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景勇
(1.四川省安岳縣農林局經作站,四川 安岳 642350;2.四川省汶川縣委農工辦,四川 汶川 623000)
?
汶川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建議
鐘景勇1、2
(1.四川省安岳縣農林局經作站,四川 安岳 642350;2.四川省汶川縣委農工辦,四川 汶川 623000)
摘要:汶川縣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邊緣,居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是國內4個羌族聚居縣之一,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本文就汶川縣在基地建設、品牌打造、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情況作簡要介紹,同時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汶川縣;農業產業化;現狀;建議
農業產業化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性結構調整,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突破口。近年來,汶川縣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依托自然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農村產業經濟發展,在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方面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的成效。但從整體上看,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直接影響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深度持續發展。本文就汶川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作簡要介紹,同時提出應對措施。
1 汶川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
1.1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情況
汶川縣在各屆黨委、政府的努力下,緊緊圍繞“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發展目標,充分發掘全縣優勢資源,按照“一村一品、強村富民、多產并舉”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使甜櫻桃、獼猴桃、土司黑茶等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已基本形成了“威綿”地區甜櫻桃、青紅脆李產業帶,“漩映”地區獼猴桃、花卉、中藥材、茶葉產業帶,農業產業化區域布局初步顯現。目前,全縣甜櫻桃種植面積1600hm2、獼猴桃2000hm2、核桃4533hm2、花卉187hm2,禽畜飼養總量1000萬頭(匹、只)。
1.2龍頭企業發展情況
截止2015年底,全縣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家,州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經營范圍主要包括茶葉加工與銷售、甜櫻桃及其加工制品、雞鴨養殖及其副產品和花卉種植等。全縣龍頭企業總資產2.67億元,銷售收入1.22億元,銷售利潤1066萬元。基地建設規模730 hm2,帶動農戶8013戶,帶動農民年人均純收入6000余元。
1.3農業專合組織發展情況
汶川縣積極引導農業專合社轉變經營思路,調整經營策略,努力做大做強,走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市場化對接、大眾化發展道路,在產品認證、農超對接、品牌創建等方面花大力氣做到科學化、集約化、規范化、規模化,有效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現代農業、品牌農業建設。截止2015年底,全縣工商注冊登記的農民專合社已達到577家(其中水果類176家,蔬菜類45家,中藥材類80家,肉類112家,蛋類34家),新增95家,1家合作社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5家專合社申報有機食品認證。
1.4家庭農(牧)場發展情況
截止2015年底,全縣共有家庭農牧場103家。其中,家庭農場98家,家庭牧場5家。從整體情況來看,全縣家庭農場主要呈現數量增長較快、發展勢頭良好的特點;經營范圍以當地特色為主,主要為中藥材及水果的種植銷售為主。
1.5品牌建設情況
按照“培育品牌、創建品牌、宣傳品牌、保護品牌”的思路,加大以“川藏高原”為區域品牌的汶川農旅產品品牌培育創建力度。“汶川甜櫻桃”先后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消費者最喜愛的100個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稱號;新康甜櫻桃、三江喬緣獼猴桃、志和李子等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甜櫻桃、獼猴桃、青紅脆李、大棗獲得了有機轉換產品認證;對印制使用統一設計包裝盒的專合社給予補助,包裝盒在統一使用川藏高原、岷江商標大品牌的前提下,可使用各自的注冊商標,規范品牌和包裝,使汶川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品牌效益得到了發揮。
2汶川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在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中,雖然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但由于受次生地質災害影響,全縣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薄弱,尤其是高半山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天養農業、靠天吃飯的狀況依然突出,給全縣糧食增產、農業豐收帶來許多困難和不確定因素,農業增產增收難度較大。
2.2農業發展資金缺口大
雖然縣上制定了一些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優惠政策,但由于地方財政困難,農業產業化發展始終受到資金短缺“瓶頸”的制約,用于品牌打造、產品評優、技術創新、企業升級、人員培訓等方面經費明顯不足。
2.3農業組織化程度有待提高
縣內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加快,但多數合作社存在章程不夠完善、內部管理松散、資金缺乏、服務內容單一、服務水平較低等問題,抗御市場風險能力差,同時帶動能力較弱。農業生產保護體系不健全,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外向型農業發展滯后,農產品生產規模化、組織化程度較低,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緩慢。
2.4龍頭企業實力不強,原料基地規模小
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在于培植一批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通過穩定的利益連接鏈機制帶領更多的農民進入市場。但目前全縣龍頭企業數量少、水平低、規模小,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農產品科技含量低,產業鏈條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效益差,不能適應多樣化、高品位、高營養等新要求。同時,原料基地建設規模和質量仍然薄弱,加工原料不足,產業化優勢未能充分發揮。
2.5農村土地流轉存在一定難度
一方面隨著近年來甜櫻桃等特色產業種植效益不斷提高,耕地價值也水漲船高,抬高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門檻,影響了流轉工作的推進;另一方面參與土地流轉的龍頭企業少,主要以農民自發流轉為主,規模較小,水平較低,帶動連片流轉能力不足,造成了全縣農村土地流轉相對困難。
3 汶川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建議
3.1進一步抓基地建設,夯實產業化經營基礎
進一步加強農業產業基地的管理,提高基地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程度;實行標準化生產,發展綠色、有機食品,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
3.2進一步搞好營銷,拓寬產業化經營空間
大力培育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利益連接機制,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實行“公司+專合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與基地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互動發展。引導和培育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壯大,進一步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加大農產品營銷大戶,農業經紀人隊伍培育,引導營銷大戶、農業經紀人與種植戶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
3.3進一步加強培訓,提高農民科技水平
以提高文化素質、科技水平為突破口,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
3.4進一步加大宣傳,提高汶川品牌知名度
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宣傳資料、網絡等多種形式、多途徑開展廣泛宣傳,進一步擴大全縣農產品品牌的宣傳力度,使汶川農產品品牌成為廣大消費者公認的品牌,培育消費市場,實現優質優價。
3.5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積極引導企業、專合組織、民間資金資本投入農業產業,整合項目資金,加大項目資金投入和建設力度,同時對財政整合資金進行認真梳理。
3.6加強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加快農業組織化進程
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多類型、多層次、多領域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壯大自身實力,增強服務功能,擴大發展規模,以農產品主產地為依托,完善和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引導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建立規范的運行機制;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標準化建設,以質取勝,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建立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有效的管理運行機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探索股份制等更緊密的利益連接模式,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3.7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農業工業化進程
一要突出重點,集中力量做大龍頭企業。只有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資源整合和招商引資,加快產業集群形成,組建具有競爭活力的大型現代農產品加工企業集團,才能全面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農業產業化才會有大的飛躍。二要延長產業鏈,促進精深加工農產品加工業關聯度強,通過加工業的內層深化,外聯延伸,促進農產品加工向精深方向發展,拉長產業鏈。重點推進甜櫻桃、獼猴桃、無公害蔬菜、中藥材等深加工,形成完整產業鏈條。三要樹立“立足汶川,拓展全州,面向全國”的思路,積極鼓勵本地企業面向全州建立高原特色農產品原料基地,解決原料不足問題。
3.8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加快農業規模化進程
一要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在保持農村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基礎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二要推進農產品的規模生產,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在農村建基地、聯農戶,促進種養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圍繞汶川縣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特點,結合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和龍頭企業加工需要,突出重點、突出特色,建設專業化、規模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簡介:鐘景勇(1982-),男,重慶璧山人,碩士,高級農藝師,四川省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援藏期間任汶川縣委農工辦主任助理。郵箱:zjy200219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