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斌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甘肅蘭州730021)
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
楊麗斌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甘肅蘭州73002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具有特殊的責任?;诖?,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現狀及其優化路徑兩個方面對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了具體的研究。
高職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薄斑@‘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指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高職院校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負有重要職責。這就迫切需要在高職院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教育、認同教育,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踐行水平。
高職院校學生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體現者和傳承者之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大學生,幫助他們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能夠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他們走上社會之后,將對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建設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這既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進程,又可使大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真正成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力軍。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要求,是黨贏得青年、培養青年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現實要求,更是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
為了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各高職院校黨委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列入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通過專題講座、黑板報大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和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并利用黨課、團課為大學生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教育引導大學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個人的價值追求、精神支柱和道德規范。
但是,目前由于受國際、國內環境、社會大環境以及日益興起的網絡文化的影響,高職院校在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1.教師方面
近幾年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僅靠思政教師無法保證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常進行,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強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學院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組織青年教師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鼓勵優秀青年教師兼任學生輔導員、班主任,保證了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常進行。但“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尤其是一些年輕輔導員和班主任缺乏政治敏感性與洞察力,在面對學生政治信仰與思想上出現的一些問題時,不能及時有效地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思路解決問題。
2.學校環境方面
高職院校作為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大學生系統傳授社會規范、價值標準和知識技能的機構,在教育環境中起主導作用。但當前高職院校學生中一些不良學風漸長,比較突出的主要有:上課遲到、逃課、抄襲作業、考試作弊、課堂紀律松散、沉溺于電腦游戲等。此外,互聯網普及逐漸削弱了教師在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對大學生的信息篩選與行為指導的能力和有效力,直接導致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主體權威性的下降。通過網絡,學生可以自由地篩選、接納和整合信息,極容易受不良網絡文化及非主流文化的影響,導致價值觀扭曲。
3.學生方面
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多是“90后”,獨生子女占很大比例,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好時期,面對的是比過去更加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其價值觀的取向極易受到社會的影響。當代高職院校學生的價值觀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同時在部分學生中也出現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弱化的趨勢,比如政治信仰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缺失、存在務實功利、社會責任意識淡化、知行脫節等問題突出。
1.盤活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機制
加強制度轉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管理之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三個倡導”體現到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各環節,并將其轉化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管理服務的各項制度中,轉化到校園的文化氛圍中,轉化到學生的日常行為準則中,還要充分考慮高職院校教學的特點和內容要求,從當前實際出發,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課堂教學、主題教育、文化建設和日常管理之中,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讓學生隨時隨地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
同時,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師德師風建設,通過制定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績效考核、職稱評聘等制度規范,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學校和教師的考核評價體系,使教師師德的自律與他律結合,從外在的行為規范逐步內化為教師自身的師德需求。
2.拓寬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途徑
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既要重視課堂教學,還要加強實踐養成,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生化。
(1)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整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教材內容,既進行理論上的系統講解和重點闡述,又廣泛運用多媒體、視頻資料,靈活運用課堂專題討論、辯論、演講、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圍繞大學生關注的各種新聞熱點、社會熱點,以及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如: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大學生理性愛國、大學生的誠信、“扶與不扶”等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辯論,引導大學生自覺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加強實踐教學,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深入生活、深入實際,達到知行統一。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參加義務勞動、開展勤工儉學、利用寒暑假進行社會調查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將書本知識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傳播者和忠實踐行者。
(3)通過發揮新媒體的正面作用來拓寬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途徑。新媒體的高度開放性給高職院校學生價值觀教育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在現實新媒體環境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平等的交流對話,學生也可以輕松自由的在虛擬空間發表不同的言論,學校就要發揮新媒體的直觀、及時、迅捷互動等傳播優勢,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形象化、大眾化、具體化、通俗化,以實在的話語、明確的目標積極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新媒體為平臺體現教育過程的主動性、互動性、開放性,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提高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到實處,同時也要有效避免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消極影響。
(4)采取全方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例如可以采取文藝表演、專題講座、演講辯論、形勢報告、主題班會、校園QQ群、校園微博、校園微信以及輔導員博客、微博以及微信、領導與學生在線交流等多種形式,深入持久地開展宣傳普及活動,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度。
(5)有效利用校企合作來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是高職院校的重要目標,高職院校技能訓練課占總學時的一半以上,學生到對口企業頂崗實習不少于一年。因此,要高度重視實訓、實習教學對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作用。例如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辦學的重要形式,學校在選擇合作企業時,要將有良好的企業文化作為必要條件。學生實訓、頂崗生產實習的環境和過程,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要求,企業在學生實訓、實習過程中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傳授技能,還要積極參與、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3.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氛圍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學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載體、主渠道和主陣地,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的學習氛圍并不是很濃厚,必須提升高職院校課堂教育的氛圍,例如,教師本身的授課態度、教學質量等,也就是教風會對課堂教育的氛圍產生影響。
此外,還要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外的學習氛圍,對高職院校學生而言,他們的課余時間相對充裕,要在學生的課余時間積極營造這種學習氛圍。一是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價值觀學習氛圍。高職院校要以先進文化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在健康的校園文化中,能夠讓大學生自覺不自覺地吸取學校的人文精神,接受美的熏陶,摒棄人性中不正確的影響,在更高的境界、更寬廣的領域去理解和領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義,理解人生的價值真諦,從而達到價值引導和個體價值建構的統一。二是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網絡輿論氛圍。可以充分依托校園網、微信、微博、校園BBS等新載體,以新穎親切、學生愛聽愛看、樂于參與的方式,把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宣傳部門要設立專門網絡信息管理辦公室,由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相關工作,制訂與落實校園網絡信息管理的規章制度,做好網絡信息監管與網絡輿論引導等工作。
高職院校學生是國家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祖國的明天,民族的希望,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前途與命運。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社會主義事業繼承者的思想道德建設。
我國當前正處于社會重大轉型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較為深刻而復雜的變化,高職院校學生容易在社會變革時期產生理想信念淡化、價值觀念混亂、道德水平下降等問題。因此,積極開展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對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1]盛利,郭強.信息網絡化視閾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1).
[2]費擁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探究——基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的視閾[J].學術探索,2012(12).
[3]董雪峰,丁曉榮.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高中職學生德育水平[J].教育教學論壇,2013(02).
[4]王金蓮.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的有機構成[J].吉林教育,2012(34).
[5]張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高校建設[N].人民日報,2014-l-20(006版).
[6]嚴水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我見[N].撫州日報,2014-2-22(003).
G711
A
1007-9106(2016)09-0159-03
楊麗斌(1964一),女,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為思政理論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