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暉
【摘 要】 課題以鹽城市某小學為例,主要從數字化資源建設與使用情況、教師信息化素養、學校數字化校園系統現狀三個方面進行調研。研究成果對其高效管理機制的建立、數字化校園資源庫的集成與維護、師生數字化意識和應用能力的提升、平臺規劃的合理性等方面提供思路,對鹽城市和同類地區小學的數字化校園建設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 數字化校園;教學資源;信息管理
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需要從傳統的校園模式向數字化校園轉換,數字化校園的規劃與實施已成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熱點。課題以鹽城市某小學為例,主要從數字化資源建設與使用情況、教師信息化素養、學校數字化校園系統現狀三個方面進行調研。針對實際問題,提出一個適合于該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改進策略與平臺優化方案。
1鹽城市某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現狀調研
對調研樣本按教師、管理人員、學生的劃分三個類別,在每一層中簡單隨機抽取調研對象。在每個年級隨機抽取5個班級,在每個班隨機抽取20名學生,每個年級抽取20名教師以及3名管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
1.1調研方法
在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同時,進行相關的實地勘察,然后對調研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獻檢索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現場觀察法等多種方式。
1.2調研流程
總體研究沿著“調查研究——歸納總結——提出對策”展開。
1.3調研結果分析
采用SPSS19.0、EXCEL2013等應用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整理和分析。總體能夠反映該小學數字化校園應用基本狀況
1.3.1學校數字化資源建設現狀
截止2015年底,樣本學校的平均生機比達10:1,略高于全市生機比9.5:1,現有網絡管理員4人,其中專職人員2人,占總人數的50%,技術管理水平不高,缺少專職管理人員。
1.3.2學校教師信息化素養現狀
根據問卷設計,把教師的信息素養情況的調查結果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教師的信息意識與態度
調查顯示:教師在信息技術與自己教學工作的關系的問卷中,認為非常密切的占28.1%,認為比較密切的占47.2%,認為一般的占20.6%,認為關系不大的占4.1%。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學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持有較為積極的態度,這為進一步開展教育技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教師的信息素質與能力
通過教師對自己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進行評價,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的教師占17.0%,能基本操作計算機的教師占75.8%,不會使用計算機的教師占7.2%。說明不會使用計算機的教師還占有一定的比例,計算機的日常使用率偏低,教師運用計算機的水平有待提高。
(3)教師運用教學媒體和信息資源狀況
調查發現:教師在教學中使用計算機或網絡來輔助授課的情況,每天都使用的占28.9%,每周使用1-2次的占45%,每個月使用1-2次的占9.1%,每學期使用1-2次的占6.0%,從來不用的占8.0%,其它占2.8%。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資源的類型調查顯示,選擇“課件”的占56.3%,“試卷”占20.8%,“教學實況錄像”占10.6%。進一步分析發現,教師上課使用的課件的來源情況,31.2%來源于與“教材配套”,30.4%來自教師“自己制作”,21.8%來源于“網絡”,說明教師在課件制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意識,并且能夠從多種渠道查找教學資料。
(4)教師對現代教育理論或方法的掌握情況
調查發現:有74.2%的教師對《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有所了解。對于教師了解《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的渠道,調查發現,通過培訓機構培訓的占37.8%,通過校本培訓的占30.7%,通過自主學習的占18.6%,其他渠道獲取的占12.9%。由此可見,從總體上來看,教師對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和應用情況不理想。
2鹽城市某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2.1 數字化資源建設方面的問題
(1)沒有將數字化校園建設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
(2)存在“重硬件,輕軟件;重建設、輕應用;重配備、輕培訓;重投入,輕管理”等現象;
(3)缺乏適合教學實際的應用軟件和教育信息資源。
2.2 教師信息化素養方面的問題
(1)缺少信息素養高和教學經驗豐富的復合型教師;
(2)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師資力量薄弱,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不足。
2.3數字化資源建設方面的改進策略
(1)明確發展目標,制定與學校整體發展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
(2)保障硬件、軟件、潛件協調發展,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資效益。
(3)加強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1)建立軟件和資源建設體系,負責軟件和資源建設及推廣應用工作。
2)教育專家、信息技術專家、一線教師共同研發應用軟件和教學資源。
3)促進應用軟件和信息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4)采取多種有效激勵機制,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4)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實踐和研究
1)將課程整合與新課程改革有機結合,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體系。
2)加強相關理論和技能的研究與學習,培養一批學科骨干教師。
3)發揮團隊作用,共同制定課程整合的教學方案。
4)開放多媒體網絡電腦室,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提供便利。
2.4教師信息化素養方面的改進策略
(1)建立和完善師資培訓體系,采取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
(2)恰當運用考核評估機制,保證良好的培訓效果。
(3)加強教育信息化的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其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應寶.區域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策略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9(11):41-44.
[2]The Greaves Group.The hayes Connectin.America,s Digital Schools
2008:The Six Trends to atch[DB/Ol].http://legacy.fetc.org/FETC2009
/Documents/Hayes.pdf,2013-10-15.
[3]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N].中國教育報,2001
-9-14(1).
[4]范福蘭.我國中小學數字化發展水平指數實證測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 (1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