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念華
摘 要: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在實驗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現其與傳統實驗教學方式的優勢互補,在保障化學實驗安全性、直觀性和趣味性的基礎上,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高中化學;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338-0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作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學科這一特征決定了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極其重要。學生能夠在實驗中提高思維、操作、分析和觀察等方面的能力,但由于現實中某些實驗受儀器的限制,實驗科學性、直觀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等特點在教學中無法很好的表現出來,無法實現其教學作用,為了消除這一缺點,可使用多媒體技術加以輔助,通過多媒體技術來解決化學實驗中不能達到的目的,能夠提高學生在高中化學實驗中的興趣和能力。因此,分析高中化學實驗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措施,對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投影技術的應用
投影技術主要是對實驗現象進行放大,克服演示實驗可見度小的缺陷,使學生能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特別是一些細小的、不易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投影技術使實驗的科學性得到提高,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供條件。 化學課的演示實驗,其目的是通過實驗讓全體學生觀察到物質變化的全過程,在理性上有一定的認識,從而提出疑問,獲得結論。演示實驗可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程度,體現實驗過程的真實性、科學性,讓學生信服,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途徑,也為引出課題、問題,進行討論、探索,發現創造條件。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攝像、放像技術的應用
演示實驗是幫助學生學會實驗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徑。采用攝像、剪輯技術,對實驗全過程進行加工,既為學生提供實驗全過程,又突出重要的實驗現象,同時也不失實驗的真實性。對一些操作較復雜的實驗,通過錄像對學生進行正確、規范的指導,避免了因教師實時演示需較長時間的缺陷。例如:高中化學實驗氯氣的制取的教學,可采用錄像技術進行演示,同時對操作注意點進行局部放大,加于旁白介紹,使學生不僅能理解“為什么這樣操作”,更能體驗正確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氯氣的毒性。對學生最終撐握氯氣的性質和正確的實驗操作提供保證。
三、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應用
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上,我們可以通過聲音、畫面、文字于一體能展示微觀世界,微縮的客觀世界,模擬化學反應,打破了學生認識中的時空限制,用各種感官來感知信息,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激發學習興趣,在通過交互功能和模擬技術,對一些危險性、危害性的實驗,放心的讓學生操作,為學生的探索和創造提供條件。例如:高二化學“原電池原理”的學習。在以往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通過普通的演示實驗,用導線、電解槽、電極、電流表等向學生講述如何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原理。學生無法從真正意義上理解電子是如何進行定向轉移并形成電流的,并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若電極不純,現象并不十分地明顯。也就是說,受實驗材料的局限,教師的演示只能從宏觀角度入手,讓學生從實驗表面現象去感悟“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而無法了解原電池工作的微觀世界。
高中的化學教學對多媒體的應用能夠對教學的過程得到優化,從而有效的將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調動起來。在多媒體自身的優勢下,它能夠將一些和化學課程相關的視頻以及圖像和聲音等方式的信息進行展示給學生,這對學生的化學知識的學習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1、做好實驗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化學實驗過程不可逆,如果學生對實驗現象觀察不仔細,或者沒有注意到實驗細節,很難對實驗內容有深刻理解,從而影響實驗教學的質量。多媒體技術可以對實驗過程進行重放與慢放,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驗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鈉和水反應”實驗中,傳統教學方法為教師實驗演示,讓學生觀察和總結實驗現象,但是由于鈉的性質比較活潑,與水反應的過程比較快,學生無法對實驗過程有清晰的認識,使得實驗效果大打折扣。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再次演示實驗過程,并結合實驗現象講解其產生的原因。高中化學教師一邊借助多媒體演示實驗內容,一邊向學生講解實驗現象發生的原因,這樣既可以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又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增強實驗效果,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有的化學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讓學生進行自主進行實驗操作,可能會因操作不當出現實驗風險。高中化學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既可以讓學生觀察到實驗現象,避免出現實驗風險,又可以增強實驗效果,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進行“氯氣制取”的實驗時,由于氯氣為有毒氣體,如果教師貿然讓學生獨自進行實驗操作,難免會因為操作失誤出現氯氣處理不當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出現中毒情況。即使教師先向學生講解錯誤操作產生的后果,也很難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先向學生演示實驗操作失誤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讓學生對氯氣中毒有清楚直觀的認識,然后再向學生反復強調實驗尾氣處理的步驟:先將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移走酒精燈,并利用多媒體進行反復演示。這樣既可以使安全、規范操作的觀念深入到每一個學生心中,將實驗過程帶來的風險降至最低,又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尾氣處理的最佳方式,增強實驗的效果。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安全問題放在首位,有效規避實驗風險,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
3、結合實驗操作,鍛煉學生實驗能力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雖然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驗演示,可以增強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但是學生對實驗的認識只能停留在圖像和畫面中,無法讓學生獲得最真實的體驗。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和實驗操作相結合,在強化實驗教學效果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實驗能力。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進行“氨水噴泉實驗”時,在講解完實驗步驟和實驗原理后,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噴泉實驗的現象,這樣既可以給學生最直觀的實驗感受,又可以增強學生完成實驗后的成就感。但是由于影響噴泉實驗效果的因素較多,如氣體燒瓶干燥情況、燒瓶氣體充滿與否和燒瓶密閉性等,所以很容易出現學生實驗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