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遲霞 郭晶瑩


摘要: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因為其在促進就業、科技創新、穩定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本文從我國小微企業的界定標準入手,系統梳理了現行的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最后提出了幾點關于小微企業稅收籌劃的建議。
關鍵詞:小微企業 稅收優惠 稅收籌劃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小微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它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就業服務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國小微企業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如籌資困難、用工難、稅收負擔重和成本比較高,使得小微企業的發展不順暢。為了使小微企業蓬勃發展,國家近幾年來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延長其享受優惠政策的時間,同時放寬了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的優惠范圍,并不斷加大對營業稅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小微企業的稅收減免力度,使得我國小微企業面臨的稅收環境越來越好,所以小微企業應充分利用這些好的稅收優惠政策來發展自身,同時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
一、我國小微企業的界定標準
我國現在存在小微企業和小型微利企業的說法,兩者的概念不是等同的,小微企業涵蓋小型微利企業,小型微利企業是根據企業所得稅法來劃分的,它只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及《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所規定的企業,也就是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企業,而小微企業除了包括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一般性企業外,還包括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目前對小微企業的界定來自兩個文件,一是《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對小微企業進行劃分(見表1),二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根據不同行業的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標準來進行劃分(見表2)。
二、小微企業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
(一)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優惠政策。經國務院批準,自2013年8月1日起,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企業或非企業性單位,暫免征收增值稅;對營業稅納稅人中月營業額不超過2萬元的企業或非企業性單位,暫免征收營業稅。2014年9月和10月,財稅[2014]71號文和國稅[2014]57號公告相繼出臺,公告規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在大于等于2萬元小于等于3萬元之間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月營業額大于等于2萬元小于等于3萬元之間的營業稅納稅人,免征營業稅;如果是以一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納稅人,季度銷售額(營業額)不超過9萬元的,免征增值稅(營業稅)。另外,根據財政部令[2011]第065號文件規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增值稅的起征點為:(1)銷售應稅勞務的,為月銷售額5 000—20 000元;(2)銷售貨物的,為月銷售額5 000—20 000元;(3)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營業稅的起征點為:(1)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營業額300—500元;(2)按期納稅的,為月營業額5 000—20 000元。各地在實際執行中均選擇適用了2萬元的最高上限。但這里的起征點僅適用于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69號明確,對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從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或再擔保業務取得的收入三年內免征營業稅。擔保機構免征營業稅政策采取備案管理方式。三年免稅期滿后,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可按規定程序辦理備案手續后繼續享受該項政策。另外,還針對安置殘疾人的單位,實行了即征即退增值稅或減征營業稅的辦法。
(二)小微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2015年9月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5]99號),9月10日,國家稅務總局又發出了《關于貫徹落實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61號)。財稅[2015]99號通知第一條明確規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元到30萬元(含30萬元,下同)之間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該通知第三條還規定了財稅[2015]34號繼續執行。從這些公告中可知,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的范圍已從2015年起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內擴大到30萬元以內的小微企業,優惠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17號規定,符合規定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無論采取查賬征收還是核定征收方式,均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另外,小微企業還可以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五條和第六條的規定來實現稅收優惠。
(三)小微企業其他稅費的優惠政策。2014年10月2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關于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的通知》,文件規定: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2014年12月23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關于對小微企業免征有關政府性基金的通知》,文件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符合免征增值稅或營業稅的納稅人,免征水利建設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業,免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2014年12月23日,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取消、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免征土地登記費、房屋登記費、住房交易手續費等42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各省(區、市)要對小微企業免征省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具體免征項目由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
三、小微企業稅收籌劃
首先,在創建企業的時候,創辦者應該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來決定是成立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小型微利企業,還是成立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或合伙企業。因為不同稅種的納稅人,稅率、扣除項目和免稅項目等都不一樣,最后繳稅的負擔就不一樣。創業者還應該考慮是從事繳納增值稅的業務,還是繳納營業稅的業務,在考慮了其他方面的基礎上,來評價從事哪項業務更能節稅,能創造更多的利潤。
其次,在企業的經營期間,納稅人應該時刻關注國家頒布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充分利用免稅、減稅、稅率差異、分劈技術、稅收扣除、稅收抵免等方面的優惠,創造條件使自己符合稅收優惠規定,從而達到節稅提高收益的目的。例如,小微企業應該從資產總額、從業人員和營業收入入手,使得自己能夠繼續享受小微企業20%的低稅率;而小型微利企業就應該從資產總額、從業人數和年應納稅所得額三方面出發進行規劃控制,從而滿足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最后,小微企業的納稅人應該懂得一定的稅收籌劃原理和方法,如會計處理籌劃法、納稅期的遞延籌劃法、轉讓定價籌劃法等,也可以聘請懂得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人員或者咨詢相關服務機構。因為進行稅收籌劃和不進行稅收籌劃,企業的稅收負擔有可能相去甚遠,所以納稅人一定要重視稅收籌劃。S
參考文獻:
[1]張倫倫,李建軍,鐘毅.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的依據評判及政策選擇[J].稅收經濟研究,2013,(01).
[2]周志勇,單昭祥.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的會計處理及稅收籌劃[J].科技廣場,2013,(12).
[3]閆妍.小微企業稅收籌劃探討[J].商業會計,2015,(20).
[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S].財稅[2015]99號.
[5]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S].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17號.
[6]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的通知[S].財稅[2014]78號.
[7]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S].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