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妮
摘 要: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青少年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質與水平,豐富青少年的業余生活,這對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就青少年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青少年;群眾文化;建設;重要性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青少年群眾文化正以極其迅猛的勢頭蓬勃發展,并對促進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廣泛開展青少年群眾文化活動是滿足青少年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青年活動中心是為青少年服務的陣地,是代表政府完善公共服務職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廣大青少年提供豐富的公共文化產品和公共文化服務單位。下面就青少年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進行初步探討。
1 青少年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1 對青少年具有教育作用
青少年群眾文化最基本的社會功能是娛樂大眾、傳承文明、引領風尚。青少年群眾文化是廣大青少年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既具有地域性,也具有時代性。大量為青少年所喜愛的文化元素會沉淀在青少年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之中,廣大青少年會在參與活動的同時受到熏陶和教益。
1.2 對社會管理具有借鑒作用
新時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應充分借鑒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方法與途徑,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強化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責,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社會能力,支持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充分調動各類青少年群眾文化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青少年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不斷加強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
1.3 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青少年群眾文化建設是衡量一個地方教育文化繁榮與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是否擁有豐富多彩、自娛自樂的青少年群眾性文化活動,是當地青少年幸福指數高低的重要指標。社會事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需要文化產業的振興,文化產業的振興需要文化市場的繁榮,而文化市場的繁榮最終取決于廣大青少年群眾文化鑒賞力的提高。青少年群眾性文化活動越繁榮、越普及的地區,其發展教育文化產業的市場潛力越大、進行社會管理創新的群眾參與度越高。
1.4 對弘揚時代精神具有推動作用
任何時代都有其時代精神,在新時期,時代精神就是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讓全國人民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為現代化建設服務。弘揚時代精神,也是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一項任務。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就是要與時代的脈搏共振,要積極宣揚愛國主義,反映時代旋律,反映時代的新面貌、新人物。愛國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使命感。
1.5 對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加強作用
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在教育人們努力提高科學素質,提高自身修養與審美意識,自覺遵紀守法,維護社會秩序與道德,使青少年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中,起著不可低估作用。
2 青少年群眾藝術館需要建設
近年來,各地群眾藝術館在培訓青年宮、校園文化站干部和業余文藝骨干,編寫教材、供應演唱材料和搜集、整理民族、民間文藝遺產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群眾藝術館的性質、方針和任務還需要進一步明確;有些館人員尚未配齊,組織機構不健全,領導班子弱,業務干部青黃不接,有的館舍狹小破舊,設備很差。正在恢復、籌建的,應配備熟悉業務并有事業心的領導干部,還可從藝術院校分配或從專業藝術團體抽調適合作群眾藝術工作的人員,充實青少年活動活動中心。群眾藝術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雖然都有輔導青少年群眾藝術活動的任務,但機構的性質和業務范圍則有區別。群眾藝術館是在業務方面從事研究和指導群眾業余藝術活動的事業機構,而青少年活動中心除開展、輔導業余藝術活動外,還有組織書刊借閱、科普講座、舉辦展覽、墻報、幻燈等各種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的任務。
3 開展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措施
3.1 拓展青少年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
青少年群眾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個環境和方式,而應該開展多種形式,利用多種空間。如目前流行的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街頭文化、商業文化、青少年文化等,都是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如果這些空間利用好了,那么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就能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比如,校園文化是以滿足學生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藝術活動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社會性文化。隨著學子們從校園走向社會,校園文化的發展能有效地促進社會文明和家庭文化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的良性循環,因此,它是提高學生素質乃至整個社會群體素質的搖籃。
3.2 發展通俗文化事業
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比較接近平常人的心態,更能親切、生動地反映青少年的思維和情感,直視平凡的人生。首先,要徹底改革群眾文化工作的舊模式、舊體制。應當創造條件讓群眾文化工作者到通俗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學習經驗,以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整體水平。另外,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和應用現代化的音響設備、器樂設備也是發展通俗文化所不能缺少的,因為通俗的現代藝術離不開這些物資設備。
3.3 發展校園廣場文化
校園廣場文化是現實城市文化環境和教育文化實力的重要標志。在計劃經濟時代,校園廣場文化一度非常繁榮,當時,校園廣場成了城市青少年主要的精神活動場所,為活躍當時的精神生活創造了條件。雖然我們城市物質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文化娛樂消費支出的比例仍然比較低,因此,必須考慮青少年的經濟承受能力。最后,要具有導向性和激勵性,校園廣場文化應當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宗旨,弘揚時代的主旋律,必須鏟除那些低級趣味,與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相背離的腐朽的和落后的精神垃圾。
綜上所述,在開展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中,要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牢固樹立群眾觀點,以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我們工作的根本尺度,這也是我們青少年群眾文化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不斷前進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劉金蓮.淺談群眾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J].大觀周刊,2011.
[2]賴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與學校德育[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3]張品良;網絡傳播的后現代狀況對青年的影響及應對[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