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244-01
高中地理教學是高中文科教學中的一大重要板塊,且在這一學科中,時刻都會與形形色色的地圖打交道,有很大一部分是真實存在的現實地圖,還有少部分是人為假想地圖。地圖中包含了很多的地理知識,地形特點、規律都能從地圖分析中得出。沒有地圖的課就不能稱其為地理課。地圖的內容多樣,涉及的知識面又比較廣。以人教版的高中地理來說,自然地理的教學是離不開現實地圖的,按照課標要求,這些地理知識學生是需要完全掌握的。就地理知識本身而言,它是通過地圖將很多零散的片段進行大量的匯總,然后形成有主題的地理知識群。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學工作者已經重視地圖的教學效果。當然,如何有效適時地依托地圖達到最好的教學成效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一、了解地圖,認識地圖
高中地理的學習是對初中地理課程的繼續和深入,學習內容上由感性認識逐漸進入到理性認識,偏重于研究地理學中的本質內容,高中地理中的地圖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加復雜和多樣化,除了初中地理常見的區域地圖之外,還有一些等值線圖、剖面圖、數據分析統計圖表等內容,在學習的方法上除了識記之外,還需要進行理解分析。
現目前,高中地理課中常見的地圖有掛圖、教材中的插圖、特制地理圖冊、地球儀等,每一種地圖都有其特殊的用途。但是在教學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第一大難題就是很多學生看不懂地圖,不知道怎么使用地圖。因為在地圖教學中,識圖認圖是關鍵步驟,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要有基本的地圖常識。對于地圖的比例尺、方向、經緯度以及注記等常規要素必須學會應用;掌握了這些之后,還需要知道哪些是區域旅游圖、交通圖等;接著能夠判斷地理方位,像經緯度、氣候、降雨量等等。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地圖教學的重要性
用大量的圖表來表達一些特定的空間概念、抽象的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這是高中地理學科的重要特點,這也是地理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重要特征。地圖的學習,關系到學生系統知識框架的構建,也關系到學生理解地理的規律性。
地理課堂中很多的原理、事物都占有很大的篇幅,并且強調理解,如果用一般的口頭敘述學生又很難完全理解,這時將地圖教學結合起來,可以將很多抽象的知識化為具體的,將一些靜態的化為動態的,用地圖的準確、形象與直觀來使學生理解。
地圖教學,能夠使學生進行圖文并茂的學習,充分領悟語言和圖片中的地理信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等,使其拓展地理思維的方向,學會從新的角度去認知地理知識,形成卓越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有效實施地圖教學
1、整合一定的教學內容,巧用地圖
把地圖融合的一系列地理知識講授給學生,學生能夠直觀地感知。對于一些較簡單易懂的知識,教師可以一帶而過,但是對于一些復雜又抽象的知識,教師配合地圖來講解就是最好的策略。比如在講到我國的幾大工業區以及這些工業區的優劣勢、幾大工業門類和它們的代表城市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地圖形象生動地講授。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文字敘述,學生就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導致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識要點。講解配合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標識,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既能從局部感知各個工業區的特點,也能夠在整體上把握我國工業區發展的趨勢。地理教學中不是為了使用地圖而使用地圖,要分析教學的內容,根據具體的學情,巧妙地使用地圖,才能夠達到地圖教學的效果。所以,地圖的使用要靈活,不能生搬硬套。
2、根據教學資源,恰當使用地圖
上面已經說過,常見的地圖媒介有掛圖、教材插圖、地理圖冊以及地球儀,這些媒介都是有其使用的恰當內容場合,不能一味地濫用。掛圖是針對一些有代表性的地理知識,地球儀是整個地球的展示,而地理圖冊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它是跟隨著教材內容,圍繞著地理知識結構勾勒出來的。在平時的地理學習中,有些學生特別依賴地球儀,只要是有圖的地理問題就會求助“地球儀”,但其實地球儀不是最專業的地理圖冊,地球儀太宏觀,它只是把地理因素大致標注出來,并不能很仔細詳盡地反映地理知識。所以在學習地理的時候,掌握這些媒介的規律性以及規定性的內容,一定要分清哪些內容是需要掛圖,哪些內容是適合地理圖冊和地球儀。
3、激發學生的讀圖興趣,培養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地理學習中,很多學生不喜歡用或者說不擅長使用地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注意多激發學生的讀圖興趣。
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地圖中涉及很多的要素,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圖例以及注記等等,對一些原理圖、景觀圖等加以區分判斷,引導學生正確讀圖。例如,在等高線圖中,要注意山脊線和山谷線以及對一個坡形的判斷。在觀察地圖的時候,要有目的性地思考,對圖像的意義進行準確把握,抓住規律性的特征,獲取正確的結論。
其次,要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將大量的地理圖片插入到課件中,讓學生獲取視覺感官,營造出多姿多彩的地理世界,調動課堂學習氛圍,將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使學生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某地的經緯度的時候,利用多媒體的三維空間,使學生建立經緯度立體模型,會使學生加深印象,便于理解。
最后,要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地理的學習并不是單純的運用地圖就可以,而是需要學生能夠將自己讀到與看到的相結合,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
4、進行填圖、繪圖訓練,全面提高讀圖能力
通過對已有地圖的觀察、理解和分析,能夠提高學生識圖、析圖能力,而填圖和繪圖的練習則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眼、手、腦的通力合作,把握住地圖的更多信息并進行表現,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例如,在蘇教版必修3第三單元《區域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第三節“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中關于我國水資源的區域分布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水資源區域分布的地圖,從而加深對水資源南北差異的理解,為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地理教學對學生進行填圖、繪圖的訓練,通過學生對地理事物的勾畫描繪,能夠加深認識,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總之,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至關重要,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通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授和合理的讀圖、繪圖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地理學習能力,從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