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敬敏
摘 要:我國的傳統文化歷來重視啟蒙教育,小學階段正是啟蒙教育的重要時期,繼承傳統文化,對現階段我國小學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質的養成大有裨益。
關鍵詞:傳統文化;加強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116-01
我國的傳統文化歷來重視啟蒙教育,小學階段正是啟蒙教育的重要時期,繼承傳統文化,對現階段我國小學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質的養成大有裨益。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多年來一直擔任高年級的班主任,下面我將結合實踐中積累的點滴經驗,深入剖析當代小學生傳統文化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導小學生學習、熱愛傳統文化,并讓傳統文化真正走進學生內心。
1、淺析小學生傳統文化缺失的原因
走進校園,我們常常聽到或看到這樣一些非正?,F象:學生厭學,對學習失去信心;好逸惡勞,花錢大方,不知感恩;目無師長,我行我素,唯我獨尊;拉幫結派,以大欺小,以強欺弱,比消費,比闊氣;無正義感,真偽、美丑、善惡不分;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發生嚴重扭曲... 而且,近年來外來文化對年輕一代的影響有壓倒傳統文化的趨勢,年輕人喜歡看韓劇、穿韓服、看日本動漫、吃洋快餐、過洋節等等,而對我國五千年來的各種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知之甚少。
以上現象有的雖然是個例,但也應引起教育管理者和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深思。究其原因,一是當前的應試教育使學生長期沉浸在作業堆里,扼殺了孩子的氣質、興趣和信念,產生了厭學情緒和消極態度。二是當代的小學生大部分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長樣樣代勞,造成許多孩子都沒有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更談不上感恩。三是現在社會物欲橫流,由此帶來人們狂熱的拜金主義,尤其是部分家長與教師急功近利、目光短淺,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極大程度上影響和侵蝕著小學生的思想靈魂。因此,我們迫切需要用中華傳統經典全面啟迪孩子們的慧識,用經典中豐富的精神營養,拯救我們的民族,凈化孩子的心靈。
2、循循善誘,讓傳統文化真正入心入腦
怎樣對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呢?我們知道,空洞的說教不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激起美好的情感漣漪。所以我們必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結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持久、高效地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一、以教師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通過教學滲透傳統美德教育,是一條重要的途徑和方法。比如,借助品德課、科學課、語文課等,把傳統美德的基本觀點、基本內容與教學內容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傳授給學生,不僅內容廣泛,而且形式多樣、角度多變,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受教育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為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此外,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不僅要教書育人、兢兢業業、無私奉獻,還要肩負起在班級工作中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基于此,我們小學班主任必須在班級工作中引導學生了解民族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養學生形成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我常利用班會課、升旗儀式、民族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重大事件等,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如清明節帶著這些孩子到離校不太遠的烈士墓去掃墓,通過緬懷先烈的主題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使學生更加珍惜當前的幸福生活;重陽節時,可發動孩子回家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組織學生到孤寡老人家里看望、慰問老人,以此來傳承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等等。
二、以家長為主體在生活環境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真正基礎,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家庭教育是在教人的修養和價值理念,好的家庭教育會使孩子受益一生。家長為載體對孩子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可以造就孩子良好的品格。比如:平時在家,每天晚上可以選些經典名作與孩子共同閱讀,小學階段正是趁孩子心性未定、涉世未深、比較純凈的時期,誦讀《三字經》、《老子》、《論語》、《唐詩》等經典作品,從中沾染古代圣賢的智慧思想,開啟成長的悟性;再者,家長可以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出去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如,陪伴引導孩子參觀各類書畫展、音樂會、武術、曲藝、棋類等傳統節目,尤其是民俗和節日,不僅給人們帶來快樂,更是一方水土的標志,孩子學習了解這些風土人情對于將來融入社會,尊重多樣文化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通過挖掘本土傳統文化資源參透傳統文化教育
我們所傳授的傳統文化知識不能脫離生活,脫離鄉土社會,如果我們所講述的古代人物以及所背誦的詩詞離孩子所能感受的太遠,他們就容易和傳統文化產生距離感。因此,我主張讓孩子們先去接觸身邊的傳統文化,接觸身邊的榜樣,增強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增加他們對傳統美德的感悟,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家鄉,弘揚中華民族良好品德的。
如我校也多次組織類似的課外活動,由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身邊的文廟、北極臺、永濟橋,并為他們講解古跡的由來,傳說故事,學生們在聽完故事以后,深深被自已家鄉的美麗傳說所打動;組織孩子們參加我縣腦癱小畫家劉帥的賣畫救父活動,在被劉帥堅強不屈的意志打動的同時,也讓孩子們在助人為樂中肯定了自己,得到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