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英
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病,患者沒有接受合理的治療是最大的問題,患者和其家屬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帕金森病患者一定要找專業醫生看病,尤其是前幾次看病,這主要是防止誤診。帕金森病不像其他疾病,通過化驗、檢查就能得出結論,帕金森病一般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和隨訪才能確診。看病“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非常容易被誤診,如果頻繁更換醫生,也不利于醫生發現問題。
此外,服藥后一定要給醫生反饋,這個反饋可能是有效,也可能是無效(這時需要醫生調藥)。只有將自己的情況反饋給醫生,才有利于更好地治療疾病。有的患者治病心切,找這個醫生開藥吃幾天不見效,就找另一位醫生開藥吃幾天,這樣做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帕金森病患者服藥有一個特點——規律,患者必須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有的患者服用一段時間藥后效果挺好,為了好得更快,就給自己加量,加量以后感覺不錯,就再加量,這是錯誤的。需要強調的是,治療帕金森病不管是調整用藥的種類還是調整藥物劑量,都是非常專業的事情,必須由醫生來做,患者千萬不要自作主張,因為不規律用藥是疾病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還有的患者確診后堅決不用藥,這樣也是不對的。實踐證明,按照一定劑量規律用藥,治療效果最好。

有的患者看到其他人用藥后效果好,就打聽是什么藥物,甚至“以身試藥”,這是不可取的。雖然同為帕金森病,但是類型不同,用藥也不同。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療藥物主要有六類,包括抗膽堿能藥物(如安坦)、金剛烷胺、復方左旋多巴制劑、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單胺氧化酶B型抑制劑以及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抑制劑。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同,治療用藥也不同。讓藥物發揮最大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是神經內科醫生努力的目標,這也需要患者的配合。
調查顯示,多數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之后感到心情抑郁、孤單寂寞。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長期精神壓力過大,誘發負面情緒;另一方面,帕金森病與多巴胺神經遞質水平降低有關,而這也是抑郁的成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人要特別留意患者的情緒變化,尤其要關注細節,給予患者更多關愛,來改善其抑郁等情緒癥狀。對于已有抑郁癥狀的患者,可選擇同時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抗帕金森病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