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 王建華

小李是名大三學生。近半年來,他身體日漸消瘦,但飯量不減反增,另外一個突出變化就是脾氣見長,動不動就發火,夜里經常失眠,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成績明顯下滑。上周末,他用電腦寫文章,敲著敲著感覺手指不太靈活,想站起來活動活動,發現腿腳像癱了一樣一動不能動。朋友發現后,趕緊撥打“120”將他送到附近醫院。醫生對小李化驗了甲狀腺功能,結果顯示FT3、FT4均高,TSH降低,結合病史,最終確診為“甲亢合并低鉀型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是以骨骼肌遲緩性癱瘓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以低血鉀性周期性癱瘓多見。引起低血鉀的原因很多,這其中就包括甲亢,由它引起的癱瘓稱為“甲亢性低鉀周期性麻痹”(簡稱“甲亢性周期麻痹”),主要見于青壯年男性。大多數患者是先有“甲亢”,而后出現“周期性麻痹”;但也有少數患者先出現“周期性麻痹”,而后出現甲亢。對于后一種情況或者甲亢癥狀相對較輕而以發作性肌無力作為突出表現的患者,臨床上很容易誤診,需引起高度警惕。
低血鉀何以導致肌無力?
鉀是人體最重要的電解質之一,除了在維持心電穩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之外,對于保持神經肌肉正常的應激性同樣起著重要作用。當機體由于某些原因出現低血鉀時,就會導致神經肌肉的應激性降低而出現肌肉無力甚至癱瘓。
甲亢為何會導致低血鉀?
血鉀的正常值范圍是3.5~5.5毫摩/升,當血鉀<3.5毫摩/升時,謂之“低血鉀”。導致低血鉀的原因主要有三:①鉀攝入不足;②鉀排出過多;③鉀由細胞外向細胞內轉移過多。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有哪些臨床特點?
“甲亢性周期麻痹”占甲亢患者的2%~4%,多見于青壯年男性,女性非常少見。發病很突然,誘因多為過度疲勞、大量進食碳水化合物或輸注葡萄糖、注射胰島素、精神緊張、受寒、感染等,有時也找不到明確的誘因。
癥狀較輕的患者可僅僅表現為疲乏、軟弱等癥狀,病情嚴重者肢體完全不能活動,極個別患者可出現呼吸肌麻痹及呼吸衰竭。體格檢查可見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無感覺障礙,神智清晰。發作時大多數患者血鉀低,也有少數患者發作時血鉀正常。
發作頻率可一日數次,也可數年一次,每次持續時間短者數十分鐘,長者數日,可以自然緩解。如何診斷甲亢性周期性麻痹?診斷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主要根據以下幾點:
1.患者甲亢診斷明確;有甲亢臨床表現,甲狀腺功能檢查符合甲亢改變。
2.有周期性麻痹發作的癥狀和體征,即發作性對稱性肢體軟癱,下肢重、上肢輕,近端重、遠端輕,無感覺障礙。
3.癥狀發作時血鉀降低,心電圖檢查呈低鉀性改變。
4.發病前常有過度勞累、高糖飲食、大量飲酒、精神緊張、注射葡萄糖或使用胰島素等誘因。
5.經補鉀治療癱瘓迅速緩解。
6.甲狀腺功能正常后癱瘓不再發作。
7.可以排除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所致的低鉀性麻痹。
如何治療甲亢性低鉀麻痹?
本病的治療包括“對癥治療——補鉀”和“病因治療——控制甲亢”。如果僅僅是補鉀,雖然可使患者肌麻痹癥狀很快得到緩解,但過后仍會復發。只有徹底治愈甲亢,才有望從根本上解決病情復發問題。
甲亢性低鉀麻痹預后如何?
本病預后良好,隨著年齡的增長,發作次數趨于減少。通過避免各種誘發因素、積極治療甲亢,可以有效地預防病情發作。
專家提醒:臨床上遇到反復軟癱,伴低血鉀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的情況時,要想到給患者檢查甲狀腺功能,找出隱藏在低血鉀背后真正的“元兇”,而不要草草補鉀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