念健康教育前后也沒有顯著差異。這說明,知識的掌握到形成信念還需要一個過程,并且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患者對“你覺得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有利于治療”及“你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條目在健康教育后的信念有所提高。但是總體來說,回答“是”的比例仍然較低。這個結果也提示,在健康教育后,患者對疾病的治療仍然較為消極,這一方面影響患者的行為,另一方面也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主動獲得知識的能動性[10-11]。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醫務工作者還需要加強患者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積極性,增強患者的信心。
“行”是“知信行”的最終目的[12-13]。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對患者的“行”進行評估,總分得分范圍為25~100分。在健康教育后,患者總分得分較健康教育前顯著提高,但是得分仍然低于70分。這個結果一方面說明經過系統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行”有所改善,另一方也說明總體上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仍然較差[14]。學者認為,在“知信行”模式中,達到“知”的目標相對較為容易,但是“信”的轉變與“知”的轉變相比就要難一些[15],因為態度的改變還受到情感等多種影響,因此要達到“信”的轉變需要的時間要長一些;而在“信”轉變的基礎上達到“行”的轉變就更難了,也更費時[16-17]。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醫務工作人員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健康知識需要,制定有效的、科學的、可行的、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并持之以恒,最終能夠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
參考文獻
[1]張紅燕, 張揚. 認知干預在終末期腎病透析導管并發癥及生活質量中的作用[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5, 23(6): 459-460.
[2]陳偉紅, 馮新和, 葉珍紅, 等. 基于知信行模式設計的音視頻健康教育在老年患者防跌倒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 31(9): 651-653.
[3]楊瑋, 陳萱. 健康干預對社區高尿酸血癥患者知信行效果的評價[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5, 14(4): 282-284.
[4]張義蓮, 王清堅. 全程全面健康教育改善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病人預后的效果分析[J]. 護理研究: 下旬版, 2015, 29(5): 1882-1883.
[5]林敏, 黎彩霞, 鐘捷英, 等.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對終末期腎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2, 18(8): 1190-1192.
[6]彭桂嫦, 梁彩梅, 唐超.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鼻腔填塞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14): 222-223.
[7]黃麗亞, 符興南. 知信行健康教育聯合辨證施膳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 綜合版, 2015, 30(5): 85-87.
[8]黃尾英, 任紅俤, 穆艷. 知信行模式在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術后患者造口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 福建醫藥雜志, 2015, 37(1): 132-133.
[9]凌少梅.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對大面積燒傷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 中國臨床護理, 2015, 7(1): 62-65.
[10]董芳輝, 胡三蓮, 董文君, 等. 以知信行理論為指導的健康教育模式在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5, 21(1): 67-69.
[11]張丹鳳, 呂妃. 基于知信行理論的健康教育對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J].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 32(4): 65-67.
[12]陳飛英, 胡月瑜. 知信行模式護理健康教育在癌癥疼痛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21): 3335-3336.
[13]張麗平, 楊蘭菊. 全程健康教育路徑對冠心病患者健康信念及并發癥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5(12): 3291-3293.
[14]張云妹.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5, 1(1): 50-53.
[15]苗玲. 長期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的飲食護理[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5, 1(2): 33-34.
[16]趙娜, 崔文香, 崔香淑. 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知、信、行效果評價的Meta分析[J]. 延邊大學醫學學報, 2014, 36(4): 283-287.
[17]褚志平, 盛曉靜, 丁小玲. 不同健康教育形式改善更年期婦女知信行的效果評價[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4, 20(6): 662-665.
Effect of three-section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FU Qigang, LIU Congfeng, LI Liekuan, SONG Yuchun, LIU Yong
(HemodialysisRoom,AffiliatedHospitalofZunyiMedicalCollege,Zunyi,Guizhou, 563000)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effect of three-section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ethodsA total of 80 cases with hemodialysi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eceived three-section health educ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ree-section health education o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 was analyzed. ResultsKnowledge level score was (19.8±5.9) points before education, , and (29.1±6.3) points after educati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score was (56.9±8.9) points before education, and (67.6±11.8) after educ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ove scores(P<0.05). ConclusionThree-section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can improve KAP of patients.
KEYWORDS:Three-section health educati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KAP
中圖分類號:R 47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6-047-03
DOI:10.7619/jcmp.201606015
通信作者:劉永, Email: 1848983102@qq. com
收稿日期: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