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開敏
吳老師退休后在家看小孫子,生活得很愉快。前些日子,吳老師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也越來越差。就在昨天早上準備起床時,吳老師突然感到四肢軟弱無力。家人打“120”急救電話將吳老師送進了醫院,經檢查醫生診斷為低鉀性麻痹,補鉀后吳老師的病情得到了迅速緩解。
鉀是對身體很重要的一種元素。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假如飲食正常,營養結構均衡,就足以滿足身體對鉀元素的需要,不需要額外補充。當體內缺鉀時,輕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胃腸蠕動減慢、疲乏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全身性肌無力、麻木、疼痛、肢體軟癱,心跳減弱、頭昏眼花、腸麻痹、厭食、呼吸肌麻痹等,甚至危及生命。
人到老年,體內鉀缺乏問題變得突出起來,其原因可能是牙齒咀嚼功能減退,飲食類型比較單一,吃的含鉀食物較少,逐漸導致缺鉀。另外,有基礎病且長期用藥的老年人,也易出現鉀偏低的情況。
老年人預防鉀缺乏,應注意以下4點:
1.增加含鉀食物的攝入 適合老年人的含鉀食物主要有蛋黃、動物肝臟、瘦肉、海產品以及綠葉蔬菜和新鮮水果。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具體情況,盡可能每日都食用一些,以增加體內鉀的來源,預防鉀缺乏。
2.定期監測血鉀 老年人要每隔半年檢測1次血鉀,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乏力和食欲減退,最好去醫院測測血鉀,以發現隱性缺鉀問題,并及時口服藥物補鉀,防止發生顯性低鉀血癥。
3.積極防治胃腸道疾病 老年人患有慢性胃腸道疾病時,應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同時注意監測血鉀。如果癥狀明顯,特別是出現厭食、嘔吐或腹瀉癥狀時,要給予氯化鉀口服,以免引起鉀缺乏。
4.合理用藥防治心血管病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特別是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患者,務必要慎用利尿劑,選擇對鉀影響不大及無影響的降糖藥,用藥前看清楚藥品說明書,如果有引起低血鉀反應的問題,則要謹慎使用,必要時可在用藥期間加服小劑量氯化鉀,以防體內鉀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