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偉晨 程 剛 王偉杰
?
精益文化豐潤西北兵工
精益文化是企業在推行精益生產、精細管理工作過程中長期堅持的價值理念,是精益思想在企業的制度安排和戰略選擇以及在人的價值觀念上反映的總和。
文/張偉晨程剛王偉杰

尹家緒:“從本質上講,精益是一種思想,是一種價值觀,是一種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對一個企業來講,抓精益管理核心是要建立一套追求持續改善與提高的文化,就是要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努力培育人人學精益、人人干精益的良好氛圍。”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推行精益生產與精細管理之初,就開始著手培育符合企業特性、具有企業自身特色、凸顯“實效型”的精益管理文化,著重從精益文化的選擇、建制、培育、傳播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得出基于具體實踐基礎上的一系列精益文化建設經驗。
早在2011年,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就在精益化生產、精細化管理、合理化建議持續改善與提升活動推進會議上提出了構建精益文化建設“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構建自己的精益原則,培育自己的精益文化”的工作要求。中國兵器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北工業集團或企業)在推行精益生產與精細管理之初,就開始著手培育符合企業特性、具有企業自身特色、覆蓋全價值鏈范疇的精益管理文化。
精益生產不僅僅是一種工具、一種手段,應從更深的層面上進行理解。精益文化是企業在推行精益生產、精細管理工作過程中長期堅持的價值理念,是精益思想在企業的制度安排和戰略選擇以及在人的價值觀念上反映的總和,是一種持之以恒的企業理念、企業文化。
企業的精益文化是貫穿于企業日常生產制造、研發設計、技術保障、物流采購、營銷售后等各個環節、實現全價值鏈、全過程、全方位、體系化的精益思想理念,著重強調的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文化。企業在推行精益生產的過程中應注重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益文化體系,并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持續將培育良好的精益文化作為終極目標。
對西北工業集團來說,開展精益生產、精細管理是企業夯實基礎管理、提升改革創新能力和增強發展動力的需要,是增強全員使命感、危機感和歸屬感的需要,更是打造有抱負、負責任、受尊重的戰略團隊、建設一流企業集團的迫切需要。
2010年底,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黨組從集團公司發展與生存的高度出發,決定在兵器集團系統對標先進企業,從最基本的標準與規范抓起,有計劃、分步驟、定方向地開始推行精益生產與精細管理,正式拉開了央企軍工制造類企業管理提升的帷幕。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尹家緒在2013年度集團公司管理提升和精益管理工作視頻會上曾一語道出了精益文化的精髓和意義:“從本質上講,精益是一種思想,是一種價值觀,是一種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對一個企業來講,抓精益管理核心是要建立一套追求持續改善與提高的文化,就是要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努力培育人人學精益、人人干精益的良好氛圍。”
西北工業集團自2010年重組整合以來,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逐步好轉,但在經營規模及各項業務穩步提升的同時,規模與效益、速度與質量之間的矛盾開始顯現,基礎管理相對薄弱已成為制約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短板。內在需求與外在形勢都要求我們必須提升基礎管理水平,而精益生產與精細管理就成為企業提升基礎管理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平臺。按照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戰略安排和部署,企業結合實際情況,于2011年開展了精益化生產、精細化管理、合理化建議工作。與此同時,開始著手培育符合企業實際特性、具有企業自身特色、涵蓋全價值鏈范疇的系統性、體系化的精益管理文化,以期實現并達到“以精益文化強心智,以精益文化塑形象,以精益文化育品行”的作用和目的。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企業認為:從本質上來說,精益管理不是一種科學或專業,而是一種實踐,是一種從管理的角度對所有價值創造環節或領域進行的探索和實踐。企業必須在全價值鏈各環節建立體系化的精益管理新模式,從頂層設計開始貫徹精益思想,在全價值鏈各環節體現精益,推動形成精益管理新常態。尤其在精益文化建設方面,企業從文化選擇、文化建制、文化導入、文化傳播四個層面入手,開展了大量“實效型”工作,注重形式與內容相結合,營造了良好的精益文化氛圍,提升了員工對精益文化理念的理解和認知,培育了員工主動參與管理、自覺運用精益理念開展精益工作的主動性。
文化選擇——當企業文化變得多元,且會進一步多元時,關注和選擇主流文化認可的元素就是文化選擇。文化選擇的核心是不同價值取向與價值觀的選擇。西北工業集團在調整重組實踐中將“管理精細化,改善無止境”作為企業信奉和倡導的精益核心價值理念,充分體現了西北工業集團對員工行為的要求,并將精益管理思想貫穿于全價值鏈的體系化建設之中,重點做好了“四個融入”:一是融入中心工作,發揮精益文化管理效能;二是融入制度建設,依靠規則使習慣成自然;三是融入領導行為,縮短“說”與“做”的距離;四是融入隊伍建設,引導員工踐行精益文化。
文化建制——文化建設重在效率為先、注重效果。公司以精益思想為指引,創新制度安排,實現精益文化與制度的有機統一,在積極規范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管理機制的同時,積極創新相關基礎管理制度,強化激勵機制。公司在具體實踐工作中,一是將精益文化制度相關要求在企業“十二五”“十三五”建設規劃中予以明確,指導后續工作開展;二是分年度、分項目制訂公司精益管理工作計劃與實施方案,明確階段性工作目標與工作重點;三是分層面、有重點地完善細化公司、分廠、班組三級管理體系,明確責任,確保文化運行機制落到實處;四是制定管理提升、質量效益全面提升活動方案計劃,促使精益文化在全價值鏈環節單位推廣實施,并保持常態化、規范化開展。
文化培育——培育文化是管理提升的保證,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的管理,必須將管理提升、持續改善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位員工的血脈之中。企業將“管理精細化,改善無止境”作為精益文化,這既是公司普通員工基本信念的體現,也是企業倡導的員工價值導向,又是映射軍工精神的境界,同時更是企業團隊的價值追求。公司努力把這種精神融入到企業的工作實踐中,融入到精益管理工作中,積極在精益生產和精細管理上下工夫,在精益求精和積極進取上尋找著力點,力求做到精誠、精進、精良、精細、精益。在文化培育過程中,積極倡導并培育運用精益文化理念,促進企業和員工共有價值觀的形成。
文化傳播——文化的傳播是精益理念推動的原動力,是企業進行文明創造活動的基本保證。精益思想觀念能否順利推行實施與精益思想觀念的輻射傳播密不可分。公司積極運用門戶網站、內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大力宣傳企業的精益方針、指導思想、管理知識;在員工主要活動場所制作精益文化長廊、精益管理看板,編制印發《經驗成果及典型案例匯編》,營造了全員參與精益改善的文化氛圍。企業還定期設置重點工作,圍繞專項工作推進,積極開展對標交流、學習培訓、現場觀摩、訪談互動、座談研討等文化傳播與提升活動。
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于文化的形成與員工對文化的認同。西北工業集團在推進“實效型”精益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企業文化建設對員工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企業以“精進創造價值”為價值理念,努力讓精益的精髓滲透到員工的心腦之中。
5年來,企業先后啟動精益班組建設達標評價管理、精益生產示范區建設、全價值鏈精益管理點檢評價、精益對標交流、管理提升內部診斷等管理活動;在2012年形成的“8+10”示范區建設和推進單位的基礎上,拓展工作范圍,不斷完善,建立形成了極具西北工業集團特色、自上而下、多層覆蓋、全方位、立體化的“8+10+10+12”精益管理推進實施工作框架體系,為落實全員、全過程、全公司的“實效型”精益管理工作建立了基本管理框架。通過近年來的大力推進與持續改善,取得了具有西北工業特色的創新與進步。
一是企業黨委、文化、工會等部門共同參與,精心策劃,細化組織,積極搭建企業文化與精益理念宣傳平臺,利用內部OA、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開辟《精益管理》專題板塊,定期編輯刊發《精益管理簡報》。在持續強化內部宣傳的基礎上,公司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對外報送各類精益簡報、宣傳報道百余期,各類精益方面的宣傳頻頻見于報端,起到了“弘揚正向引導,營造文化氛圍,激發精益正能量”的作用。
二是為讓科研技術人員更好地發揮主觀創造意識作用,企業專門為科技研發人員開辟了精益研發論壇,提供了一個運用精益理念、開拓研發思路、建立信息協同等的互動交流平臺,對研發設計人員起到了放飛理想、迸發智慧、解放思想的作用。
三是企業把全員參與的合理化建議、工業工程技術應用與精益管理理念相結合,實現了三者的有機融合,有效地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不斷將合理化建議與精益改善引向深入。

四是連續舉辦了5屆精益改善提案與合理化建議及工業工程實踐改善成果展示活動。公司緊密結合生產工作實際,圍繞工藝優化、質量提升、效率改善、工具工裝、方式方法等內容,展出來自基層生產、管理單位的具有創新性、實用性、推廣性的精益改善“金點子”,把榮譽給予真正的創造者與改善者,充分展現了基層一線員工的聰明才智,促進了精益改善“時時有點子、事事有創新、人人有智慧”,提升了參與熱情,提高了提案質量和成果轉化效益。
五是企業將“浪費行為”識別作為推進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戰略落地和公司企業文化“十項修煉”的重要載體和內容,進行文化引導;開展了以“浪費行為識別”和“紀律行為識別”為抓手的“兩個識別”系列文化活動,讓員工通過理性的思考,對照公司“十項修煉”的要求,識別出自己和本單位在日常性工作與習慣性的行為中存在的浪費現象和違紀行為。
六是堅持突出個性化管理,本著精神激勵為主的原則,組織員工廣泛討論,結合各單位實際,制定員工行為規范和員工激勵規范,并組織召開專題推進會,選取試點,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各單位活動有序進行,及時交流在開展“兩個識別”和“兩個規范”建設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推動活動務實開展。一系列的“實效型”精益文化活動有效地促進了精益文化在企業落地生根。
通過近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深刻地體會與認識到:
一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精益文化建設關乎企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潛在創新能力。對西北工業集團而言,精益理念已經超越了生產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范疇,我們正在努力培育,并逐步形成一種以精益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
二是向精益生產方式邁進的過程是一個追求卓越的過程。同時,也是在永無止境、不斷追求、探索實踐的過程中,支撐個人理想信念、永葆企業發展動力的一種精神力量,還是一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生與再造,更是一個永續精進、止于至善的過程。
三是精益文化的培育是一個長期而持久的過程。我們已充分認識到,精益文化建設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益文化培育提升的過程也肯定是一個歷久彌新、持續漸進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推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將塑造先進精益文化建設與企業當前生產經營重點工作相結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入中心做工作,進入管理起作用”;同時,還要將精益文化建設作為塑造企業先進文化的重要抓手,更深層次地明確問題、分解問題、設定目標、把握真因、制訂對策、貫徹落實、評價總結、鞏固成果,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文化保障和智力支撐。
全面深入持續地推進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是一個永續精進、追求卓越的過程,必須不斷地追求完美、持續改善,努力營造一種持續改善、止于至善的文化氛圍。為此,企業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價值創造為追求,以精益求精、永續精進作為目標,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豪情和意志,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用“實效型”的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去迎接那屬于兵器人炫彩的春天。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