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敏
摘 要:提高大學生的法治綜合素質是實現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條件,但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存在學生法治教育不充分的問題,如何拓展法治教育的途徑值得思考。對此,我們應該從夯實傳統課堂、開辟第二課堂、利用新媒體及建立科學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入手,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公民。
關鍵詞:大學生;法治教育;途徑拓展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8.047
一、加強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強大學生法治教育是實現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保障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
2.加強大學生法治教育是高校完成工作任務的基本要求
“教育系統‘七五'普法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是“教育系統的法治宣傳教育機制進一步健全,載體和形式不斷豐富創新,法治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實施與支持體系不斷完善,實效性和針對性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員工的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教育系統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教育系統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基本形成”。高校作為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確定的工作任務,加強學生的法治教育。
3.加強大學生法治教育是學生健康順利發展的必要保證
近年來,大學生違法犯罪率趨高,更出現一些影響重大的案件,并直接改變了當事人雙方的人生軌跡。馬加爵案中,四個年輕人命隕錘下、馬加爵也付生命的代價;藥家鑫案中,一個年輕母親身死于屠刀之下、藥家鑫也結束了自己的未來;復旦投毒案中,黃洋命喪毒藥、林森浩也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大學生掏鳥案中,閆嘯天因為自己的無知獲刑十年……諸如此類的案件每每提及總讓人唏噓不已,這些年輕人因為自己的沖動、無知、偏執等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毀掉了他人的幸福也斷送了自己的未來。只有不斷加強對他們的法治教育才能幫助他們獲取健康的發展坦途。
二、高校拓展大學生法治教育的途徑
1.夯實法治教育傳課堂統
(1)改革思法課堂的法治教育
各高校領導應該高度重視學生法治教育,在課時上給予基本保證,在引進教師時充分考察其法治素養;各任課教師應自覺提升自己的法治綜合素質,在完成教材基本要求基礎上增加法律相關內容,“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大力宣傳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環保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法律法規”,同時應該不斷創新改革教學方法,提升教學實效性。
(2)積極開設法律公共選修課
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都要求學生必須完成一定學分公共選修課的學習方可畢業。高校可以利用每學期開設選修課的契機,發掘校內外法治教師資源,在制度上給與鼓勵,積極開設法律公共選修課,一方面使教師的專業特長得以發揮,另一方面為愛好法律的學生提供更多學習途徑,向更多學生傳播法律知識、傳遞法治觀念。
(3)專業課教師應注重相關法律法規的傳授
以陜交職院為例,汽車專業是學院重要組成部分,專業課教師如果能在給學生講授汽車理論知識的同時,適時滲透一些《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的規定,相信會使學生成為更好的懂理論、會技術、不逾矩的人才,也為他們以后職業生涯的順利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2.開辟法治教育第二課堂
(1)借鑒“六個一”活動先進做法
目前在一些學校,圍繞法治教育進行了“六個一”活動,即進行一次法治講座、抓好一次國旗下講話、編輯一期法治黑板報、舉行一次法律知識競賽、開展一次法治主題班會、寫好一篇學法心得。該方法具有一定先進性和推廣性,各高校可以借鑒學習,使法治教育經常化。
(2)利用關鍵節點開展集中宣傳
每逢一些重要節慶日,網路、電視、廣播都會有相關內容報道,節日主題氛圍濃厚。高校可以利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1國際勞動節、6.26國際禁毒日、12.2全國交通安全日、12.4憲法日(法治宣傳日)等有利時機,在學校開展契合節日(紀念日)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在濃厚氛圍中學生的法治教育可取得良好效果。
(3)依托學生社團進行法治教育
各高校可以組織團委或法律教師發掘一些對法律感興趣的同學組成學生社團,對社團成員進行培養培訓,由他們開展法治視頻播放、法治節目表演、法治圖書展覽、模擬法庭等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形成法治教育的良好持續發展機制。
(4)培育大學生法治教育基地
高校應該積極聯系各級法院尤其是青少年法庭、監獄、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戒毒所等,建立大學生法治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旁聽、參觀、學習,一線直接接觸能給學生更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法治教育效果更加良好。
3.利用新媒體資源進行法治教育
(1)充分利用慕課資源
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慕課MOOC”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教育平臺,根據Coursera的數據顯示,2013年Coursera上注冊的中國用戶共有13萬人,位居全球第九,而在2014年達到了65萬人,增長幅度遠超過其他國家。慕課的在線性、開放性、靈活性能較好適應90后大學生網絡原住民、喜好自由等特性。各高校應該充分重視網易公開課、中國MOOC網、愛課堂等慕課平臺,發掘其中優秀的法律教學資源,并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2)充分利用微信資源
據微信官方統計,截止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5.49億,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800萬個,年齡方面,微信用戶平均年齡只有26歲,97.7%的用戶在50歲以下,86.2%的用戶在18-36歲之間。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是微信用戶,學校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法律方面的優秀微信公眾號,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搭建自己的法律公眾號,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送與他們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并要求學習。
4.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及激勵機制
各高校可以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設計法治學習科學考核方式,綜合記錄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及學習效果,如“藍墨云班課”數據導出功能就可以借鑒參考;同時,應建立承認慕課網學習學分、參加法治活動進行分值量化、給法治學習優異學生予以專項獎勵等激勵機制。相信科學考評及激勵機制一定能把高校法治教育帶入一個更高層次。
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國家把法治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高校要積極響應中央號召,認真落實有關文件要求,不斷拓展法治教育的途徑,努力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合格法治公民。
參考文獻:
[1]葉亞杰.新形勢下大學生法制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證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02.
[2]彭軍林.基于法治湖南建設的高職院校“三位一體”法制教育常態化機制研究[J].湘潮,2016,03.
[3]王鳳民,張曦,王宏鵬.大學生法制教育缺失及其模式重構探析[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
[4]王冰.基于新形勢的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與對策探討[J].法制博覽,2016,03(上).
[5]騰訊公司.2016微信用戶數量統計,http://www.didown.com/news/29040.html,20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