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冰,姜 林
(青島瑞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555)
?
大沽河堤防填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薛冰,姜林
(青島瑞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555)
【摘要】總結了青島市大沽河堤防填筑工程施工現場的質量控制措施,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沽河;堤防填筑;質量控制
青島瑞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參與的“青島市大沽河堤防工程(平度市)二期六標段”工程,位于平度市仁兆鎮,堤防填筑工程4 450 m,通過施工過程中一系列的質量控制措施,工程完工后經過建設、監理、設計、質量監督等單位的竣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采取的主要質量控制措施如下:
施工前組織項目參建人員結合地質勘查報告、設計圖紙、項目現場實際情況和有關規范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經監理審核后實施,同時進行技術交底編制作業指導書,施工過程按照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方法,堅持全員、全過程、全面質量管理。嚴格按照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進行施工,確保每項工作處于受控狀態。堤防填筑工程開挖前進行場地清理工作,將填筑作業面區域內的全部樹木、雜草、垃圾清理干凈,確保堤壩填筑地基范圍內無質量隱患存在。
土方開挖時,根據堤防工程的設計圖紙控制開挖邊坡坡度及高程,確保不出現欠挖、超挖,不破壞基礎土壤結構,開挖線內的土方要全部挖出。地基開挖完成后,要對地基表面進行檢查和清理,地基表面壓實后符合規范要求的密實度。開挖時注意做好以下工作:為控制斷面開口的尺寸,使之符合設計要求,在開挖過程中不僅要經常對水準點、邊坡坡度、平面位置及高程進行檢校,還要在測量開挖邊界的過程中檢驗與渠道中心的距離。
填筑材料滿足SL634-2012《堤防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及設計圖紙要求,為校正干密度,采用燃燒法來確定,在操作過程中要避免操作偏差。回填土應分層碾壓夯實,保證土方回填密實度,其控制方法采用環刀法控制。
本合同段是以堤防填筑為主的線性工程,填筑土方為原堤開挖土方、外購土方和河床可利用土方。共填筑土方57.738萬m3,施工過程中,利用開挖合格料直接填筑,減少二次挖裝和轉運,以降低成本。
填筑施工前進行模擬填筑,這一階段主要對鋪設方式、壓實方式等參數進行模擬,通過此模擬試驗過程來預期填筑效果,從而確定合理的施工參數,然后根據試驗段確定的參數進行大面積填筑施工。
在施工作業面基礎驗收合格后,即開始回填土方,堆放在一側的老壩土采用挖掘機及推土機推至施工地點,而新購土及其他可利用土也要運送至施工部位,采用相應機械推平、整平機整平。填筑層厚控制在30 cm以內。施工時要注意控制填料中土塊粒徑不大于設計指標。卸料時將填筑料按要求填至規定部位,并設專人清除土料中的雜質。
根據水利規范《堤防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要求,堤防填筑時做到:
1)地面平整度不佳時,不能順坡施工,堤防橫斷面坡度陡于1∶5時,應采取臺階式放坡處理等措施將坡度降低。
2)合理劃分作業面,分段作業面的長度應大于100 m。
3)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統一調配,統一施工,處理好施工縫接茬部位等,嚴禁出現界溝。所采用土料若已干燥,應將其濕潤至最佳含水量,保證壓實效果。
4)在將填筑層壓實的過程中應用光面碾,之后進行拋毛處理,若工期因故拖延,在復開工時要進行復壓。
施工之前進行了模擬碾壓以確保碾壓的質量效果符合要求,同時確定合理的壓實參數,從而保證施工的質量。作業面分層統一鋪土、統一碾壓。碾壓過程中的路徑應平行,可采用進退錯距法施工,要注意碾壓軌跡的重合部分應超過10 cm。碾壓時控制行車速度,最高不超過2 km/h。分段碾壓時,相鄰兩段均衡上升。作業段與交界處不可避免出現高差時,交界處以斜坡相接,坡面不小于1∶3。重疊碾壓寬度平行堤軸線方向不小于50 cm,垂直堤軸線方向不小于3.0 m。堤身段填筑時,兩側邊坡超填300 mm,填至設計高度后,采用人工配合反鏟挖掘機修整至設計形體要求。碾壓過程中大型機械碾壓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機械,同時注意軌跡重合。砂礫料壓實時,灑水量根據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控制。實際作業過程中應注意統一施工,避免出現斷面,碾壓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碾壓的方向要與堤線方向一致。同時應盡量避免出現漏壓或者壓實不到位的情況,依據施工之前的模擬碾壓結果確定碾壓次數,而土堤與剛性建筑的連接部分最好等到建筑物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的情況下施工。
1)雨季施工期間,注意施工場地的及時排水工作,碾壓完成后要注意保護,嚴禁行人機械行走。
2)入冬前,做好土料的排水和防凍。冬季停止填筑施工。
3)雨期施工的土方填筑工程,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工作面不宜過大,應分層分段逐片進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應盡量在雨期前完成。
4)土方使用壓路機,嚴格按照質量要求和施工規范進行,夯壓的行進方向要與堤線平行,為防止出現漏壓,搭接寬度應不小于1/3。
5)每段與段之間不可避免出現高差時,交界處以斜坡相接,而大型機械力所不及之處要采用小型碾壓機采用連環套打或平面上夯跡雙向套壓法碾壓。
1)土料碾壓后,每層需根據監理工程師要求,嚴格按試驗規程要求隨機取樣試驗,確保壓實后密度達到設計要求。
2)若出現質量問題要第一時間處理,經監理單位、質量檢測單位檢驗合格后再進行新土鋪筑工作。
3)每層的填筑按照質量要求施工完畢后必須進行檢驗,合格后再進行新料的鋪筑,在這一過程中要對已經壓實的表層拋毛、灑水,從而避免層與層之間結合不緊密。
4)對于間隔時間較長的填筑層,在填筑新土前也需在表面刨毛或作清除處理,在復工時也應進行拋毛或灑水,以避免層間的連接強度不夠,
5)若表面產生松斜,應將其鏟除至合格壓層,并進行拋毛處理,在這一過程中應保持含水量在規定范圍內方可繼續施工。
6)若土料的含水量不夠或者土料在壓實之前就已經被曬干,鋪料之后應進行灑水作業以確保土料壓實要求的含水量。
7)對于與堤的軸線垂直的接縫要以斜面坡度比為1∶3或1∶5的坡度比進行施工連接,同時碾壓時要保證重合部分大于3 m,且要跨接縫碾壓。
通過以上質量控制措施,公司圓滿完成了施工合同和設計圖紙要求的堤防填筑工程,并順利通過建設單位組織的竣工驗收,各項質量評定達到優良標準。
(責任編輯趙其芬)
作者簡介:薛冰(1976—),男,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08-11
【中圖分類號】F426.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6)-01-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