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田
(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山西 太原 030021)
加強黨性修養的內涵及其途徑
趙雨田
(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山西 太原 030021)
加強黨性修養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加強黨性修養,關系到黨和人民事業的興衰成敗,關系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
學習;黨性修養
加強黨性修養,是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不僅關系到黨的先鋒隊性質和歷史使命的實現,而且關系到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保持和發展。
黨性是共產黨員的力量源泉,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增強黨性是共產黨員永恒課題,黨員的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永無止境,特別是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增強黨性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首先,加強黨性修養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我們黨始終注重加強黨性修養。從建黨以來黨的領導同志提出的關于黨性修養的著名論斷和開展的一系列運動來看,都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實踐證明,加強黨性修養,是我們黨依靠自身力量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重要法寶。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把這個“傳家寶”接力傳承下去,不斷發揚光大。其次,加強黨性修養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克服黨員隊伍中黨性不強現象的重要措施。在現實生活中,少數黨員放松了主觀世界的改造,不注重加強黨性修養,導致黨性觀念不強,自我要求不嚴,模范帶頭作用發揮不好。這些弊病都需要通過加強黨性來克服和改正。最后,加強黨性修養是實現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的現實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只有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才能完成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面對“四大危險”“四大考驗”,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一輩子堅持不懈地進行黨性修養,矢志不移地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
黨性觀念是指共產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要牢固樹立與黨性要求高度一致的思想觀念或思想意識,要把黨性作為自己在各個方面表現出來的根本態度和一貫行為。
按照中國共產黨黨章和黨內相關文件的規定,在現階段,共產黨員的黨性觀念最基本的要求主要包含六個方面:
1.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正確認識和處理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既尊重客觀現實,一切從實際出發,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2.堅持黨的最高理想和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的觀念,正確認識和處理現實和理想的關系,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做出新的貢獻,自覺做到最高理想與當今現實的統一;
3.堅持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和黨與人民利益的關系,在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不惜犧牲個人利益;
4.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觀念,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組織、少數和多數、下級與上級、全黨和中央的關系,自覺維護中央權威;
5.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觀念,正確認識和處理黨員個人和人民群眾的關系,自覺堅持黨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6.堅持黨的團結是黨的生命的觀念,正確認識和處理黨內團結和黨內斗爭的關系,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我們說一個黨員的黨性觀念強,就是指在工作、學習、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始終堅持這些基本觀念,用這些基本的觀念來觀察事物、處理問題、約束自己、改造自己。同道德自覺一樣,黨性修養也貴在自覺。黨性修養的成效主要取決于個人認識的高度、努力的程度、持續的長度和自我革新的力度。
黨性修養沒有捷徑也沒有止境,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只要把握黨性修養的規律,建立長效機制,才能提高黨性修養的科學化水平,做到真信、真修、真行。
(一)切實增進道德自覺
德才兼備是我們黨培養選拔干部的原則和標準。德是一個包括了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在內的概念,其中最為重要的或者說處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政治品德,德的核心就是黨性。因此,對于領導干部來講,德行培育無止境,黨性修養無窮期。加強黨性修養是每一個領導干部改造主觀世界的的終生課題,也是每一個領導干部立身、立志、立命的根本所在。領導干部必須在注重品行錘煉中加強黨性修養。
(二)進行嚴格的黨內生活
黨章第八條明確規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者黨的其他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黨員領導干部還必須參加黨委、黨組的民主生活會。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這是保證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督的一項十分重要的組織措施,是我們黨的“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原則方針的具體體現,也是黨員加強黨性鍛煉,增強黨性的重要途徑。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在當前開展的“兩學一做”活動中,應按照黨章黨規要求,自覺地接受黨組織更加嚴格的教育、管理和監督。
(三)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用什么人,對黨性修養具有重要引導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三年多時間里,針對以往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黨中央先后制定了好干部的“二十字”標準、“四有”干部要求,提出了“不要帶血的GDP”,“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等新發展理念,并將“家庭美德”等列入考核干部體系,這些都是黨員領導干部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
在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問題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用人得當”的思路,要選準用對干部,堅持好干部標準,健全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合理的糾錯容錯機制,使動力與壓力、獎勵與懲戒、能上與能下、嚴管與關愛相統一,把優秀干部精心培養起來、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在黨員領導干部中強化“為官必為“意識,增強”“為官會為”能力,追究“為官不為”責任,營造“為官愿為”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創造性。
(四)構建良好的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凈化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政治生態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活現狀以及政治發展環境的集中體現,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核心是領導干部的黨性問題、覺悟問題和作風問題。影響著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為政行為,也影響著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
黨性修養既表現為價值觀的意識形態,表現為黨員的思想覺悟和水平,也表現為黨性踐行者的行動能力,表現為一種現實的實踐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因此,一方面,黨員領導干部要積極投身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另一方面,要積極投身改造主觀世界的偉大實踐,切實加強黨性修養,踐行“三嚴三實”,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干部。
[1]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責任編輯:張明明
D267.6
A
1674-1676(2016)05-0095-02
趙雨田(1963-),男,山西忻州人,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