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欣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510405)
?
周岱翰教授運用“培土生金法”論治肺癌學術特色初探
張恩欣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510405)
周岱翰教授從事臨床近50年,擅長治療晚期癌癥,運用“培土生金法”論治肺癌學術特色鮮明,提出“脾虛痰濕“是肺癌的關鍵病機之一,基于“培土生金法”的“益氣除痰”是重要治法,為相關臨床和基礎研究所證實,在中醫腫瘤學術領域發揚了“扶脾即所以保肺”之說。
肺腫瘤;培土生金法; @ 周岱翰
肺癌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第一位,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吾師周岱翰教授為當代中醫腫瘤學家,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首席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后導師,全國名中醫學術經驗指導老師,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及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周師從事臨床50載,擅長治療晚期癌癥,倡導中醫治癌“帶瘤生存”的臨床特色與優勢,運用“培土生金法”論治肺癌中醫腫瘤學術特色鮮明。筆者有幸跟師16載,耳濡目染,頗有感悟,茲將其初步總結如下。
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科學闡明肺癌的病因病機離不開臟象學說。臟象學說是研究臟腑形體官竅的形態結構、生理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臟象學說的基本特點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中醫學的兩大基礎特征。由此,周師認為肺癌的病位在肺,與后天脾、先天腎兩臟密切相關。根據臟象學說的基本理論,肺臟與脾臟在生理上的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一則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肺脾兩臟共同作用,二則在津液的輸布與代謝過程肺脾兩臟相互協調。氣的生成主要依賴肺司呼吸和脾主運化功能,肺所吸入的清氣和脾所運化的水谷精氣,是生成氣的主要物質基礎;在津液的輸布與代謝方面,則主要是肺的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和脾的運化水液、輸布津液所構成。正如周師所重視的《素問·經脈別論篇》經文:“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入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而在肺癌發生、演變過程中,肺與脾的病理關系主要表現在生氣不足和水液代謝功能失調。1)生氣不足:脾氣虛弱,運化失常,水谷精微不得入肺以益氣,導致肺氣虛弱,出現食少、便溏、咳喘痰多,甚則水腫等脾虛肺弱(土不生金)之證;反之,久病咳喘,肺失宣降,子病及母,影響及脾,不能輸布水谷精微,中焦失養,則肺氣亦虛,而現咳喘痰多、體倦消瘦、納呆腹脹等肺虛脾弱證。2)水液代謝失調:脾失健運,水不化津,濕濁內生,聚為痰飲,貯存于肺,則肺失宣降,而出現咳嗽、喘息、痰鳴等癥。水液代謝,其標在肺,其本在脾,故治應健脾燥濕,肅肺化痰。反之,肺氣虛弱,失于宣降,不能通調水道以行水,導致水液代謝不利,水濕停聚,中陽受困,而出現水腫(惡性積液)、食少、腹脹、倦怠等癥。因此,周師指出在肺癌的發病中,肺脾兩臟既在生理上相互協調,又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強調脾虛痰濕是肺癌的關鍵病機之一。
周師在臨床實踐基礎上歸納肺癌的辨證總屬“痰、瘀、虛、毒”,病機特點是“本虛標實”,本虛以肺脾兩虛多見,久病入絡,病久及腎,標實則痰瘀互結常見,指出肺癌是一種整體屬虛,局部屬實,虛實夾雜的全身性、慢性疾病。臨床將肺癌按肺郁痰瘀、脾虛痰濕、陰虛痰熱、氣陰兩虛4型辨證施治[1]。其中,脾虛痰濕癥見咳嗽痰多,咯痰稀薄,胸悶氣短,疲乏懶言,納呆消瘦,腹脹便溏,舌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濡、緩、滑[2]。脾氣虧虛,失于運化,痰濕內生,上漬于肺故咳嗽痰多,咯痰稀薄;脾不健運,故疲乏懶言,納呆消瘦,腹脹便溏;脾失運化,痰濕內生,貯存于肺,肺失宣降故胸悶氣短;舌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濡緩滑均為肺脾氣虛夾痰濕的表現。治療大法為培土生金,益氣除痰。
國家級名老中醫劉嘉湘將肺癌分為5個臨床證型,其中之一為脾虛痰濕[3]。李萍[4]通過檢索國內公開發表的250篇文獻,其中有明確的肺癌中醫辨證分型、有確切病例數的文章43篇,共有病例數1 889例,分布于15個省、市、自治區,男1 388例,女501例,統計文獻中肺癌中醫證型以氣陰兩虛、陰虛內熱、脾虛痰濕、氣滯血瘀4型出現的頻率最多,均超過70%,有統計學意義。艾文娟等[5]隨機抽取2000—2010年筆者所在醫院門診肺癌中藥處方776張,統計結果脾虛痰濕型處方數325張,占41.88%。陳濤等[6]對1994—2005年國內公開報道的關于原發性支氣管肺癌中醫辨證分型的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共收集到6 320例,發現氣陰兩虛型、陰虛內熱型、氣虛型、脾虛痰濕型、氣血瘀滯這5類證型在臨床上最為常見。總上所述,脾虛痰濕為肺癌的關鍵病機切合臨床實際。
中醫腫瘤學認為五行學說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論理工具,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5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衍化為歸納宇宙萬物并闡釋其相互關系的5種基礎屬性。五行學說的基本觀點是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5種基本物質所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犢不斷運動變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中醫基本理論運用五行學說解釋人體內臟之間的相互關系、臟腑組織器官的屬性、運動變化及人體與外界環境的關系。五行學說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臟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五行學說運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論來說明臟腑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系,即五臟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其中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系,即五行中的一行對其子行的資生和促進,此種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關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2個方面的關系,也就是“母子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以金為例,生我者為土,則土為金之母;我生者是水,則水為金之子。《類經》指出:“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必須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運行不息,相反相成。”中醫腫瘤學運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來解釋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利用調整五臟間生克乘侮關系來治療疾病。“培土生金法”是依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則,即“虛則補其母”。培土生金是健脾益氣以補益肺氣的治法,本用于脾肺氣虛證,在肺癌臨床應用于“脾虛痰濕證”。肺癌患者脾虛精微不升,濁邪不降,水飲不化而為痰濕,出現痰多,咳嗽等的癥狀,治宜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補肺,常可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素問·五臟生成篇》謂:“諸氣者,皆屬于肺”,《難經》曰“損其肺者,益其氣……”。臨證體會到肺癌往往致肺氣久虛,肺失宣肅,脾失健運,臨床僅補肺氣效果不著,究其根源責之氣血生化乏源。誠如《張氏醫通·虛損》曰:“脾有生肺之機,肺無扶脾之力,故曰土旺而生金,勿拘拘于保肺。”根據調整臟腑的基本治則,依據五行學說相生規律,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脾土生肺金,“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針對脾虛痰濕證肺癌患者,臨床采用“培土生金法”,即通過補脾土而達到益肺金的目的,脾氣健運,肺氣便隨之逐漸恢復,另辟蹊徑,效如桴鼓。正如陳士鐸《石室秘錄》所云:“治肺之法,正治甚難,當轉治以脾,脾氣有養,則土自生金”。遵從《內經》《難經》要旨,謹守嶺南地區肺癌脾虛痰濕之關鍵病機,據五行生克制化規律,由“培土生金法”而創立“益氣除痰方”,“益氣”,即補脾氣而益肺氣,養正則積自除,功在扶正;《周慎齋遺書》:“五臟分屬陰陽,陰陽全賴生克。……然扶脾即所以保肺,土能生金也”。“除痰”而消癥,邪去則正自安,效在祛邪。沈金鰲所著《雜病源流犀燭》:“息賁肺積病也……皆由肺氣虛,痰熱壅結,宜調息丸、息賁丸,當以降氣清熱,開痰散結為主。”
《醫宗必讀》謂:“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周師認為基于培土生金理論還可采用具有補脾益氣作用的穴位來補益肺氣,如腫瘤臨床多用于肺癌患者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見食欲減退、大便溏、四肢無力、舌淡脈弱等肺虛脾弱的證候,針灸或穴位敷貼常選肺俞、太淵、脾俞、太白、足三里等穴,手法采用補法。因此,基于“培土生金法”的“益氣除痰”是肺癌的重要治法,體現了扶正與祛邪的有機統一,周師在中醫腫瘤學術領域發揚了“扶脾即所以保肺”之說,林氏繼承了周師“益氣除痰”法治療肺癌的學術思想,所用藥物以補益藥與化痰藥居多,倡導“治痰先治氣”,氣順則痰消[7]。
“益氣除痰”法治療肺癌經過30余年的臨床驗證而確立。1986年研制了國內外第一個肺癌中成藥鶴蟾片(由仙鶴草、干蟾皮、生半夏、人參、葶藶子等組成)。功能益氣除痰,解毒祛瘀,消癥散結。主治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肺部轉移癌,適用于脾虛痰濕及肺郁痰郁型患者。應用鶴蟾片治療102例肺癌的臨床研究顯示總有效率68.6%,癥狀改善率占72.5%[8]。相關基礎研究顯示鶴蟾片對動物實驗性腫瘤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并能提高荷瘤動物的免疫功能[9]。1991年,我們參加了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課題“中醫藥對非小細胞肺癌防治及抗復發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對中藥制劑固金磨積片進行臨床和實驗研究。固金磨積片由人參、麥冬、絞股藍、魚腥草等組成,具有固氣益肺、祛瘀消癥的功效,適于陰虛內熱或氣虛痰濕型病者。在總結當時20年腫瘤防治臨床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中晚期肺癌氣陰兩虛為本、痰濕瘀毒為標的病理特點而組方。固金磨積片對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和Lewis肺癌瘤株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能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10-13]。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單用固金磨積片治療Ⅲ~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客觀有效率5.2%,癥狀好轉率61.7%,治療平均生存時間9.1個月,中位生存期8個月,對咳嗽、咳血等癥狀的緩解率達67.2%和76.3%[14]。研究表明本方對非小細胞肺癌有較好的緩解癥狀和“帶瘤生存”的功效。固金磨積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體現了中醫藥治療肺癌“帶瘤生存”的治療優勢與臨床特色。清金得生片(由西洋參、麥冬、絞股藍、蟾酥、山慈菇等組成)是以益氣除痰立法的辨病治療的固定方劑。2002年起,我們進行了清金得生片抗肺癌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清金得生片對小鼠Lewis肺癌及人肺腺癌細胞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5]。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調節血清免疫細胞因子水平的作用[16-18]。對增殖相關基因、周期相關基因、凋亡相關基因、轉移相關基因均有調節作用[19-21]。本研究在分子水平,結合基因、蛋白質組學探索“益氣除痰”法抗腫瘤的分子生物學基礎。體現了中醫腫瘤個體化治療的科學依據與學術內涵。
中醫藥治療肺癌臨床與基礎研究是我們學術團隊的重點研究方向,周師主持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的臨床研究”,該課題對294例Ⅲ、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多中心、前瞻性臨床研究,以“益氣除痰方”為主方,采用中醫辨證與辨病有機結合的治療方法,統計結果顯示以“益氣除痰方”為主的中醫綜合治療方案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質量、體力狀況、體重、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有顯著的臨床受益,且具有成本-效果優勢。此項研究結果充分驗證了益氣除痰法切中脾虛痰濕型肺癌病因病機,可作為脾虛痰濕型患者肺癌臨證治療大法[22]。主持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老年非小細胞肺癌中醫藥綜合治療方案的研究”,觀察對象為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研究在全國13家大型三甲醫院開展,按照多中心、臨床前瞻性隊列研究設計觀察方案,共完成納入315例III-IV期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將合格病例分為中醫治療隊列、西醫治療隊列,中醫隊列采用中醫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治療方法,辨證治療以“益氣除痰方”為基本方加減。西醫隊列(PS≤2)僅采用單藥化療。生存分析統計結果:對于體力狀況評分PS≤2者,中醫治療隊列中晚期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超過了12個月,較化療治療隊列中位生存期延長了近3個月。研究結果表明,中醫藥綜合治療方案可使老年Ⅲ-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得到生存受益,實現較長期的“帶瘤生存”,并維持較好的生存質量;對于老年肺癌患者,中醫藥治療與常規化療療效相當,可作為化療的一種替代治療方案,值得進一步研究[23]。體現了在晚期癌癥中通過辨證論治而獲得的“帶瘤生存”是中醫腫瘤學的特色之一[24]。黃氏[25]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觀察100例NSCLC的患者,發現結合益氣除痰方藥配合化療治療老年Ⅲ、Ⅳ期NSCLC患者可以減少化療所致的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害等毒性反應的發生。李氏[26]應用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收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62例進行隨訪,發現益氣除痰法可延長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和疾病無進展生存期。林寶琪[27]將68例ⅢB/Ⅳ期非小細胞肺癌EGFR突變患者按肺郁痰瘀、脾虛痰濕、陰虛痰熱、氣陰兩虛辨證分型后,予益氣除痰方辨證加減聯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藥物治療,結果發現益氣除痰法聯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可使晚期NSCLC患者生存質量各項指標均有一定提高。
在基礎研究方面,孫氏[28-29]等證實益氣除痰方能抑制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長,其機制可能與上調細胞周期調控相關因子P16、p21/WIF1/CIP1、下調蛋白激酶C(PKC)表達引起細胞周期阻滯,延長腫瘤細胞倍增時間相關,通過細胞實驗證實該方可抑制肺腺癌H1650增長,促進H1650肺腺癌細胞凋亡,其機制可能與其能調控生長阻滯與DNA損害誘導基因153及34(CHOP/GADD153、GADD34)在內的內質網應激反應相關,并發現脯氨酸4-羥化酶β亞基(P4HB)不僅可作為益氣除痰法治療肺癌的療效預測因子,同時也是益氣除痰法治療肺癌的重要分子靶點。李氏[30]等驗證了益氣除痰方誘導肺癌細胞發生凋亡具有劑量依賴性,其機制可能與內質網應激凋亡特異性蛋白caspase-12活化,啟動內質網應激凋亡通路有關。方氏[31]等通過動物實驗證實益氣除痰方有抑制腫瘤生長、延長腫瘤動物生存期及促進Lewis肺癌細胞凋亡的作用。李氏[32]通過C57BL/6J小鼠體內抑瘤實驗證實益氣除痰方對C57BL/6J小鼠A549肺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機制可能與通過升高Caspase-4、DNA-PK蛋白的表達介導細胞凋亡途徑有關。張氏[33]驗證了益氣除痰方含藥血清可能通過阻滯A549/DDP細胞從G1期進入S期來抑制順鉑耐藥肺癌A549/DDP細胞增殖。劉氏完成脾虛痰濕型肺癌及同源正常組織相關消減cDNA文庫的構建及鑒定。以原發性肺癌脾虛痰濕型的患者腫瘤組織及瘤旁正常肺組織為材料,分離Poly(A)RNA,反轉錄合成單鏈及雙鏈cDNA,經Rsa I酶切成平均大小為400~600 bp的片段,將腫瘤組織cDNA分成2組,分別與2種不同的接頭連接,再與正常肺組織cDNA進行2次消減雜交和2次抑制性PCR擴增,將第2次PCR產物與pGEM-T載體連接,轉化大腸桿菌DH 5α感受態細胞進行文庫擴增,構建了具有高消減效率的肺癌脾虛痰濕型相關cDNA文庫,同法建立反向消減cDNA文庫。文庫的成功構建為進一步篩選、克隆與肺癌脾虛痰濕型證侯相關的基因奠定了基礎。其基因表達及分布特征初步反映了肺癌脾虛痰濕型在分子層面的證候特點。目前,“肺癌脾虛痰濕證的特征性蛋白質表達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81173161)資助,將深入探討“脾虛痰濕”證的本質。
中醫食療學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研究食物性能、配伍、制作和服法,以及食物與健康的關系,并利用食物來維護健康,預防疾病的一門科學。《黃帝內經》指出飲食調養是攝生和防病的重要一環。《素問·臟氣法時論》:“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強調了飲食營養的治療功效和恢復健康的作用。《神農本草經》記載有既能入藥、又是食物的山藥、薏苡仁、芡實、百合、龍眼、大棗、綠豆、蜜糖、生姜、蔥白等約20種。《金匱要略》云:“飲食五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用食物來配補虛損,恢復元氣,以抵御疾病的侵襲,維護健康,這就是食療所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食療學所要研究的內容。《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創立了很多食療方,包括“豬膚湯”“當歸生姜羊肉湯”等,并多處強調在服藥的同時必須注意飲食調養。唐代以后出現了一系列食療專書,如孫思貌《千金食治》、孟詵《食療本草》、昝殷《食醫心鑒》、陳士良《食物本草》、忽思慧《飲膳正要》等,其中《食療本草》食物藥于一身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本食物療法的專著。
在《黃帝內經》“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理論指導與啟發下,根據嶺南地區居民的飲食習慣與體質特點,挖掘并發揚嶺南煲湯文化價值,出版國內首部中醫腫瘤食療專著—《中醫腫瘤食療學》,開創中醫腫瘤食療先河,根據體質特點和營養狀況,強調辨證施食。針對肺癌脾虛痰濕證患者,中醫腫瘤食療常用補脾氣之品有人參、黃芪、山藥、扁豆、大棗等,常用化痰之品有海藻、昆布、貝母、牡蠣肉等。如白果淮山粥,由白果、淮山藥、粳米等組成,功能健脾養肺,益氣化痰;鷓鴣北杏雪梨湯,由北杏仁、雪梨等組成,功能潤肺祛痰、補虛止咳[34]。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中醫腫瘤食療學合理運用“培土生金法”,對肺癌脾虛痰濕證患者,配合常規治療可以提高某些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臨床康復。
某,女,62歲,2012年1月14日初診。主訴:右胸痛1個月余。患者于11年12月始出現右胸痛,未予重視,近1周出現咳嗽,痰少色白。外院行胸部CT檢查示:“右肺下葉周圍型肺癌伴雙肺內轉移;雙側肺門、縱膈多發淋巴結腫大”。右肺腫物穿刺病理:右肺中分化腺癌。分期:T3N1M1,Ⅳ期。行AP方案化療5個療程(培美曲塞0.8 g+DDP 110 mg)。療效評價:PR。5月門診求治,診見:精神可,偶有右胸痛、咳嗽,咽中痰黏,量少色白,疲倦乏力,胃納呆滯,睡眠差,大便質稀,尿量可,舌質淡、苔白厚,脈濡緩。中醫辨證分型脾虛痰濕,治宜健脾益氣,除痰消癥。方用周岱翰教授經驗方“益氣除痰方”加減:守宮6 g、薏苡仁30 g、紅參15 g、南沙參15 g、生南星15 g、龍葵20 g、浙貝母20 g、北杏仁10 g、茯苓20 g、白術15 g、甘草6 g。日1劑,水煎服;鶴蟾片口服。二診:胸痛、咳嗽明顯減少,疲倦乏力減輕,胃納好轉,眠稍差,大便成形,尿量可,舌質淡、苔白,脈濡。遵前法,上方減北杏仁,加仙鶴草以扶正解毒抗癌。煎服,日1劑,30劑。鶴蟾片口服。此后予培土生金、益氣除痰大法隨癥加減治療,隨訪3年半余,患者生活質量如常,CT復查病灶穩定。
某,女,74歲,2013年4月就診。主訴:咳嗽,咯血絲痰3周。患者于就診前2周始出現咳嗽,咯血絲痰,伴胸痛,當地對癥治療效果差,近日咳嗽加重,咯血絲痰。當地院行胸部CT檢查示:“右肺中葉肺癌伴雙側肺門、縱膈多發淋巴結腫大,右側胸膜增厚”。右肺腫物穿刺病理:右肺鱗癌。4月門診求治,診見:精神可,咳嗽,咯血絲痰,量少,疲倦乏力,口淡,納呆,多夢眠差,大便質稀,尿量可,舌質淡、苔白厚膩,脈濡。患者要僅中醫藥治療。中醫辨證分型脾虛痰濕,治宜健脾益氣,除痰消癥。方用周岱翰教授經驗方“益氣除痰方”加減:守宮6 g、薏苡仁30 g、紅參15 g、南沙參15 g、生南星15 g、龍葵20 g、魚腥草30 g、雞內金15 g、仙鶴草30 g、烏梅炭20 g、白術15 g、甘草6 g。日1劑,水煎服;鶴蟾片口服。二診:咳嗽,咯血絲痰減少,疲倦乏力改善,胃納好轉,眠稍差,大便質中日一行,尿量可,舌質淡、苔白,脈濡。遵前法,上方減魚腥草,加葶藶子10 g以降氣化痰散結。煎服,日1劑,20劑。鶴蟾片口服。此后以益氣除痰方為基礎方隨癥加減治療,隨訪2年半余,患者療效滿意。
在肺癌病機發展、演化過程中,“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或者阻滯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表現為咳嗽、痰多、氣喘、胸痛;或者阻礙經脈氣血正常運行而出現局部痰核、腫塊、疼痛;或影響水液代謝,出現水腫、尿少、惡性胸腔積液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周師倡導的“培土生金法”論治肺癌體現在理法方藥、針灸、食療等方面,具有濃厚的“中醫嶺南學術流派特色”,“益氣除痰方”臨床研究及其相關生物學作用機制值得深入探索。
[1]周岱翰.腫瘤治驗集要[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4-141.
[2]周岱翰.中醫腫瘤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200.
[3]劉嘉湘,施志明,徐振曄.滋陰生津益氣溫陽法治療晚期原發性肺癌的臨床研究[J].中醫雜志,1995,36(3):155.
[4]李萍.肺癌中醫辨證分型的文獻分析[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8,26(12):2694-2696.
[5]艾文娟,傅偉,李永浩.776張肺癌的門診中醫處方分析[J].新中醫,2011,43(12):75-76.
[6]陳濤,陳茂華.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臨床證型的文獻統計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5):854-855.
[7]孫玲玲,陶文慧.林麗珠治療肺癌用藥規律分析[J].中醫學報,2015,30(1):17-19.
[8]周岱翰.鶴蟾片治療肺癌臨床研究報告——附102例療效分析[J].新中醫,1986,4(15):31-33.
[9]朱華宇,周岱翰,戴馨儀.鶴蟾片含藥血清對人肺腺癌細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響[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3(4):325-329.
[10]陳林香,戴馨儀.固金磨積片抗腫瘤機制的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7,8(3):154-155.
[11]陳林香,戴馨儀,陳雪馨,等.固金磨積片對化療荷瘤小鼠白細胞的影響[J].腫瘤防治研究,1998,25(4):245-246.
[12]陳林香,戴馨儀.中藥固金磨積片抗肝肺腫瘤移植和轉移作用的實驗研究[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8(3):12-13.
[13]戴馨儀,陳林香.中藥固金磨積片對荷瘤動物抑瘤與免疫的實驗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4(4):242-246.
[14]周岱翰.固金磨積片治療77例非小細胞肺癌[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7,3(6):383-384.
[15]陳林香,周岱翰.清金得生片抗小鼠Lewis肺癌作用的病理形態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3):512-513.
[16]陳瑤,陳林香,周岱翰.清金得生片對Lewis肺癌小鼠血清IL-2、TNF的影響[J].實用腫瘤學雜志,2006,20(4):280-281.
[17]戴馨儀,陳林香,周岱翰.清金得生片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4,21(6):460-462.
[18]戴馨儀,陳林香,周岱翰,等.清金得生片抗腫瘤機制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2,13(6):360-362.
[19]戴馨儀,陳瑤,陳林香,等.清金得生片對人肺腺癌細胞(LAC)抑制與凋亡的誘導作用[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4(1):47-50.
[20]陳林香,戴馨儀,周岱翰,等.清金得生片對小鼠移植性肝癌細胞增生與凋亡的影響[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3,15(3):153-155.
[21]陳林香,周岱翰,陳雪馨,等.清金得生片對人肺腺癌細胞端粒酶及凋亡相關基因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7,18(3):203-205.
[22]周岱翰,林麗珠,周宜強,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25(12):1061-1065.
[23]周岱翰,林麗珠,田華琴,等.益氣化痰法為主中醫藥治療方案對老年非小細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影響:一項多中心、前瞻性臨床隊列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4,9(7):833-838,844.
[24]張恩欣,林麗珠.周岱翰教授論治惡性腫瘤學術經驗管窺[J].中醫學報,2014,29(12):1753-1755.
[25]黃玉筠.益氣除痰法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評價及生存分析[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26]李佳殷.益氣除痰法治療晚期NSCLC的生存分析及其調控JNK和UPP的機制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3.
[27]林寶琪.益氣除痰法聯合TK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GFR突變患者的生存質量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
[28]孫玲玲,林麗珠.益氣除痰方對Lewis肺癌C57BL/6J小鼠種植瘤細胞周期調控相關因子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6):1846-1848.
[29]孫玲玲,方若鳴,張景濤,等.益氣除痰方調控內質網應激反應抑制H1650肺癌生長的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報,2014,31(4):573-577.
[30]李元濱.益氣除痰法通過caspase-4途徑抗癌及中西醫聯合治療晚期NSCLC miRNA表達譜初步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31]方若鳴,林麗珠,楊文娟,等.益氣除痰方對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3,24(2):147-151.
[32]李舒,王淑美,楊洋博君,等.益氣除痰方對肺癌A549移植瘤細胞凋亡途徑Caspase-4及DNA-PK的影響[J].中藥材,2015,38(6):1247-1250.
[33]張恩欣,周岱翰,侯超.益氣除痰方含藥血清對順鉑耐藥肺癌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6,56(6):13-15.
[34]周岱翰,林麗珠.中醫腫瘤食療學[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2:187-188.
(2015-12-31收稿責任編輯:王明)
“國風養心杯”有獎征文通知
為了更好的交流養心氏片臨床使用經驗,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交流學術平臺,《世界中醫藥》編輯委員會與上海醫藥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決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共同舉辦“國風養心杯”有獎征文活動,征文具體要求如下:
征文內容:1.養心氏片臨床療效觀察:
例如:養心氏片在改善穩定性冠心病及PCI術后心功能不全體征及癥狀,心律失常、糖尿病等相關并發癥,圍絕經期綜合征,軀體癥狀障礙等臨床療效觀察。
2.同類產品對比應用的研究總結。
征文要求:1.論文具有創新性和科學性,論點鮮明、論證充分、邏輯嚴謹、結果真實可靠,5000字以內為宜,未公開發表及未在全國性會議上交流過。
2.論文請按“題目、姓名、作者單位、郵編、摘要、以上中英文),正文、參考文獻”的順序排列。如多名作者,請在姓名右上角標明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及第三作者的數字序號,每篇論文作者一般不超過5人。
3.論文摘要為300~400字,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簡要內容。
4.論文后可附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如:
①(書)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頁碼;
②(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頁碼。
5.論文標題下請注明作者姓名、職稱、工作單位、聯系方式、郵箱及郵編。參選者請保留底稿。
稿件評審:本次活動的所有征文均由《世界中醫藥》雜志編輯部組織專家進行審閱并評選出優秀論文,獲獎者均可獲得一定的獎勵。獲獎文章將在2016-2017年《世界中醫藥》雜志正式發表,刊發前將專函通知獲獎論文的第一作者,如有其他發表需求請電函。上海醫藥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保留上述活動的解釋權利,并擁有對來稿的處理權和各種媒體的使用權。
投稿方式:所有論文請以Microsoft Word電子文件形式,發至growfulmkt@163.com,并注明“養心氏片有獎征文”字樣;或致電:0532-86058972,18660222858,聯系人:劉先生。
截至時間:2016年12月31日(以電子郵箱收到日期為準);所有征文恕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凡參加本項活動的第一作者均可獲得上海醫藥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贈送的精美紀念品。
歡迎廣大臨床醫生踴躍參加本項活動!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Prof. Zhou Daihan′s “Banking up Earth to Generate Metal” Therapy on Lung Cancer
Zhang Enxin
(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405,China)
Being engaged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nearly 50 years, Professor Zhou Daihan is good at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cancer. His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banking up earth to generate metal”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is clear. He put forward the view that “spleen deficiency and phlegm dampness” is one of the key pathogenesis of lung cancer, therefore the treatment of “replenishing qi and dispelling phlegm” on lung canc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anking up earth to generate metal” is significant, which is confirmed by the relevant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Therefore, Professor Zhou Daihan developed the theory that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is tonifying the lung in Chinese medicine tumor treatment field.
Lung cancer; Banking up earth to generate metal therapy; Zhou Daihan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81573918);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自由申請項目(編號:2014A030313413)
張恩欣(1976.04—),男,碩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藥治療肺癌的臨床與基礎研究,E-mail:565651222@qq.com
R273;R249.2/.7
B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6.07.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