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重慶市涪陵區李渡街道畜牧獸醫站
?
一起豬水腫病的診治體會
劉貴/重慶市涪陵區李渡街道畜牧獸醫站

涪陵區李渡街道大鵝村一養殖戶,養有母豬22頭,平均一頭母豬每窩產仔10頭,仔豬一般10 d齡開始補料,28~35 d齡斷乳。哺乳、斷奶仔豬用正大公司生產的仔豬料飼喂。
2015年2月26日改用自配飼料進行喂養,其配方為:玉米60%,豆餅25%,代乳粉15%,并在50 kg飼料中添加魚粉1.5 kg,乳豬添加劑3 kg,豆油1.5 kg。3月2日,斷奶分欄仔豬開始陸續發病。一般斷奶3~4 d發病,個別斷奶10 d發病,生長快、體況健壯豬多發,瘦小豬少見,一欄10頭仔豬中發病1~4頭不等,且發病急、死亡快,有的晚上還見吃料,第二天清晨就死在欄里。病程稍緩者呈顯眼臉水腫,養殖戶自己聯合使用青霉素和鏈霉素治療,收效甚微,多以死亡終結。至4月25日,飼養的65頭平均體重15 kg斷奶仔豬,發病39頭,死亡23頭,隨即請診筆者。
急性病例常未見任何癥狀即突然猝死。亞急性病例主要特征是:眼瞼嚴重水腫,顏面、頸部、耳根部水腫。病豬病初精神萎頓,食欲減退,體溫38.6℃~39.5℃,結膜充血,不喜活動,步態不穩;繼而興奮不安,食欲廢絕,口吐白沫,叫聲嘶啞、呼吸淺表,反應過敏,盲目前進,鼻端抵墻,做轉圈運動,共濟失調,站立時拱背發抖;隨后驚厥倒地抽搐,肌肉震顫,四肢不斷呈游泳狀劃動。若強行驅趕,則聳毛拱背,后軀左右搖擺,步態蹣跚,拖地而行,并伴有心跳疾速,呼吸促迫,反應遲鈍,皮膚敏感,觸之驚叫,少尿或無尿,多腹瀉少便秘;最后呼吸極度困難,體溫降至36℃以下,昏迷而死。
眼瞼嚴重水腫,頭頸耳根部水腫,且水腫部皮膚青紫;心包、胸腹腔有較多的淡黃積液,心冠脂肪針夾狀出血,左心室心肌壁小迷狀出血,肺水腫,粟粒狀出血;胃壁漿液性水腫,尤以胃大彎、賁門部水腫嚴重,水腫切面流出無色滲出液,胃底部彌漫性出血,小腸黏膜水腫,十二指腸黏膜彌漫性出血,大腸系膜、直腸系膜、直腸壁明顯水腫;全身淋巴結水腫、充血、出血,腸系膜淋巴結、頜下淋巴結出血嚴重,色如紅棗,肝有散在出血斑點,腎包膜增厚、水腫,縱切面皮質貧血,髖質充血,膀胱黏膜針夾狀出血,會咽軟骨、氣管小半狀出血;小腦膜水腫。
1.觸片鏡檢。無菌取病死豬肝、肺、淋巴結、小腸前段內容物分別觸片,自然晾干,火焰固定,革蘭氏染色鏡檢,在小腸內容物觸片上查見革蘭氏陰性小桿菌。
2.細菌培養。無菌取病死豬肝、肺、淋巴結、小腸前段內容物分別接種營養肉湯,營養瓊脂培養基,于37℃恒溫培養24 h觀察,見小腸內容物接種營養湯均勻渾濁,有菌膜,管底有灰白黏性沉淀,振蕩呈云霧狀,小腸內容物接種的營養瓊脂上可見灰色、半透明、圓形隆起、濕潤、邊緣不整齊、直徑2~3 mm菌落,將兩種培養物分別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均查見單個或成對排列、兩端鈍圓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運動力檢查陽性。
3.鑒別培養。無菌取營養肉湯、營養瓊脂培養物分別接種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于37℃恒溫培養18 h觀察,均見有紅色、圓形隆起、光滑濕潤的小菌落生長,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查見單個、成對、兩端鈍圓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經鑒定為大腸桿菌。
隔離病豬,豬圈舍用強力消毒靈1∶200噴霧消毒;立即停喂自配高蛋白飼料,改喂正大仔豬飼料,增喂新鮮白菜葉等青綠飼料,飲水中加入適量食醋,讓豬自由飲用;以抗菌消炎、保肝解毒、利尿消腫為治則,同欄仔豬一頭發病,整欄治療。病豬每頭肌注氧氟沙星注射液2 ml,靜注10%氯化鈣5 ml,50%葡萄糖100 ml,25%甘露醇30 ml,維生素C注射液4 ml,1次/d,連用3 d;尚有食欲豬,每頭用大黃末5 g拌料內服,1次/d,2 d后,每頭豬用土霉素按40 mg/kg體質量拌料內服,1次/d,連用5 d。同時在每50 kg正大飼料中補加多維5 g、維生素B1、維生素B2各25 g等配合內服治療,采取上述措施后,預防性治療的26頭仔豬,無一發病,治療病豬16頭,除一頭重癥病豬死亡外,其余病豬精神、食欲逐漸恢復正常,半月后回訪,仔豬群再未發病,生長發育良好。
1.藥物預防。在發生本病的豬場,可在仔豬料中按每體質量5~20 mg添加土霉素堿,1次/d,連服5 d,以預防本病的發生。乳酸菌(益生素)制劑也有預防功效。
2.病豬治療。一般出現典型癥狀后,治療效果常常不佳,但筆者采用綜合治療方法醫治病豬,且對同欄豬進行預防性治療,卻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其用藥目的是:氧氟沙星注射液、土霉素抑制大腸桿菌生長繁殖;氯化鈣強心利尿;高糖、甘露醇降低顱內壓,利尿消腫,擴充血容量,防止腎功能不全;維生素C解毒,改善血液循環;硫酸鈉生成水腫病毒素沉淀物,消除毒素致病作用;多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既能治療,又能促進仔豬愈后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