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中元
(遼寧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 遼寧 鞍山 114051)
論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成因及負面效應
單中元
(遼寧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遼寧鞍山114051)
當前,隨著手機的普及和功能的日漸強大,大眾尤其是高校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高校大學生對手機的過度依賴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大學生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正在改變大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本文將重點對當前高校大學生出現“手機依賴”的原因進行全面而深刻地剖析,并探討其所產生的相關負面效應。
大學生手機依賴成因負面效應
(一)智能手機的普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手機已在高校大學生中全面普及并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據調查了解,智能手機在全國各高校大學生中的覆蓋率接近100%,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擁有一部或者幾部不同檔次的智能手機。由于智能手機相對于電腦價格便宜、體積小、便于攜帶,而且更由于其兼具通信、上網、娛樂、學習等多種功能可以滿足大學生的各種需求使得智能手機成為繼電腦之后大學生們的“新寵”。擁有智能手機后,很多大學生除了打電話、發短信外還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智能手機進行上網娛樂,如聽歌、打游戲、聊天、瀏覽網頁、觀看視頻、看小說、手機購物等等,這不但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更可以緩解大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讓大學生身心得到放松。因此,現如今具有多種功能和用途的智能手機備受大學生們的喜愛,成為了大學生們生活當中的重要朋友和伴侶。很多大學生更是成為了“手機控”和“技術控”,他們不但“人機一體、手不釋機、機不離手、眼不離機”[1],有的更能把自己手機的功能研究運用發揮到極致,久而久之很多大學生都對手機產生了依賴感。他們感覺自己一時一刻都離不開手機,手機不但24小時開機,有事沒事時他們還會經常擺弄手機。更有甚者,如果出門手機沒帶在身上他們會感到內心不安,手機鈴聲如果長時間不響,他們會不由自主地翻看有沒有未接的電話或短信。
(二)大學生自身的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如今手機不僅是一種簡單的通信工具,更是人們獲取各種信息的重要渠道。“手機對大多數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具有積極的作用,但也對部分使用不當的學生造成了負面的影響”[2]。由于大學生所處的特殊年齡階段,決定著他們對各種信息都有著強烈的渴望和需求,他們渴望開拓視野和增加知識儲備,渴望隨時隨地了解各種新聞資訊以便跟上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步伐,手機以輕巧、方便、快捷集通信、上網等多功能于一體恰好滿足大學生對各種信息的渴望和需求,因此備受大學生的青睞。此外,自控能力較弱也是大學生容易產生手機依賴的重要原因。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大,手機可以輕松、全方位地滿足大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等各方面的需求,以致于很多大學生都對手機愛不釋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這固然與手機本身所具有的超強誘惑力有關,但更與大學生自身把控能力較弱密不可分。大學生由于年齡較輕,他們的自控能力要較中老年人差很多,使得他們中很多人都抵御不住來自手機的各種誘惑,尤其是過多的自由支配時間和身邊沒有父母的嚴格約束,使得他們很容易對手機產生過分依賴,進而在手機中迷失自我無法自拔。
(三)手機運營商的推波助瀾。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很多手機運營商都把目光放在了大學生身上,他們針對大學生設計、推出了專屬的話費套餐和流量套餐,這些套餐的資費相對較為便宜,而且基本都是包月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學生們的手機消費。另外,為了搶占高校市場進行謀利,很多大小手機運營商都紛紛想盡辦法與高校進行各種合作,在我國很多高校上課教室、學生自習室、圖書館、食堂、學生公寓等各個角落都基本實現了手機網絡全覆蓋,大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拿起手機進行上網,而且網速還比較快,這種情況下無疑提高了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的頻率,加劇了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程度。
(四)高校的縱容。大學生對手機產生依賴與高校的縱容不無關系。我國很多高校為了短期和眼前利益,置學生利益于不顧,無原則地接受手機運營商提出的各種合作條件,支持它們在本應學生安靜學習、自習的地方建立手機網絡全覆蓋,方便了大學生用手機進行上網,極大地擾亂了學生上課和自習的秩序,使得很多大學生都養成了很多不好的學習習慣,如很多大學生到達圖書館后不是立刻打開書本進行學習,而是先用手機上網,這就浪費了很多大學生的寶貴學習時間。此外,大學生出現手機依賴,與高校的管理不嚴、不善和教育引導不力有關。如果高校對大學生使用手機有嚴格的明文規定和相應地處理細則,并在技術上實現全天24小時教室、圖書館手機網絡信號全屏蔽,那么上課時玩手機、圖書館自習玩手機的現象又會減少多少,學生的學風又會改善多少。
(一)影響學習。“手機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但對手機的過度依賴正在成為繼網絡成癮后影響大學生學習的又一大‘殺手’”[3]。手機是大學生最常用的通信工具,大學生們幾乎每天都會用手機進行通信、娛樂。手機給大學生們提供了方便和快樂,但對手機的過度依賴也給大學生們的正常學習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經常擺弄手機,花費大量時間通過手機上網功能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不僅浪費了大學生們的寶貴學習時間,分散了大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們的學習效率。現在不少大學生都是“手機控”,上課玩手機、自習玩手機的現象已經在全國各大高校泛濫成災,一發不可收拾,令很多高校教育管理者束手無策。現在,很多大學生在上課、自習時都幾乎很難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學習上,到教室、自習室、圖書館第一時間把手機拿出來擺弄一會已經成為了很多大學生的習慣動作和規定動作。可以說,手機依賴正在逐漸改變很多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很多大學生的寶貴學習時間也在不知不覺地玩手機過程中被大量的浪費和消耗掉了。
(二)影響學風和擾亂課堂秩序。“手機依賴正在成為繼網絡成癮后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它不僅影響到了大學生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也嚴重影響到了高校的學習風氣和教學秩序,已經成為令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頭痛而又不得不加以解決的難題”[4]。現如今在高校,不管是211重點大學,還是一般大學,大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現象在各高校都非常嚴重,幾乎已經到泛濫成災的地步。在高校課堂上,你會看見有帶耳機聽歌的,有三倆聚一起看視頻的,有默默打游戲的,有瘋狂聊微信和發短信的,也有上淘寶購物的……可以說課堂上不聽課玩手機的大學生比比皆是,甚至到了不可控的程度,“已經構成了一種新式的‘曠課’行為”[5]。課堂上,有的大學生礙于面子會偷偷地在桌面以下玩手機,有的則會毫不避諱地把手機舉得很高;有的大學生也還算是比較給老師面子,沒有一上課就把手機掏出來,而是過一會兒才拿出來玩。有的老師也看見了,也說了也管了,但最后也沒用,不一會兒又恢復了原樣,反復幾次,很多老師也無奈了。可以說,大學生上課玩手機不僅會影響自己聽課,而且還會影響他人,擾亂課堂秩序,甚至會嚴重影響教師上課的積極性。
(三)影響身體健康。手機在給大學生帶來了無比方便和快樂的同時,也給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可以說,手機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已經成為了21世紀人類身體健康的又一大殺手。據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研究發現:頻繁使用手機,會讓大學生的身體機能和體能嚴重下降。尤其是睡前在床上使用手機等發光電子產品超過1小時以上,會阻礙人體生成褪黑素,使睡眠處于淺狀態,影響人的新陳代謝、情緒和免疫力,最終導致疾病多發。跟電腦相比,手機小巧而方便,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發短信、發郵件、玩游戲、看視頻或者聽歌……但長時間使用手機會讓大學生養成久坐不動的習慣,手機電磁波的輻射以及使用時固定的身體姿勢和重復的機械運動,更會時常引起大學生軀體不適癥狀,如手臂酸脹、眼睛不適、大腦疲勞、頸椎慢性勞損等等,久而久之對大學生身體健康絕對不利。
(四)影響生活質量。大學生對手機產生依賴后,手機會成為他們每天生活的中心,會對其生活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對手機產生依賴后,手機會經常24小時不關機,他們每天都要不分白天黑夜長時間使用手機進行娛樂和交流。由于整天使用手機,很多大學生都逐漸形成了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運動時間和運動熱情都被迫減少很多,手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娛樂活動。尤其是很多大學生都患上了睡前手機依賴癥,如果睡前不玩手機,就無法入睡。“起床刷微博,睡前聊微信”也就成了很多大學生的真實生活寫照。可以說,原本應該睡覺的時間,很多大學生卻是玩興正濃,這不僅破壞了正常的生活規律,而且還會長期打亂生物鐘,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容易引發感應性疲勞和神經衰弱。
[1]吳剛,陳桂香.論手機化存在的大學生管理范式及其走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0):34-36.
[2]湯敏佳.當代大學生“手機依賴綜合癥”分析[J].江蘇高教,2010(1):154-155.
[3]郭少卿,陳軍,張喜順.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及與人格因素的相關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15):67-69.
[4]許國成,黃黎,魏莉莉,朱丹丹.大學生手機依賴與課堂學習效率的關系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535-543.
[5]孟祥寒,高健.大學生手機依賴現象、成因與對策[J].人民論壇,2015(8):180-182.
單中元(1982—),男,遼寧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團委書記,副教授。
G525.5
A
1007-9106(2016)08-0157-03
*本文為遼寧科技大學2015年青年基金項目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問題研究”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