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該有學生樣
有一段時間,大街上流行起貝克漢姆的“火雞頭”。“足球迷”葛偉是個“潮人”,沒多想就直奔理發店剪頭發去了。理完后,葛偉對著鏡子欣賞了一番,然后急匆匆地跑回學校。他心里想,這么帥氣的頭,我得趕緊到學校讓好朋友們瞧瞧。
當葛偉走進教室后,班上就炸開鍋了,同學們大聲議論不停,有人直夸真帥,有人說簡直就是刺猬,有人說人不人鬼不鬼的難看極了……不過,葛偉的幾個好朋友都對此大加贊賞。
上課鈴響后,班主任走了進來,瞥了一眼葛偉,立刻火冒三丈:“葛偉,你給我站起來。”葛偉這才意識到自己惹事了。
“你,這堂課不要上了,馬上去把頭發給剃光了。”班主任大聲喝道,“不理的話,你就自動退學吧。”
哪能不上學呢?葛偉心里止不住后悔,只好返回理發店,把“火雞頭”理成光頭,還買了頂帽子戴上。
“看來,接下來一段時間,我都得戴著帽子了。”看了看鏡子中的自己,葛偉無奈地搖了搖頭說。
一個“火雞頭”就讓“班上炸開了鍋”,班主任不及時制止的話,結果可能就更難以預料了,勢必影響教學秩序。作為學生,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學生形象,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為此,我們至少要做好以下兩點。
第一,著裝打扮中規中矩。進入校園,要佩戴校徽和紅領巾,穿學校統一的校服。如果沒有校服,要穿符合年齡特點的衣服,切莫追求華麗,樸素大方、整潔干凈即可。不佩戴首飾,不留奇怪的發型,不抹胭脂涂口紅,不涂指甲油,不文身,不使用不符年齡的配飾。在校外時,除了不必穿校服、戴校徽和紅領巾外,其他著裝習慣也應繼續保持。
第二,行為舉止文明有禮。講文明話,做文明事,這是做一個學生的基本要求。無論是在校內外見到認識的老師或同學,都要問好。向別人請教,應先詢問對方是否有時間,再說明自己的用意,征得同意后再提出問題。別人指點完畢,無論是不是解決了自己的疑問,都應表示感謝。若請教時遭到對方的拒絕,也不要心生埋怨。
有人認為,“學生樣”要在外貌著裝上下功夫。比如,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就打著學習國學的旗號,要求學生穿漢服、行跪拜禮。你贊同這種做法嗎?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