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528000)何彩勤 李潔源 麥俏麗 唐少梅 陳渺
房顫越來越廣泛,陣發性房顫消融成功率高達83.2%。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超過60歲的人群中患病率在1%以上,7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超過5%[1]。老年房顫患者發病率高且持續時間長,還可引起如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等嚴重并發癥,使患者致殘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現有的抗心律失常藥物長期維持竇律的效果不佳,副作用大,部分患者難以忍受。現以我科2014年1月~2014年9月32例行射頻消融術房顫患者為研究對象,他們經過護士在術前,術中,術后進行有效的精心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1 臨床資料:我科于2014年1月~2014年9月為32例房顫患者行射頻消融術,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齡23~78歲,陣發性房顫20例,每次發作時間少于7天,持續性房顫12例,每次發作時間7天~1年。
2.1 術前護理
2.1.1 做好術前宣教 向患者宣傳講解相關的疾病醫學知識,不同知識層次的患者制訂不同的宣講方案,實施多元化教育,增長防治知識。耐心解釋術中及術后如何配合,亦可讓未做手術的患者向已做手術的患者取經,使患者對手術有進一步認識。
2.1.2 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患者常承受較大的經濟和心理壓力,導致患者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對其進行心理護理時要耐心,態度親切和藹,鼓勵開導患者,使患者情緒穩定,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手術,亦可讓家屬多陪伴和開解患者。
2.1.3 前胸及雙側腹股溝備皮,手術前一天清潔手術部位,更換干凈衣褲,囑患者去除手表,手鐲,戒指,假牙,勿穿內衣褲。
2.1.4 左側肢體留置套管針。詢問患者過敏史,行碘靜試。了解雙側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2.1.5 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大小便,術前6小時禁食禁飲。
2.1.6 行食道B超檢查,了解有否血栓,行心電圖,心B超,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抽血查血型,出凝血時間,肝腎生化,BCA。
2.1.7 術前用華法令抗凝者,術前3~4天停用,復查凝血酶原時間國際化標準率(PT-INR)[2]。
2.2 術中護理
2.2.1 進入介入室前排空膀胱,予0.9%NS500ML靜滴,維持靜脈通道,接三通連接管。
2.2.2 向患者講解術中配合醫生的重要性,術中應保持安靜,制動,避免深呼吸,盡量消除患者焦慮情緒。避免過多暴露患者,注意保護患者隱私。
2.2.3 接心電監護,血壓監測,血氧飽和度。給患者予低流量吸氧。
2.2.4 配制鎮靜止痛藥液,NS50ml加力月西0.5mg加咪唑安定5ml,行射頻消融術時,先靜推2ml,然后以8ml/h微泵注入,使用時,注意有否呼吸抑制,密切監測血氧飽和度。如果患者訴疼痛,可適當加量。
2.2.5 密切監測心率,心律,血壓,呼吸,神志,血氧飽和度。備好阿托品,多巴胺,阿拉明,腎上腺素等急救藥品。備好除顫器,呼吸機,臨時起搏器,心包穿刺包等急救器械和急救物品。
2.2.6 密切觀察有否心包填塞,腦梗塞等并發癥出現。
2.2.7 整個手術過程嚴格無菌操作。
2.3 術后護理
2.3.1 拔除鞘管的護理 拔除鞘管過程中,有些患者過度緊張,會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可在鞘管中注入利多卡因再拔管,備好阿托品等急救藥品。
2.3.2 生命體征的監測 術后進CCU監護,每30分鐘測量心率,心律,血壓,神志,血氧飽和度,每30分鐘觀察左鎖骨下靜脈穿刺口,雙側腹股溝靜脈穿刺口有否出血,雙側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注意觀察雙下肢肢體的溫度和顏色,避免血腫發生,連續測量6次后,每隔1小時測1次。24小時病情穩定后,可轉出普通病房。
2.3.3 囑患者多飲水,促進排尿,以利造影劑排出。
2.3.4 雙下肢制動6小時,臥床24小時。可適當抬高肢體穿刺部位,墊透氣型軟墊,防止發生壓瘡,鞘管拔除2小時后可進行體位變換,翻身時角度不能太大,與床面成40度角為宜,以免穿刺口出血,對下肢及腰部按摩,每隔1小時一次,緩解患者疼痛不適。
2.3.5 抽血查ACT,ACT小于或等于250秒,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2.3.6 藥物觀察 由于術后使用抗凝劑,要嚴密觀察患者有否牙齦,消化道,泌尿道,皮膚黏膜,腦出血等。
2.3.7 飲食指導 囑患者勿進食過硬及辛辣食物,宜進食軟爛,高蛋白,低脂,低膽固醇食物,少吃動物內臟,肥肉,不可暴飲暴食,戒煙限酒。
2.3.8 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2.3.8.1 急性心包填塞 出血量多時,患者突然雙眼上翻,四肢抽搐,意識喪失,血壓下降,心跳呼吸停止,即予胸外心臟按壓,心B超指引下行心包穿刺引流術,快速補液,配血,輸血,靜注NS50ml加魚精蛋白50mg,靜滴NS100ml加維生素K1 20mg,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質,必要時,行外科開胸手術。
2.3.8.2 急性左心衰 患者覺氣促,呼吸困難,置患者半臥位,予大流量酒精濕化吸氧,靜注西地蘭,速尿強心利尿治療。
2.3.8.3 麻痹性腸梗阻 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有否肛門排氣,有否惡心嘔吐,腹脹腹痛,按醫囑予禁食,胃腸減壓,補液。
2.3.8.4 穿刺口出血 囑患者術側肢體保持伸直位,盡量減少術側肢體活動,禁止術側肢體負重,高舉,每半小時查看穿刺部位和足背動脈搏動情況,2例患者出現穿刺口滲血,即予更換紗塊,彈性繃帶加壓包扎,沙袋壓迫。因發現和處理及時,并沒有進一步形成皮下血腫。
2.3.8.5 腦栓塞 是術后嚴重的并發癥,其原因有可能是血栓脫落,氣體栓塞,消融所致的焦痂脫落所致,因此,術后要嚴密觀察神志,呼吸,足背動脈,術側肢體皮溫,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通過對32例患者術前加強心理護理,術中術后嚴密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給患者提供有效護理,提高手術成功率,最大限度減輕了并發癥的危害。
盡管藥物較為普遍應用,但是許多患者對治療效果并不滿意,還有一些患者對藥物治療有效,但不能耐受有些藥物的副作用,唯一能夠避免外科手術,又能夠治愈房顫的安全有效方法就是導管射頻消融治療。因此,為行射頻消融術的患者提供積極有效的護理,減少患者術前術后的心理壓力,積極配合醫護的診療計劃,密切觀察術中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能最大限度減輕并發癥的危害,高質量的護理是安全有效開展該項手術治療的重要前提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