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艷 劉艷陽 趙栓枝 孟晶瑩

摘 要:“說課”是我國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一種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項有效快捷方式,對“說課”活動的構建及評價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的醫學教育管理者及教師的廣泛關注與重視,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系統地闡述“說課”活動的作用、結構層次、評價原則及內容,對教師的理論水平、教學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說課;教學改革;評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3C-0086-03
“說課”是我國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一項教研活動,“說課”活動最早誕生于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它的出現引起了教學管理者及教師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對教師業務素質、教學能力的提高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是考查教師基本功的有效快捷方式,為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醫學教育是培養醫學人才的基礎,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必須從培養優秀的醫學生開始,教學模式的選擇是重中之重,醫學院校的授課教師,無論年齡大小,全部來自醫學類院校,他們沒有學習過專業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沒有師范生的基本教學技能,即使業務再精通,對于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把握也是常常不得要領,特別是年輕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授課時存在教態呆板、膽怯,語言無感染力,教學方法單調,教學進度無節奏等問題,教師隊伍建設跟不上教學、科研發展的形勢需要,將“說課”運用于醫學院校教學方法中,能夠彌補這些不足,是探索提高醫學教育質量快捷有效方法,適應了現代醫學教育發展要求。
一、“說課”的概述
“說課”是指授課教師根據教材的要求,在備課的基礎上,在一定的場合,面對同行、教研人員或評委在規定的時間內運用簡明、準確、形象的語言,結合板書、多媒體電教及各種直觀的演示等輔助教學手段,表述課堂中對某一教學任務(某節課或某單元)的教學分析及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自己對課標、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課堂秩序的設計和安排、學習方式的選擇和實踐等一系列教育教學元素進行闡述。聽課的評委、同行可根據每位“說課”教師的教學內容、目標、方法進行評議,提出問題,“說課”教師對相關問題進行答辯和解釋,達到相互切磋、交流的目的,使教學設計在不斷改進中趨于完善。“說課”是教師對教案分析、教案設計的說明,以口頭語言表達為主,簡言之,就是闡述怎樣上好這節課,為什么這樣教,怎樣做,依據是什么。
二、“說課”的作用
(一)在教研方面
“說課”是集體教學研究活動互動過程,“說課”者與參與者的教學理念、教學經驗在研討中可以得到啟發和點撥,取長補短,是教師集體備課全過程的濃縮和升華,為從事教學研究提供了交流、切磋、信息反饋的平臺,是更高層次的集體備課,提高了群體教學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研究 ,實現“說課”的教研功能。
(二)在備課方面
“說課”是備課準備活動逐步深化的過程,督促教師在“說課”之前要仔細備課,認真鉆研教材及教學理論,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評課者通過“說課”可檢查教師在備課中存在的問題,促使教師優化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彌補備課中的不足,克服了備課中的盲目性。
(三)在授課方面
教師通過“說課”,教學理論、教學設計更加趨于完善,理清了教學思路,可以克服講課中的隨意性,能進一步明確教學任務中的重點、難點,克服了教學過程中的重點不突出、學生對疑難點模糊不清、訓練不到位等問題,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了教學的時效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在評課方面
通過教師“說課”,能綜合評價教師的理論功底、教學能力,考核教師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評估能力、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教師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克服了只憑公開課教學和學生成績對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在選拔優秀青年教師及各種教學能力比賽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說課”活動結構層次的構建
(一)“說課”與備課、授課、評課關系
教學系統中“備課、說課、授課、評課”是一個整體過程,每個元素之間都具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說課”活動是教學系統中的子系統,“說課”于備課之后,以備課為基礎,是備課水平的體現,將備課的思維過程簡單扼要地規范于“說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之中,是備課的延伸和升華。“說課”于授課之前,將授課的理論依據及設計加以闡述,為授課奠定基礎,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授課是運用備課、“說課”的思維過程。評課考查教師的基本功,點評其不足之處,能促使教師提高教學能力,評課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說課”之后評價,一種是授課之后評價。“備課、說課、授課、評課”各元素之間形成了相互支持、制約、依存的作用。
(二)“說課”結構層次的構建
“說課”是藝術。“說課”比授課在實際操作上要求更難,它要求教師在十幾分鐘內將一節課有度有序、有理有據、有聲有色地闡述出來,呈現給學生,具有鮮明的藝術性,要有較強的操作性。由于“說課”的時間限制,受聽課對象、專業理論功底及知識結構要求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說課”教師來說,這比講一節課的難度更大,把握不好就難以成功,若要使“說課”講得美、突、新、準,就必須科學系統地設計“說課”整體運行過程,構建合理的“說課”活動結構框架,使“說課”活動達到最佳效果。“說課”活動結構層次通常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備課——說課——授課——評課,另一種是備課——說課——評課,其評價信息再反饋到“說課”教師,對其教學設計做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如下圖所示:
四、“說課”評價原則
衡量“說課”的質量和水平,應將“說”與“評”有機地結合起來,“說課”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很多地方都組織過“說課”的活動,沒有具體“說課”評價內容,因為沒有實用、方便評價標準,評委們憑著個人主觀意愿,依靠并不統一的模糊評價,這樣的“說課”活動有失公允,挫傷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了保證評價結果過程公正、有效,“說課”活動必須制定具體明確、操作簡單的評價內容及標準,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一)客觀性原則
對整個“說課”過程要公正、實事求是地評說,不要摻雜個人因素評價,肯定閃光點及成功的做法,客觀地評價不足之處及應該改進的地方。
(二)及時性原則
為了避免因遺忘而降低評價的效果,應該是當場說,當場評,及時把評價信息反饋給“說課”者。
(三)可行性原則
評價標準應該符合“說課”內容,評價準確,有據可依,實施過程中應該簡便易行。
五、“說課”評價內容
(一)教材分析評價
主要包括教材地位及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點三個方面的評價。教材地位及作用:主要考查“說課”者對教材的理解及把握情況,準確地分析所講內容與前后章節的聯系及結構特點,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學好這些知識的重要性。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表述要明確具體,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的確立是否符合學生實際,學生在教學后學會什么,達到什么水平,情感發生怎樣的變化。教學點:哪些東西應先講,哪些東西應后講,哪些東西應略講,哪些東西應詳細講,是否把握住了教材的難點、重點、關鍵點,說明為什么該難點是學生最容易出現錯誤和最難理解的部分,怎樣化解這些難點,為什么該重點、關鍵點為最重要內容。
(二)教學方法評價
說教法要說明在本課教學設計中貫徹什么樣的教學原則,能否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多樣性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是否富有實用性、啟發性,能否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創造性,怎樣將主要教學方法與輔助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能否根據采用的教學方法達到預期判定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比如,探究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法、模擬教學法、情景訓練法、問題導學法、自主學習法等,通常使用一到兩種教學方法為主。
(三)學法評價
學法是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互動的主要方式,是教師引導學生怎樣學習,怎樣發現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對策及理論依據是什么。學法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整體情況的了解,通過對學生認知水平、知識層次及認知結構正確分析,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指導和引導,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滿足多樣化需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動手能力。學生的學習方法有課前預習法、課后復習法、課堂練習法、小組合作法、歸納總結法等。
(四)輔助教學評價
考查教師能否恰當熟練地使用學具、教具及多媒體電教等手段,運用高效、適度、適時,制作的課件能否突破重點、難點、新穎和實用。
(五)教學程序評價
教學程序是“說課”的主要內容,考查教師教學過程中新課能否自然引入,教學內容的展開及層次的銜接轉換是否科學合理,能否恰當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組合優化各種多媒體,思路是否清晰,新課講解的難點、重點是否突出和透徹,時間是否合理分配,是否處理好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的關系,能否實現教學互動及講練結合,最終全面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六)教學基本功評價
教態是否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性,普通話是否規范、流暢、準確、精煉、條理清楚及生動形象,板書是否層次分明、文字簡練、重點突出,是否布局合理、應變能力強、善于掌控,切忌拿著事先寫好的講稿以“讀”或“背”代替“說”。
六、“說課”評價結果反饋
“說課”結束后,把評價結果要及時地反饋到“說課”者,評委對“說課”者要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評價可以參照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阿倫所提倡的評價方式,每個老師分別提出兩條優點并給予表揚,提出兩條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即“2+2”模式,反饋可以通過口頭的評價方式,也可通過文檔的形式,或兩種方式聯合使用,這樣才能讓“說課”教師獲得完整詳細的評價結果,提高了“說課”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使他們對評價意見更加重視,讓“說課”者能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只有這樣才能激勵教師提高教研能力,促進“說課”的發展,使之在教學的路上更好、更快的成長。從對學生的調研情況看,參加過“說課”教師授課的學生,考核成績明顯提高,自學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動手能力顯著提高。
七、結束語
“說課”是一項教研活動,是教師將教學理論和設計轉化成教學實踐過程的預演,“說課”評價能加強“說課”發展及引向,“說”與“評”結合能真正起到促進教師的深度反思,引導教師改變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新課改的要求,努力學習教材理論,不斷優化課堂的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互交流、切磋,提高了群體教學能力。“說課”這項教研活動符合醫學院校教育教學特點,是醫學院校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同時,人們對教育規律的研究是無止境的,“說課”活動的構建及評價研究,是一項復雜而任重道遠的系統工程,還存在著缺點和不足之處,這就需要廣大教學管理者及授課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不斷地完善和補充,以適應現代醫學改革的教學模式,為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通訊作者:于希軍,男,博士,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皮膚性病臨床教學研究。
Tel: 13214081028,Email:yuxijun@line.cn。
基金項目:2015年內蒙古醫科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說課”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NYJGA201503)
參考文獻:
[1]尹合棟.說課評價量規的設計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 ,2012,(12).
[2] 徐國成. 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后之思考[J].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
[3] 左家哺,屈中正,陳盛彬.關于說課問題的理論框架[J].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4] 萬年慶,張本昀. 高校師范生說課技能的建立與培養[J]. 許昌學院學報,2007,(5).
[5] 程新華. 高校教師說課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 經濟研究導刊,2011(4).
[6] 趙國志,王慶文. 淺談解剖學說課比賽的體會與技巧[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