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宜
(朝陽市西大營子小學,遼寧朝陽 122000)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倡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把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小學數學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個性發展,結合學科教學的動態特征,積極探索與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課堂教學策略,力求使學生在靈動、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上能動地獲取知識、開拓思維、形成能力,切實推動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
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動因,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既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也是貫徹落實新課程以學生為本理念的基礎和保障。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要順應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于抽象思維能力的認知規律,充分利用學生喜新求變的心理特質,將教學內容通過生動、直觀的情境展示出來,變數學的相對枯燥、呆板為動感、靈性,有效刺激學生的情感中樞,推動學生內心情感逐步由好奇升華為興趣。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我們先給學生觀看一組軸對稱圖形,通過引導學生尋找這些圖形在結構上具有的共同點創設教學情境——這些圖像到底在結構上有什么共同點呢?學生自然在心中形成了一個疑惑,注意力也高度集中起來,進而產生了解開疑團的強烈愿望,學習主動性油然而生。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生疑、釋疑的心理動因展開教學,課堂很快就能形成一個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高潮,課堂教學的效率也相應提高。
小學生的情感與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著重要的影響。要使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能動地獲取知識、開拓思維、形成能力,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首先,教師要深入研究學生心理,掌握學生的情感取向,以親密的師生關系獲取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情感認同。
第二,將有趣的數學小故事融匯于教學內容的講授和探究之中,用故事帶來的哲理和輕松調節課堂節奏和氛圍。例如,學習“統計與概率”時,講述戰國時期燕昭王中山募兵選將的故事;學習“倍數與因數”時,穿插亞里士多德麥田打賭的故事。通過這些小故事可以吸引學生的有效注意。
第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直觀逼真、打破教學時空限制的優勢,用多媒體視頻或PPT畫面展示數學知識的產生和應用過程,增強教學過程的動感性和趣味性。如學習“線與角”時,通過演示Flash課件,讓學生親眼看看線的不同位置關系、角的形成過程,有效分化教學難點。
新課程以培養創新性人才為首要目標,倡導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開拓學生的思維視野,實現素質教育的初衷與目的性要求。為了踐行新課程理念,小學數學教師應把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注重學生學習方式指導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設計與教學知識點緊密關聯的問題導向,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問題的合作互動研討,啟發學生勇于設想和創新,在互動交流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以自主參與體驗和探究學習中的疑惑,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
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我們在學生初步掌握了知識內容要點后,以下列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①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梯形、長方形在圖形特點和組成上有什么關系;②如何通過拆分平行四邊形求出其面積;③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④由平行四邊形拼成的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關系,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關系。有了教師設計的問題導向,學生探究、互動的目標明確、目的性突出,既避免了無意義探究,又有利于學生在充分的交流、辨析中強化認知體驗,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雙豐收。
教學評價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帶有一定思想傾向的結論性判定,是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的生成性總結。對于視野寬廣、頭腦靈活,自我意識強烈,又喜歡被肯定、被鼓勵天性的當代小學生來說,富含熱情、激勵情感的評價在深化學生學習情感投入、鞏固學生學習信心等方面顯現著不可替代的優勢。為了提升課堂教學評價的價值與實效,小學數學教師應以激勵、欣賞、期望為教學評價的原則和出發點,及時掌握和分析學生的反饋信息,結合學生性格愛好、學習基礎和學習狀態設計評價語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對學生的縱向比較,把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評價置于學生個體發展的軌道上,及時發現和肯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點滴進步,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不斷鞏固學生的學習信心。
[參考文獻]
[1] 李有林.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J],求知導刊.2014(11).
[2] 徐東升.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方法與技巧探究[J],教育界.2015(08).
[3] 董文霞.實踐新課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園.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