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如許
?
讓班會課更有魅力
□丁如許
編者按
班會課是班主任加強班級管理、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上好班會課是班主任的核心技能。但班會課長期處于無大綱、無教材、無內容的“三無”狀態,已成為困擾眾多班主任的一個難題。偽班會課、假班會課的存在,讓班會課似乎成為教育中的雞肋。那么,班會課到底應該怎么上?好在《打造魅力班會課》破解了這一難題,它從認識到實踐,從選題、形式、效果到結構、主持人培養、細節處理等各角度入手,輔以豐富的案例活動,為班主任上好班會課獻計謀。

《打造魅力班會課》這本書出版已六年,其間多次重印,受到許多老師的歡迎。目前出版社已沒有了庫存。為什么沒有再重印?因為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代換,書中的一些觀點、一些案例也需要發展,需要更新。那么,如果修訂,要做哪些重要修訂呢?
這些年來,在全國各地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堅持對班會課的研究,有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修訂時,我將予以吸納。
如在《打造魅力班會課》中,我將班會課的常見課型分為四類:班級例會、班級活動、主題教育課、班級大會。現在我擬將班會課的常見課型分為班級例會和主題班會兩大類,將主題教育課納入主題班會中。
去掉班級大會,是因為在實際生活中,鄭重其事地就班級情況進行議事、表決,還不是“經常”的。而且,這樣的班級大會在很多班級中還有一個逐步推廣的過程。
同時,我對班級例會和主題班會的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所謂班級例會,強調的是“例行”,主要對學校工作進行布置,解決班級中所存在的問題,重在體現管理的功能,其特點為“就事論事”。
所謂主題班會,關鍵詞為“主題”,主要根據學校工作布置和班級具體情況靈活召開。我又將之分為以學生活動為主的主題活動和以班主任講述為主的主題教育課。
主題活動形式多樣,讓學生走上前臺,重在“實踐體驗,鍛煉成長”,但存在“準備時間長”和“過分準備”的弊端;主題教育課由班主任主講,重在“教育為先,指導為重”,但存在“說教”的可能。這樣精簡化的處理,是受蔡元培先生“易簡得理”主張的影響,即用容易、簡便的方法尋找、體現、表達心中的主張。
我還想補充對班會課時間長度的認識。我主張,班會課要用足課時,兩種課型可以互為組合,上課不要超時。
“用足課時”,是基本共識。我們不應讓班會課為其他課程讓路。
“兩種課型可以互為組合”,是從實際出發。為什么會出現班會課淪為“學科補課”“改為自修”等亂象?除了受升學的重壓、評價標準等的影響外,從教師的角度分析,也有著困擾于剩余時間如何處理的具體困難。而“兩種課型可以互為組合”,將有助于老師們機智處理。特別是“微班會”(短小精悍的主題班會)的興起,使“班級例會”可以和“主題班會”更好的結合。
至于“上課不要超時”的主張,是想提醒老師們時時不忘探尋教育規律,向40分鐘要質量。
應該說,近年來新的相關研究成果還是較多的,特別是新的案例、新的成功實踐,在修訂版中,我們將一一梳理,與讀者分享。
一本書能不能得到讀者歡迎,重點在于它是否能幫助讀者解決問題。修訂本中,擬在每一章節后增設附錄“問題與思考”,收集在這一話題下老師們已經提出或可能遇到的問題,并予以回答。
比如在“精心選題材”章節,有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有時學校布置的話題與班級擬開的話題不一致,該怎么辦?”我的回答是,兩者能結合最好。如兩者不能結合,學校布置的話題要做,但用的時間可以少一點;而班級擬開的話題,則可以用的時間多一點,因為及時有效地、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很重要。
再如在“運用好形式”章節,有老師產生這樣的疑問:“我們大概要學習多少篇優秀班會課教案,才算準備好了呢?”我化用人們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提出建議:“研讀案例60篇,不能賽課也能上!”
這里之所以提出“60篇”,原因一,我主編的班會課系列的書籍中,給每個學段提供的優秀教案正好是60篇左右。如《魅力班會課(小學巻)》25篇,加上《小學主題教育36課》36篇,可以滿足小學學段基本的需求。原因二,60是三的倍數。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當三的倍數出現時,既可以指實數,也可以指虛數。因此,這里的“60篇”也寓意著更多的案例。
當然,怎樣上好主題教育課,怎樣開好微班會,我將擬設新的章節來予以介紹。
一本書有沒有生命力,前瞻性很重要。修訂本中,我將在三個方面進行突破:
1.加強班會課校本課程和班本教材的建設
長期以來,班會課中存在著“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忙亂做法,許多年輕班主任對怎樣上好班會課一時也摸不著頭緒。其實,要做好這一工作是有規律可尋的。現在不少學校加強了班會課校本課程的建設,使之減少隨意性,增強計劃性;減少被動性,增強主動性。我們將向大家介紹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和發展方向。
同時,作為班主任還應打造屬于自己的、更貼近班情的班會課班本教材,這也有助于幫助自身克服教育的倦怠,感受到教育成長的快樂。
2.打造特色課
我曾經這樣總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十六字訣: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久。其中的“人優我特”,聯系到班會課,就是指班主任應認真上好每一節班會課,要努力打造班會課的特色課,形成班會課的代表作。
所謂特色課,就是你的學生、你的同事、你的領導在談起你的班會課時,會如數家珍,說起令他們難忘的某節課,那就是你的特色課。所謂代表作,就是在一定層次的報刊雜志上發表的文章。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的追求。
這些年來,我和我的工作室、和全國的許多班主任致力于班會課研究,許多課得到了學生、家長、老師們的好評。修訂版中將努力呈現新的研究成果。
3.共建資源庫
放眼全國,許多優秀班主任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而現實生活中,許多班主任為班會課尋找資料時卻很困難。因此,建設資源庫一事應該為我們所重視。
我主張班主任要像重視自己的學科教學那樣,建設自己的四大資源庫——教案、課件、視頻、素材。當然,學校更應該重視班會課資源庫的建設,尤其應該突出班會課資料包的建設,即一課一個資料包(簡案、詳案、課件、剪輯的錄像),鼓勵老師們共建共享。
這些年來,我主編的“魅力班會課”系列叢書,也充實了班會課的資源庫。當然,網上的資源庫更便捷,可能更受老師們歡迎。因此,我們還將向老師們推介好的網站平臺和成功做法,也將會拿出我們遇到的困難進行討論,合力分析解決之策。
總之,我們有了許多好的設想,正努力付諸行動。我也衷心希望借助《新班主任》這塊平臺傾聽更多班主任的真知灼見,以期將書修訂好。
今天,許多優秀班主任熱愛班主任事業,并熱情投入其中,潛心研究,靜心育人,對班會課做了許多研究。“眾人劃槳開大船”,我堅信,在全國班主任孜孜不倦的共同努力下,班會課一定會更有魅力。打造魅力班會課,一定會成為更多學校和班主任的積極實踐和自覺行動!
·讀者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