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針對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內容進行了闡述和分析,并對環境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局限進行了探討并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環境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清潔生產
1 引言
傳統的成本管理理論主要集中于經濟物質方面,很少注意資源和環境這一重要部分。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企業認識到傳統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發展清潔生產是必然的選擇,將環境及其資源納入到成本管理的研究領域,進行清潔生產條件下的環境成本管理是必然的趨勢。
2 環境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宏觀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
(1)相關的法律和政策不夠健全
目前,我國在環境成本管理方面的法律較少,環境成本管理的法律保障不完善,清潔生產條件下的環境成本管理相關的法律政策更是乏善可陳。環境相關的法制建設存在矛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與環境成本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無法與之相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
(2)政府部門落后的觀念及制度
首先,部分地區GDP至上的觀念仍未徹底轉變,進而導致企業對環境成本管理不夠重視。
其次,“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企業忽視環境成本管理制度性原因。處罰的方式單一,大部分只是罰款且金額遠遠低于企業破壞環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污染環境的代價過低,而保護環境、減少污染所付出的成本又過高,這兩方面造成企業寧愿接受處罰而不選擇清潔生產的現象。
(3)環境信息披露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存在較多問題,對企業的環境成本管理的約束和規范力度有限。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總體比例不高且主要集中在高污染的企業,其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率較低;披露內容不完整,無法完整反應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方式不科學,導致環境信息的參考價值不高。
2.微觀層面存在的問題
(1)企業對環境成本管理的消極態度
我國企業對環境成本管理的重視程度不高,我國企業一直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環境治理思想。企業對環境成本的管理的不重視再加上環境問題的潛伏性和滯后性,使企業往往采取只顧眼前利益的短視行為。
(2)企業成本管理觀念落后
我國企業的環境成本管理觀念相對比較落后,對環境成本的范圍及核算方式沒有完整準確的認識。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認為環境成本管理就是在絕對支出金額上降低環境成本,沒有想過通過增加對環保設備和先進的工藝的支出來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從而達到節約環境成本的目的。
(3)企業環境成本管理體系不健全
首先,目前企業對環境成本的預算不夠重視,只是單純核算已經發生的成本,而忽略對環境成本的預算和控制。大部分企業沒有設置專業人員對環境成本進行預算,環境成本預算所需要的數據計量不及時,導致即使有環境成本的預算,但是預算的數據準確性不高,對企業的指導性不強。
其次,環境成本的核算是環境成本管理的最重要的環節,環境核算是以后的環境成本的控制和評價的基礎,對環境成本的管理的效果具有重大影響。隨著環境成本在產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環境成本合算的準確性對企業的投資決策具有重大的影響。
3 環境成本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1.宏觀層面
(1)完善環境會計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建立完善環境會計相關的法律體系,是規范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基礎。立法機關和相關政府部門應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環境會計法規及制度,使企業的環境成本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明確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核算的內容、方式及計量原則,以法律的形式確定環境成本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清潔生產下環境成本管理的合法化規范化。
(2)改變政府部門落后的觀念及制度
改變部分政府部門只用GDP衡量經濟發展的落后思想觀念,引導政府部門樹立環保觀念,從政策上支持清潔生產,并鼓勵企業進行清潔生產條件下的環境成本管理。改變“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現象,加大對破壞環境的行為的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違法的成本才能更好地發揮法律規范企業行為的作用。
(3)建立并完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并完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是鼓勵企業進行清潔生產積極進行環境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這就要求企業在生產決策時對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予以考慮,企業在決定開展某一項目時,就要充分考慮環保投入和環境成本核算問題,都要做到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相適應。要擴大環境信息披露的范圍,提高環境信息披露率;完整披露的內容,提高內容的參考價值;提高披露的真實性,加強對信息披露的審查和監督;完善相關的法規使信息披露得到法規的約束。
2.微觀層面的對策及建議
(1)改變企業落后的環境成本管理觀念
改變以往對環境成本的忽視環境成本管理要求企業擺脫傳統的環境成本管理思路來分析企業的環境成本和經濟收益。先進的環境成本管理理念對降低企業的環境成本,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構建合理的環境成本管理體系
針對不同的環境因素建立與之相適宜的環境成本管理系統。在按照產品和部門建立與之相適宜的成本管理系統的基礎上,考慮產品整個生命周期所發生的環境成本,并在各個環節充分考慮環境成本支出。
首先,重視環境成本預測。改變過去只重視環境成本核算的錯誤觀念,提高企業對環境成本預測的重視,積極研究環境成本預測的內容與方法,保證環境成本預測的相關數據及時準確的匯總,盡量使用專業人員進行環境成本的預測,保證環境成本預測的準確,提高環境成本預測的參考價值。
其次,采取有效的環境成本核算方法。以傳統成本管理的方法計算的產品成本無法準確反映出環境成本產品的關系也不能提供有效的環境成本控制和核算的方法。因此企業需要采取一種有效的環境成本核算的方法改變傳統企業落后的環境成本核算方法,充分發揮環境成本的作業和采取科學的手段對環境成本進行準確的計量。
最后,建立環境成本評價標準。可以通過生命周期評價制度為環境成本的管理提供評價標準。生命周期評價法是一種新的具有防治作業的新型環境成本的管理方法,生命周期評價主要應用在通過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資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及廢棄物的回收等數量和指標來衡量產品或服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從而為企業的環境成本管理的成效提供了評價的標準。
4 結束語
環境成本管理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企業既不能單純保護環境而犧牲企業的經濟利益也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破壞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清潔生產條件下的環境成本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還將有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清潔生產條件下的成本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給企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企業應改變傳統的落后的環境成本管理觀念,正確認識清潔生產與環境成本的關系,進行環境成本效益分析。不斷完善環境成本管理體系,采用先進的環境成本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謝東明,王平.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下我國企業環境成本的戰略控制研究[J].會計研究,2013(003):88-94
[2]肖淑芳,胡偉.我國企業環境信息披露體系的建設[J].會計研究,2008(3):47-52
[3]朱金鳳,楊秀強.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解讀與評析[J].財會月刊,2008,5:69-70
[4]韓利琳.企業環境責任成本效益問題探討[J].經濟問題,2010(9):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