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璐
傳媒經營人才高校培養模式探析
□沈璐
隨著媒體融合的不斷發展,中國媒介市場化也得以提高,傳媒組織的改變使得傳媒經營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媒介急需高質量的經營管理人才。這就要求高校在傳媒經營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培養出能夠促進傳媒經營行業發展的人才。本文在分析傳媒經營人才高校培養模式現狀的基礎上,提出完善傳媒經營人才高校培養模式的策略。
媒體;傳媒經營人才;高校培養模式;策略
人才是一個行業、一個組織發展和進步的重要資源,但是現階段我國傳媒經營人才遠遠沒有滿足傳媒市場的需求。在高校教育中更加重視培養傳播人才,而忽視管理人才,影響媒體行業的發展。為保證我國傳媒行業發展,高校作為培養傳媒經營人才的重要基地,應該更重視對傳媒經營人才的培養,為傳媒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目前,高校在傳媒經營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高校并不重視媒介經營教育,雖然現階段已經有很多高校開設了媒介經營管理課程,一些院校還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但是該項專業仍然不具備獨立的學科地位,僅僅是作為學生接受新聞教育中的一項普通內容,沒有得到校方的重視。①二是課程設置相對不合理,主要表現為課時少、課程內容單一、教材內容缺少針對性。三是高校傳媒經營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不佳,從整體水平看,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許多教師在學習階段沒有接受過該方面的培訓與教育,導致在教學中出現教學浮于表面、不能深入等弊端。
(一)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內容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接受到專業的傳媒經營教育,相關高校在選擇教材、制定教材內容時,要有針對性,要結合現階段我國新聞專業課程設置中新聞業務課程較多的情況,使傳媒經營課程更加專業,在設置上要增加一些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特別是管理學、經濟學、市場學等知識,同時在高校教育中,大一大二時期主要以基礎課程為主,但是在大三大四時期應該開設大量的選修課,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規劃,更好地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
(二)創設開放性辦學模式
要真正使傳播教育走出學校,更好地培養學生管理能力,高校應該廣泛聯系新聞媒介,通過與社會各界的合作,創設開放性辦學模式,主要包括三種模式。一是合辦學校模式,高校與各種力量進行合作辦學,社會各界力量能夠為學校提供財力幫助,使學校更好地培育傳媒經營人才。②二是聯辦媒體模式,主要是與媒體合作辦學,使學生和教師能夠真實地參與到傳播活動中,為學生學習傳媒經營知識注入動力。三是委托培訓模式,即高校受相關媒體和企業委托,根據其要求為學生培訓相關的課程內容。
(三)采用多樣型教育模式
傳媒經營人才不僅要具備基礎的理論知識,更要具有創造才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種傳播工作。但是采用傳統新聞傳播教育模式很難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傳媒經營人才,特別是傳媒經營人才更需要管理、新聞、銷售等多種學科知識的積累,因此,高校要采用多樣型教育模式,根據對學生的不同期望設置不同的側重內容,使更多的學生掌握跨專業、跨學科的知識。
(四)注重教學中的實踐環節
學生在學校通常只是學習到理論知識,特別是在高校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教師通常更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忽視了現階段對人才更高的要求,即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高校在進行實踐教學時,通常會讓學生自己進行實踐,只要開出相關證明即可,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發展。③因此,為保證高校能夠培養出更優秀的傳媒經營人才,高校應該重視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可以采取實踐驗證和實踐評價的方式,將實踐作為大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使學生更加重視,從而在實踐中更好地吸收知識、應用知識。
(五)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高校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只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結合學生特點,靈活地使用教學方法。如果需要學生更好地理解某方面知識,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融入情境,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傳媒經營人才。
(六)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學生成長與發展過程中重要的領路人,高校只有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才能使學生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現階段傳媒經營人才缺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師資力量不夠強大,雖然部分教師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但是同時具備教學經驗和實際管理經驗的教師并不多,因此,高校應該增加在教師方面的投入,一方面不斷聘請能力強的教師,另一方面為學校的教師進行更加全面系統的培訓,使其能夠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綜上所述,傳媒經營人才在現階段傳媒行業發展過程中十分稀缺,因此高校應該更加重視傳媒經營人才的培養工作。高校可以借助有針對地制定教學內容、創設開放性辦學模式、采用多樣型教育模式、注重教學中實踐環節、靈活使用教學方法以及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等策略,提高傳媒經營人才的培養質量,為我國傳媒行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注釋:
①張淑華.新聞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3).
②嚴玲.國際化傳媒人才外語素質及其構成——傳媒類專業英語需求分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06).
③曹坤.用“跨界思維”打造傳媒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以中國傳媒大學為例[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2(03).
(作者系貴州財經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