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摘 要:主要就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希望找出優(yōu)化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進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391-01
在實踐中,語文教學經(jīng)驗不斷地被探索發(fā)現(xiàn),其教學手段也不斷地得到創(chuàng)新性的改變,相關教育部門發(fā)現(xiàn)將微課程應用于語文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從被動的觀看者變成主動的學習者,因此,提倡以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為基礎,將具有互動特點的微課程應用于語文教學中,從而讓語文教學有了創(chuàng)新性的改變,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微課程的教學意義
語文教學涉及對眾多知識面的整體把握,需要學生對其中蘊含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和記憶,這對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具有一定要求。面對繁雜知識點的記憶壓力,如何巧妙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教師的教學有效性,是語文教學運用微課程的意義所在。
1、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tǒng)教學手段以教材和板書為主,受篇幅與容量所限,缺乏對繁雜知識的統(tǒng)籌與歸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微課程的出現(xiàn)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通過多媒體視頻影像等手段進行教學知識的統(tǒng)籌整合,使學生理解更形象的知識內(nèi)容。
2、強化教師的教學效果。傳統(tǒng)授課方式需要長時間的課堂引入,浪費教學時間的同時也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微課程將眾多知識融于一體,提升教師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率。同時,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模式,微課程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達到教師與學生隨時交流,大大提高了語文教學交互性。
二、微課程的實際應用
1、將PPT軟件應用于語文教育教學中。這種PPT教學軟件具有很強的綜合功能,這一優(yōu)勢可以滿足繁雜、繁多的語文知識、教學。將PPT軟件應用于語文教學中,能夠讓學生感到一種新鮮感,而這種新鮮感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催化劑,讓學生持久保持學習語文的熱情,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產(chǎn)生一種愉悅感。例如,在教學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的時候,利用PPT將北國雪景的圖片附在每一句詩歌后面,并且將背景音樂循環(huán)進行播放,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情景化的教學課堂,使其被視頻中的圖片、音樂所吸引,這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教學中,沒有任何時間去開小差。
2、錄制音頻、視頻進行講課式教學。所謂講課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要在每節(jié)課前將所學知識進行錄制,以視頻、音頻的方式進行語文教學,在課前將視頻進行整理,通過剪切、整合的方式完成視頻后期的制作,以微視頻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開始了解教師此節(jié)課要講的內(nèi)容,在預先了解的情況下,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將主人公及其他主要角色制作成視頻資料,將圖片中的人物性格特點進行解釋,并且反復播放給學生看,加深學生對書中人物的印象。不論書中的人物、知識、語言有多復雜,學生在了解人物特征的基礎上,迅速了解了其中的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果。
3、情景劇模式的交互教學。情景劇教學模式和前面的兩種教學模式相比,其教學難度更大,學生想要完成教學任務就要團隊合作,因為獨自完成的難度過大。因此,在情景劇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以編劇、導演的身份出現(xiàn)在其中,指導學生在情景劇中扮演合適的角色。在情景劇的設計中,必須結合微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所學內(nèi)容,并且能夠快速學習重要的知識,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因此,將情景劇教學模式應用于語文教學中,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魯迅的《孔乙己》時,教師指導學生設計符合課本內(nèi)容的情景劇。學生在了解了課本中當時文化背景的情況下,將臺詞、裝扮等進行設計,設計完成后讓學生再進行角色扮演,經(jīng)過幾分鐘的表演學生能夠了解當時扮演人物的心理變化,這樣能夠讓學生輕松地接受其中的知識,對書中知識進行思考,這樣就提高了語文教學效果。
4、豐富教學手段,強化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學不僅包括課文的教學,還包括寫作方面的教學。就目前來看,初中寫作教學的質(zhì)量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采取單一的教學手段,并且忽視了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失去寫作的興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師安排的寫作任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初中語文教師開始將微課與寫作教學結合在一起,針對不同的寫作內(nèi)容選擇有針對性的微課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影像的方式,加深對寫作內(nèi)容的理解,并將寫作與生活進行聯(lián)系,增加學生寫作的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例如,圍繞感受春天的氣息進行作文寫作時,教師為了喚起學生對春天的印象,并對春天有話可寫,可以在寫作之前播放與春天有關的微課,讓學生在課上觀看與春天有關的紀錄片,進而感受到冰雪融化,萬物復蘇的自然生氣,讓學生對春天的氣息產(chǎn)生聯(lián)想,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大概的印象,為之后的寫作打好基礎。
三、應用微課程應注意的事項
1、選題,微課程講究短而精,因此選題要有重點,范圍太大會影響實際教學效果。
2、教師參與度,微課程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參與度不要過高,否則將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
3、知識點不可劃分太細,否則起不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4、注意知識密度,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入思考,避免學生的思考流于表面。
5、實際內(nèi)容與趣味性兼顧,微課程教學不可過于重視趣味性而忽視實際內(nèi)容,知識的獲得才是微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可本末倒置。
6、片頭、片尾的結構要合理,不可片面追求形式完整,如師生問候等環(huán)節(jié)不必錄制。微課程是一種具有完整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新興教學手段。
微課程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PPT,還可以應用多種多媒體技術手段,如思維導圖等使教學交互性得以進一步實現(xiàn),提高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巧芳,楊文美.我國微課程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0).
[2] 劉國貞.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探微[A].2014年6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
[3] 趙世波.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