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秀玲
【摘 要】在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之下,養老金制度有了很大的變化,養老金管理模式也隨之不斷的發展。所以本文對市場經濟下的資本市場對養老金管理模式的影響進行分析,并且通過對目前多種養老金管理模式來進行介紹了比較,對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一定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養老金管理模式;分析研究
0 前言
養老金制度是為國家中的公民退休之后能夠維持日常生活水平的福利制度,所以對養老金保險制度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夠有效的保障退休之后的公民和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對我國現有的養老金管理制度進行分析對比是相關管理人員重要的研究課題。
1 資本市場對養老金管理模式的影響
1.1 宏觀層面上的影響
養老金制度在實行的過程中只要是能夠具有很大的公平性,可以有效的保障社會的穩定。與此同時,它還能夠讓養老基金在金融市場中增值保值。反之來講,資本市場的運作可以讓我國的經濟水平得到切實的提升,還能夠讓養老金制度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能夠擁有更好的發展環境,也能夠讓養老金制度成為一種載體,與資本市場的形成一個互惠互助的發展模式[1]。
1.2 微觀層面上的影響
從微觀上層面上講,資本市場對我國的養老金制度也產生了很大程度的影響,主要是在其管理與運營的方面。通過近年來基本市場的不斷運作,讓我國的市場機制深入到所有的領域和產業當中。其中,養老金的管理機構也成為了資本市場運作中的一員,資本市場會在發展的過程中對養老基金管理機構形成一種有效的監管機制,這一機制能夠讓管理機構能夠更加符合資本市場的運行規律,還能讓自身的管理經營模式進行有效的改善[2]。
2 促進養老金與資本市場協同健康發展
2.1 擴充資金來源,大力發展和完善養老保障體系
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統籌層次,建立投資運營體制,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除了一小部分委托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進行市場化投資外,其他主要購買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收益不高,保值增值壓力巨大。因此,借鑒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及其他國家養老金運營管理經驗,可以在國家層面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施集中管理,市場化運作,提高基金運作效率,以獲取合理回報,實現基金保值增值。
2.2 進一步改革完善資本市場,為養老金投資運營、保值增值做好服務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一定成就,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搭建了基礎平臺。資本市場監管層也需要不斷提高資本市場監管水平,增加市場的透明度,強化保護投資者機制;同時還要發展長期機構投資者,創新和豐富金融產品,為養老金保障體系建設提供更好、更成熟的平臺,創造更加公平有序透明的市場環境。
3 不同養老金管理模式的對比研究
3.1 直接投資模式
這種直接投資的模式中主要是包括委托代理關系、受托人以及投資管理人。其中的投資管理人與受托人都為養老金基金管理公司,所以這種管理模式中所有的投資、運營、管理都是由這一機構進行的,往往會缺少競爭力,也會讓這一管理機制受到一定的制約。同時,在模式運作的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沒有形成一種有效的協作模式,所以導致這一制度面臨的風險比較大。一旦管理層的決策出現的問題,就可能讓基金面臨很大的風險。
3.2 全部委托模式
這一模式主要是在已經確定好監管機構中的受托人,通過競爭的模式投入專業的投資管理人來進行養老基金的運營和管理,從而形成一種組合投資的模式。這一模式是嚴格的按照法律的規定來進行的,并且投資管理人與受托人之間只有一種資產投資的代理委托關系[3]。
這種管理模式在運營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分工模式,能夠讓養老基金的運營模式更加專業化和高效化,也能夠讓管理的成本大大降低。但是這一模式對于資本市場的發展程度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這種模式一般是在資本市場高度發達的國家所使用的。
3.3 部分委托模式
這種管理的模式首先是要讓受托人投資管理中的固定收益部分,再用專業的投資機構來運作和管理風險投資的部分。所以這種方式受托人的職責范圍和風險程度都比較小,但是還是要對投資基金的責任進行有效的保障。同時這種管理的方式的專業化程度較差,因此投資的效率有很大的制約性。
4 資本市場下我國養老金管理模式及改善措施
4.1 資本市場下養老金的管理模式研究
由于資本市場在運行是一種流動性的過程,所以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在資本市場的發展之下,所有的管理模式中都會具有一定的風險,不可能會出現不存在風險的管理模式。所以在建立我國的養老金管理模式的時候,應該將風險因素充分的考慮在其中[4]。目前養老金的管理框架如圖1所示。
根據以上的養老金管理模式圖可以看出,在目前的這種資本市場發展的過程中,養老金的管理模式距以前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變。發生這種改變,首先是由于在養老金管理運營中,必須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靈敏的風險管理機制,這樣才能讓管理機構有效的應對資本市場運作中產生的風險。其次是由于在建立管理模式的時候,是要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模式進行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讓管理模式更加適應實際的市場變化。最后是由于管理模式當中必須要能夠有效的平衡其中的收益和風險,這樣才能讓管理的模式更加合理的、科學的運行。與此同時,通過這一管理圖中可以發現,監管機制的出現能夠讓養老金的管理模式能夠有效的保障資本運行時的安全性[5]。
其中養老金管理模式中還具有兩種信托的模式,具體內容如圖二所示。這一管理運作圖中主要是將受托人和委托人的角色進行了定位。兩級信托模式中的第一級中,委托人就是養老金的繳費人,受托人為養老金管理機構中的管理人員,對養老金的管理承擔一種投資管理的責任。而監督人是指國會、議會、養老金管理機構等來進行養老金的預算和管理。在二級信托模式當中,形式監督職能的是金融行業監管機構、養老金監管機構等等。委托人與受托人與第一級信托模式相同。另外,在責任擔保的角色定位上,第一級信托模式與第二級信托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一級信托模式中的安全與收益的保證責任是由國家所承擔的,但是第二級信托模式中的安全和收益保證責任是由國家行業監管部門建立的擔保基金承擔的。
4.2 完善養老金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4.2.1 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
資本市場的運作與養老金的管理模式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制約關系,所以將二者之間進行有效的平衡,才能讓養老金管理的模式能夠更加有效的保障基本運作的安全性。因此想要達到這種平衡的狀態,就必須要在其中建立一個健全的監管機制,這樣才能讓國家與養老金的收益人達成一種平衡的狀態。在建立的過程中,首先是要有國家中最高的權力機構來進行控制和監督,而我國的監督中就應該由人大來對養老金管理模式中的預算平衡進行監管。其次在監管的體制中,還應該讓政府承擔和負責國家的長期利益,尤其是不能夠為了眼前的利益而隨意的更改養老金的管理制度。同時在監管的時候要對國家的財力進行充分的了解,不能在財政超支的情況下再去多承擔養老金的費用,這樣會造成國家財政問題,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的發展。最后,在建立監管機制的時候,還要對不同階段的管理環節和管理主體進行充分的監管。監管的主體是要實施行業的監管要求,例如證券監管部門、銀行監管部門、基金管理部門等等,還可以由這一行業中的監管部門進行全面的、統一的監管。
4.2.2 建立不同的管理方式
由于養老金的管理制度中主要分為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兩種形式,所以在管理方式的制定上,應該對這兩種管理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制定。在個人賬戶的管理方式制定上,由于這種形式與基金的增值和保值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管理中必須要設置賬戶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資管理人,這樣才能讓資金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而社會統籌的方式中,主要是由國家的相關的社會保障機構對養老金進行管理,是由國家的養老金管理機構收保險費或者保障稅等等方式,來對退休的人員進行經濟的保障。
4.2.3 建立完善的擔保機制
擔保機制的建立可以說是對于監督機構的一種完善和維護,還能夠讓繳費人的權益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在資本市場的高度運作下,養老基金的管理模式首要充分的考慮到剩余索取和最低收益擔保的問題,并且還要由國家來最終擔保養老金的收益和安全,從而也讓我國的整體資本收益不受到影響。
5 結論
總之,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養老金管理制度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所以想要讓我國的養老金管理模式能夠更加適合資本市場的正常運轉,就應該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并且還要針對實際問題來使用更多不同的管理方式,從而才能有效的保證養老基金的資產收益。
【參考文獻】
[1]房連泉.智利社保基金投資與管理[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
[2]李詠梅.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進入資本市場投資運營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3]陳麗娜.我國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風險控制的思路和方法探索[D].西南財經大學,2013.
[4]李向軍.我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
[5]谷業宏.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投資運營模式的選擇與構建[D].西南交通大學,2014.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