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軍
摘 要:近年來,隨著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在中職德育課中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是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的重要途徑,著力做好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而一線教師則發揮著最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中職;德育課;職業素養
1 中職政治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課是對中職學生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是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它可以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我國職業教育培養的主要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專業人才,必須明確中職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必須充分發揮中職思想政治課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堅持育人為本,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以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迫切要求,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道德基礎。
2 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現狀
1、中職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認識存在偏差。初中政治課實行開卷考試以來,使學生對政治課產生“輕視情緒。進入中職后,因為沒有高考的壓力,學生對開卷考試的政治課更是不太重視。而隨著中等職業學校擴招,學生基礎不太理想,普遍表現出厭學情緒嚴重、學習主動性不高、想學一技之長卻缺乏恒心和毅力等狀況。這些情況導致學生管理難度加大,教學管理上的問題日益突出。而開卷考試的政治課成了中職生眼中可有可無的課,甚至是“休息課”。
2、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盡管學生難教,學生不懂得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而這恰恰是我們政治教師的用武之地,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首先是政治課教師知難而退,教學心態發生變化;其次是教師的責任感不強。中職生存在著難教、難管的現實問題,但我們的學生絕對不是一無是處,他們身上也有閃光之處。我們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通過教師的培養和教育之后,能依靠自己的技能、本領自食其力,貢獻社會。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教育好一個學生就是造就一個和諧的家庭。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就是為社會和諧穩定立下汗馬功勞。所以說,中職政治教師的責任重大,我們不能輕視自己的價值,不能無視學生的成長和社會的穩定的需求;再次,中職政治教師隊伍建設也存在一定問題。毋庸置疑,德育工作是任何一所學校都非常重視的工作。學校領導重視德育工作,想盡各種辦法促進學生德育發展,但部分學校卻忽視了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政治教學,尤其是職業中專思想政治課教學。沒有高考的壓力,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處事。而部分學校顯然只看到了不用“考試”一個方面,當學校里缺少政治老師時,不分文科、理科、專業課,任何老師都可以來上政治課。這也給學生一個暗示:政治課沒用,哪個老師都能教;最后,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陳舊。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數老師仍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很少有其他教學方面的創新,這樣更加導致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
3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要解決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需要廣大教師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手段來提高教學效果。
1、聯想教學法。以問題引路,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新知,輔之以教師精講導學,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思考精神和自學能力。例如,講《職業指導和職業道德》中的職業理想時,以職業理想為主題,讓學生自主展開聯想,寫一篇小作文。
2、演示教學法。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運用更加廣泛。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生動、信息量大的優勢,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在愉快的氛圍里實現教學目的。同時,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說服力,彌補教學過程中語言表達的缺陷。
3、討論式教學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一個或幾個重點、熱點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觀點、思考,進行課堂討論,以獲得知識,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4、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以與教學相關的真實生活情境或事件為題材,提供學生相互討論之用,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案例教學法,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將理論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教學氣氛,完成教育目的。如在講民事責任歸責原則時,以發生的住宅樓里飛出啤酒瓶傷人事件為材料讓學生討論:受害者應該怎么辦?誰來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其責任劃分的依據是什么?通過對案例的搜集、講解、設問、討論,使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加強了法律意識。
5、辯論式教學法。教師提前布置辯論題目,確定正反兩方,學生預習新知,查找資料,然后在課堂上展開辯論最后由老師點評小結。例如在講《職業道德與法律知識》“犯罪的種類”時,針對社會上的行賄行為,學生展開辯論,培養學生的是非觀念和正義感。
6、情境設置法。情境設置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出于教學目的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定的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熱情,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教學方法。恰當的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的注意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如在講授求職與創業指導時,針對學生即將走向實習崗位的現實,為了提高學生的擇業競爭力,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不同的現場應聘場景,特別是請來校外相關專業人士做“主考官”時,學生的角色意識發生了很大變化,使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心理等方面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總之,只要政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多思多想,結合學生實際大膽、藝術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一定能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地喜歡上政治課,接受政治課,進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