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華/寧夏大學農學院動物科學系
?
規模化牧場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吳心華/寧夏大學農學院動物科學系
1.治療總原則。乳房炎的治療要“早、快、狠”為原則。即早發現,快行動,狠治療。首次用藥量翻倍,48 h連續用藥至少4次,每天擠奶6次以上,每次不低于30 min。用藥目的是早期徹底消滅病原,抗炎止疼、減少炎性滲出、促進炎區微循環代謝,加速炎性產物的排除,促進凈化,加速受損細胞的修復,提高全身細胞的抵抗力,調整機體酸堿平衡、電解質及體液平衡。
2.治療程序。(見圖1 乳房炎治療程序)
圖1 乳房炎治療程序
3.治療方法。
(1)迅速消滅病原。引起乳房炎的病原主要是細菌,為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混合感染。陽性細菌多為鏈球菌、化膿性棒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氏陰性菌多為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及腸桿菌;支原體、厭氧菌等;抗生素使用時間長了,會繼發真菌感染,綠藻類感染等。所以臨床上治療乳房炎在早期多數采用青鏈霉素合用,或者使用廣譜抗生素,同時配合抗菌增效劑、糖皮質激素、普魯卡因混合同時進行乳池封閉,乳房基底部封閉,伴有體溫升高者,同時靜脈使用抗生素及對癥、支持療法。
抗生素治療乳房炎的使用原則:首先分離病原,進行藥敏實驗,篩選出最佳抗菌藥物;其次是首次使用任何抗菌藥物必須加倍量;每天必須按足量給藥2次,連續3 d。
乳腺炎治療新觀點是殺菌與改善炎癥區域的微循環并重。增加擠奶次數,及時分離病原,做藥敏試驗,準確使用抗生素,配合肌肉注射催產素,配合使用中藥疏通炎區微循環。
常用處方為:青霉素400萬單位+鏈霉素100萬單位+生理鹽水200 m1+2%普魯卡因50 ml+強的松龍5 ml(氫化可的松10 ml,或空懷牛使用地塞米松10 mg),一個乳池內灌注,一天2次;如果腫脹嚴重,用上述方劑劑量,在腫脹乳區上方的乳房基底部皮下,一次分點注射;催產素8 ml。一次肌肉注射,一天2次;氟尼辛葡甲胺20 ml或美洛昔康20 ml,一次肌肉注射,一天一次。如有乳池內有膿汁而不易擠出時,可先將0.5%蘇打水灌注乳池內擠出,再注入藥物。
早期不能夠徹底消滅病原的原因:抗菌藥物選擇盲目,不對癥;首次使用劑量不足,沒有按照每天給藥2次,連續使用3 d的規定,致使抗生素在感染部位沒有達到適宜的藥物濃度;部分細菌對抗生素不敏感(如細菌處在休眠期、非繁殖期、L型細菌、莢膜裸露型細菌對內酰胺類抗菌素不敏感);一些抗菌素可影響吞噬細胞功能,降低了內源性抗菌作用;重新感染或混合感染。
抗生素的選擇:乳房用藥選擇:紅霉素、大壞內酯類(壯觀霉素除外)、氨芐青霉素、海地西林、羥氨芐青霉素、新生霉素和氟喹諾酮等在乳房內用藥分布較好;青霉素G、氯灑西林、頭孢菌素、頭孢噻呋和氧四環素呈中等量分布;氨基糖苷類和多黏菌素B則分布量很少。厭氧菌感染可以配合使用甲硝唑。
抗生素全身給藥包括肌內給藥和靜脈給藥兩種途徑,要達到治愈目的,首先必須滿足以下基本條件:藥物必須能夠到達乳房,并在乳汁中達到有效的殺菌濃度;用藥劑量、頻率及時間必須足夠,才能成功地殺滅細菌。選藥順序:紅霉素、大環內酯類、氟氯霉素、甲氧芐啶、氧四環素、某些氟喹諾酮在全身用藥后都會在乳房中有較高的分布。磺胺類、青霉素G、氨芐青霉素和幾種頭孢菌素在全身使用后在乳房內有中等量或有限的分布。頭孢噻呋、氨基糖苷類、壯觀霉素及多黏菌素全身使用在乳房中僅有少量分布。
常用乳房灌注藥物組合:①頭孢氨芐+卡那霉素;②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強的松龍;③林可霉素+復方新霉素;④氨芐西林+復方氯唑西林;⑤鄰氯霉素+硫酸新霉素+氨芐青霉素。⑥長效全能4支+洛美沙星5支+乳保康7支+5%葡萄糖2 000 ml,靜脈注射,同時灌服乳腫促消散500 g,蒲芪清王散500 g。
(2)加速炎區凈化。當發生臨床型乳房炎后,盡可能多地增加擠奶次數,擠奶次數可由現行的每日2~3次,增加到每日5~6次(可2小時1次),在2小時之間乳房不使用抗生素,晚間最后一次擠凈乳汁再注入抗生素。
(3)抗炎。腎上腺皮質激素和非甾體類藥物具有抗炎作用,應該在乳房炎早期使用。
(4)輔助療法。根據病情綜合對癥治療以調節機體平衡,電解質平衡,酸堿平衡,滲透壓平衡:注意強心,利尿,止痛,補鈣、補糖,可注射消炎類藥物和催乳。如患牛體溫升高,可注射10%~25%葡萄糖液1 000 ~1 500 ml,5%碳酸氫鈉液500 ml,10%葡萄糖酸鈣500~1 000 ml,維生素C3 g,氫化可的松120 ml,樟腦磺酸鈉40 ml,速尿40 ml。
(5)改善乳腺炎區微循環。在中獸醫,臨床型乳房炎又稱乳癰,是由濕熱熏蒸,經絡阻塞造成微循環損傷,根據辨證,屬于血瘀癥,故在臨床型乳房炎治療時應該重視炎區的血瘀狀態和改善炎區的微循環。中草藥治療乳房炎不易產生耐藥性,無藥物殘留,且具有殺菌和疏通微循環功能。
①金蒲湯:金銀花90 g、蒲公英90 g、紫花地丁80 g、陳皮40 g、青皮40 g、連翹30 g和生甘草30 g。水煎取汁內服,每曰一劑,重癥每日2劑。
②瓜蔞散:瓜蔞60 g,牛蒡子、花粉、連翹、金銀花各30 g,黃芩、陳皮、生桂子、柴胡各25 g,甘草、青皮各15 g。共研末,開水沖服。
③當歸、川芎各60 g,蒲公英、連翹、魚腥草、紅花、蒼術、甘草各50 g,紫花地丁、薄荷各40 g,荊芥、穿山甲各30 g,大茴香20 g。加醋1 kg煎湯至800 ml,局部溫敷。1劑煎6次,每次溫敷用30~40 ml。
④郁金50 g,當歸40 g,蒲公英、穿山甲各30 g,路路通25 g,沒藥、連翹、荊芥、防風、甘草、通草各20 g,川芎15 g。水煎取汁內服,連服4~5 d。
(6)破壞療法。當乳區經常產生異常乳汁并反復出現臨床型乳房炎癥狀,或者產生慢性壞死性炎癥時,為了阻止炎癥的反復發生和向其他健康乳區擴散,減緩患牛病情,可向患區乳房內注入以下幾種藥液。
10%福爾馬林100 ml,加滅菌生理鹽水500 ml,稀釋后灌入乳區內,直到不能注入為止。此藥適用于產生炎癥輕,全身癥狀出現少的患牛。5%硫酸銅溶液20 ml。0.3%硝酸銀溶液50~l00 ml。洗必泰50 ml。上述的任何一種藥液注入后應停留于乳房內不再擠出,經24~48 h后,乳房腫脹、發炎。若患牛有全身反應如體溫升高、食欲廢絕等,可將藥液擠出,患區經急性炎癥后逐漸萎縮,腺體被破壞。
(7)切開療法。當乳區發生急性嚴重腫脹4 d以上,并且體溫高居不下,確診該乳區壞死并繼發敗血癥時,為了挽救生命,防止其他乳區繼發感染,可采取對本發病乳區進行切開療法。在發病乳區乳頭外側大約10 cm處,用18號針頭注射青鏈霉素普魯卡因100 ml,這樣有利于炎性產物順著針孔向外流出,最后注射部位化膿形成竇,然后局部按化膿創治療。也可以在乳房底部進行手術切開,加速病理產物的排出。
壞疽性乳房炎常采用壞死治療法。首先是手術切開壞疽乳區,用3%雙氧水和0.1%高錳酸鉀水反復交替沖洗;在乳房基部采用大劑量氨芐青霉素普魯卡因封閉;靜脈注射紅霉素甲硝唑等藥物綜合治療,手術進行得越早成功率越高。
1.牛群乳房炎整體控制機理。
規模化奶牛場乳房炎控制的原則是牛場整體健康原則。首先是確保牛群健康,乳房健康,擠奶設備健康,擠奶員思想健康,牛群小環境健康,飼養管理健康,使用藥物正確、牛奶貯存、運輸安全等方面來綜合考慮。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引發乳房炎,造成牛奶拒收或者奶牛因為乳房炎遭淘汰。一般的保健手段有免疫控制法、營養控制法、環境衛生控制法、藥物控制法,如干奶針、乳頭藥浴液、擠奶機維護、擠奶員責任與技術,牛奶質量檢驗檢測等。
2.牛群乳房炎整體控制技術。
牛群乳房炎整體控制技術主要有消滅乳房炎致病源、阻斷傳播途徑、提高牛的抵抗力。
(1)消滅乳房炎致病源。引起規模化牧場奶牛乳房炎主要原因是生物性致病因素和擠奶機的機械損害,藥浴液濃度等。
①牛群凈化技術:徹底消滅人畜共患病牛、乳腺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牛。當牛奶過剩,奶價不好時,是進行牛群凈化的最好時間,必須明白,牛體帶菌,牛奶體細胞數不可能得到控制。所以,最近是凈化布病、結核、副結核、乳腺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支原體、黏膜病毒病等傳染病的最佳時候,并且要大力度進行。
②擠奶機維修:維護擠奶機的真空壓、奶襯、頻率是十分重要的。定期進行乳頭孔完整性評估,奶杯使用超過2 500次,必須進行更換,以減少乳頭機械損傷,并對各個部件進行校對更換。
③藥浴液正確使用:乳頭藥浴液的濃度對乳頭黏膜有一定腐蝕作用。
④加強對乳頭保護。防治乳頭皮膚、黏膜凍傷,一定做好嚴寒季節的保溫工作。
(2)阻斷病原的傳播。牛群乳房炎的傳播常見有環境傳播,擠奶傳播;蒼蠅、牛虻傳播;塵埃傳播。
①阻斷牛場環境傳播:奶牛衛生安全是奶牛安全的第一道門。產房衛生、運動場衛生、臥床衛生、擠奶臺衛生、擠奶過程衛生、擠奶機衛生,及時處理病死尸體、胎衣、羊水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消滅蒼蠅,通風,及時清理、整理、平整、消毒運動場、臥床、給奶牛提供干凈、干燥的、舒適的臥地休息場所是十分重要的。
②阻斷擠奶過程傳播:擠奶標準化操作是控制乳房炎發生最重要的環節。病牛乳頭上的病原微生物由擠奶過程中使用的毛巾、擠奶員的手、奶杯、藥浴杯間接接觸引起傳染,所以擠奶員必須戴手套、口罩;要一牛一條毛巾;每次與牛乳頭接觸過的手,奶杯必須清洗,甚至消毒。前藥浴選擇膚潔康,后藥浴選擇潤膚康,但是要嚴格對藥浴杯進行清洗、消毒。
(3)提高奶牛抵抗力。
①提高奶牛特異性免疫技術:在干奶后期建立免疫注射期管理,是落實免疫注射和產前保健的關鍵環節。母牛在分娩前3周和分娩后1周注射乳房炎疫苗。
②提高奶牛非特異免疫力:提高奶牛非特異免疫力的有效方法是平衡的營養供給和科學的飼養管理。精準供給優質的預混料和平衡的營養對提高奶牛的免疫力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干奶期和圍產前期,同時要嚴格執行干奶期和圍產前期的飼養管理制度。
③提高乳腺局部抵抗力:提高乳腺局部抵抗力措施主要有注射干奶技術、乳頭藥浴、日糧中添加抗菌中草藥和免疫營養劑。
干奶技術:母牛進入干奶行列,必須逐個乳區進行隱性乳房炎檢測、鑒定,如果發現有隱乳,必須治療痊愈后,再向四個乳區分別注射干奶針。干奶針應該具有殺菌力強、緩釋性能強、修復受損細胞能力強,性價比好的藥物。注射干奶針后,這些干奶牛要獨立建群飼養2周,及時發現干奶失敗的乳區,對干奶失敗的母牛,務必重新擠出乳區炎性產物,繼續治療,完全治愈后,再次注射干奶針后,才能停奶。
乳頭藥浴:奶牛在分娩前3 d,開始每天藥浴乳頭。
日糧中添加抗菌中草藥:蒲公英散等中草藥制劑,路克(環二肽)等無抗物質對抑制病原繁殖,提高奶牛乳腺抵抗力有一定的作用。
免疫營養劑:黃芪多糖、蜂膠、干擾素、淫羊藿、左旋咪唑等,可以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本文根據會議內容整理,未經專家本人審閱,如有出入請以專家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