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虹
引領家長成長促進家校共育
■黃美虹
當下社會,家庭教育還存在不少誤區:或漠視,放任自流;或過度,不堪重負。沒有家長的改變、完善、提升,就沒有孩子的進步與發展。如何針對四類家長,選擇不同的家庭教育內容和途徑,是學校引領家長成長先期必須思考的問題。
家庭教育家長成長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是人類一切教育的基礎,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提升又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墒窃诋斚碌纳鐣彝ソ逃羞€存在不少誤區:或漠視,放任自流;或過度,不堪重負。重智育分數,輕品行育人,多數家長是打著“愛孩子”的旗號,卻沒有真正了解孩子,方法也失當,效果當然不好。做教育工作的這些年來,我們看到太多人因為家庭教育而困惑、苦惱,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束手無策,這些人中間不乏高級知識分子、企業家、政府公職人員,所以有時候需要教育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本身。
所謂因材施教,教育只有具有針對性才會有效果。家長的引領和能力的提升也必須遵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規律。要想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首先需要對全體家長教育孩子的現狀有個了解。太倉市沙溪實驗中學是一所純粹的農村中學。在家訪交流中,我們發現90%以上的家長已經面臨“生子容易,教子難”的困惑,絕大多數家長想教育孩子卻力不從心。農村家長缺少主動和配合意識,不少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我們從教育方向和教育能力兩個方面對全體家長進行分類,把家長劃歸為四大類,一類是方向正確又能力大的;二類是方向正確缺乏能力的;三類是方向錯誤又能力缺少的;四類是方向錯誤卻能力大的。無疑最省心同時又可以借力的是第一類家長,最頭疼負面影響最大的是第四類家長!如何針對四類家長,選擇不同的家庭教育內容和途徑,是學校引領家長成長先期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我校在家庭教育實施的平臺建設和實施的途徑方面進行了兩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一是常規工作,有:“家校通”平臺、校園網家校合作平臺、家長委員會、各年級家長會、評選表彰優秀家長、家訪、家校服務卡和陽光卡、家長熱線、考評月反饋。二是創新工作,有8條渠道,分別是:主題沙龍會——家校攜手見證成長;家長巡視員——參與管理持續發展;現場咨詢會——心手相牽健康成長;家長開放日——感受理解增進和諧;家長講師團——借用智慧共育英才;讀寫生智慧——共同討論一起成長(“家校教育群”、“連心橋”指導刊、“家長閱讀”、“家長約稿”、心得漂流);家訪回訪會——關注送教共促教育;家長接待日——答疑解惑和諧家校。通過以上渠道的建設,使得我校的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活動呈現豐富性、多樣化和系列化。
以上常規和創新活動,都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家長選擇實施不同的家庭教育內容和方法,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促進家長自主學習、開闊家長的視野、提升家長的理念、增強育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才能將系統的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材料和各類家庭教育資源有效地傳遞給家長;才能成長家長、幫助孩子、成就學校。
1.普及性活動,夯實群體家教基礎。
為了讓每位家長掌握基本的育兒理念和水平,了解學校的建設,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家校共育,真正實現家?!盁o縫銜接”,凝聚家校之間的教育合力,我校確保每位家長都能參加以下活動:各年級家長會、考評月反饋、家長開放日、“家校教育群”、“連心橋”指導刊、“家長閱讀”等。舉例詳談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們興致勃勃地走進課堂,觀摩了語、數、英、物等學科的教學,對學校的教學有了最直接的感受。家長們觀摩學校的大課間活動,觀看學生的廣播操,參觀校園,體驗食堂伙食,零距離地感受孩子們在學校的生活、學習的氛圍。進報告廳聽取“專家”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然后,家長與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進行了圓桌交流會,家長了解孩子們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讓老師了解了學生在家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共同探索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徑?;顒咏Y束后,家長們認真填寫了學校下發的反饋表,對學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從家長填寫的“家長開放日”反饋表中的統計結果看,滿意度達100%。又如:由我創立的家校教育群“與孩子一起成長”,群里每位家長都能讀到我每天上傳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各類資料,可聽取群里的家長們對出現的孩子教育問題的各種解決策略,可提出自己遇到的有關孩子教育方面難以解決的問題,可看群里各位家長對我拋出的家庭教育共性個性問題的各種看法……通過讀、思、聽、看、論,促進家長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引領家長自覺成為學習型的智慧家長。
2.特定性活動,提高“問題家長”的水平。
對于不同類型的家長,邀請分別參加不同形式的活動,運用不同的方法讓這部分家長接受不同的家教內容。
對于方向正確缺乏能力的家長:除了參加普及性的各項活動外,邀請他們參加學校舉辦的“家庭教育現場咨詢會”,通過與專家面對面的交流,切實解決家長育子過程中的困惑,切實提升家長育子的能力;同時學校購置了大量的家庭教育書籍,提供給這部分家長借閱;也實行“家長約稿”和“育子漂流本”,變著法子讓這部分家長通過讀寫生智慧、通過共同討論一起成長、通過共同學習開闊視野、提升理念,以增強育兒有效性。
對于方向錯誤又能力缺少的家長:邀請出席“主題沙龍會”,根據這部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良傾向,組織不同層面的家長進行不同主題的座談,如如何具備愛孩子的能力、問題生的轉化、學困生的幫扶等等。座談前要求家長做前置作業使其有備而來,座談中暢所欲言,座談后問卷調查和匯總落實,通過共同研討,商量教育的對策,選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學校管理工作的日益完善;同時進行“家訪回訪會”,對這部分家長和學生進行回訪,組織全體科任、優秀家長和有關行政工作人員把圓桌會議開到學生家里,更好地幫助和服務我們的孩子和家長。
對于方向錯誤又能力強的家長:邀請進學?!凹议L講師團”隊伍,為這部分家長頒發家長講師的榮譽證書,請他們進班級、年級為學生或家長開設家長講堂,李同學家長的“理想與前途”、龔同學家長的“法制教育”、沈同學家長“快樂成長,健康過渡”、曾同學家長“相逢在花季”青春期教育等,使得這部分家長必須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反思及梳理,既糾正了自己的問題,又為學校的德育教育等提供有利條件,更能從家長角度理解教師和學校,進一步推動我校的教育;同時聘請他們做“家長巡視員”,從早上的校門口值班一直到晚上放學的值班,與學校的值班老師一起全程參與學校的管理。從早上常規檢查如:巡視校園、衛生檢查、班主任早崗等到進班聽課,從與學生、課任老師、班主任、行政、校領導的訪談交流探討到處理各類突發問題,從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到對班級及學生的管理,都是家長巡視活動的范疇,讓家長成為學校管理的助手和監督員;還在“家長接待日”接待這部分家長,每周四下午,由校行政成員為這部分家長一對一答疑解惑、協調解決問題,并記錄意見和建議,若有無法當場回復或達成一致的特殊問題,交校長會議或行政會議共同商議,再約家長進行反饋和溝通,使家校心凝一處,讓家長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3.借助性活動,發揮能力家長的作用。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所產生的教育合力要取得顯著的效果,就必須使家庭的教育與學校的教育保持一致性。而方向正確又有能力的家長,學校借助這部分家長的力量,讓他們參與特定的活動幫助其他家長,因都是家長身份,交流更容易產生共鳴和得到認可,可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把這部分家長請進沙龍座談會,請到學校家長會上,請到家訪回訪現場,或請他們做優秀家長經驗介紹、主題講座,或請他們就學校棘手的教育問題與“別扭”的家長溝通,或請他們與我們一起家訪送教育建議上門。同時,我還和這部分家長約稿,把他們家庭教育的“真知灼見”上傳學校家校合作網站、上傳“與孩子一起成長”群、刊登在學?!斑B心橋”家庭教育指導材料上,推薦到各級各類評比和刊物上發表,幫助更多的家長。我還給這部分家長“下任務”,請他們寫定主題的“育子心得”,把他們的心得貼在“育子心得漂流本”上,讓所有同班級同年級的家長學習,也請讀漂流本的家長寫出自己的問題,讓寫心得的家長和后讀的家長一起來動腦筋解決家長提出的問題。這些舉措,使得優秀的家長通過自覺地學習,變得更優秀,有“問題”的家長慢慢在這些優秀家長的帶動下變得積極了,不斷提高自己的育兒理念和水平,實現了良性的循環,和家長一起守護孩子的未來。
通過研究和實踐,提升了家長育兒的理念和方法,引領不同類型的家長成為學習型的智慧家長,增進了家長與學校之間有效溝通合作,成長好父母、幫助好孩子、成就好學校。
(作者為江蘇省太倉市沙溪實驗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