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關注創新層的二級市場和整個新三板的并購市場投資機會。
在浦東川沙鎮北側,有一處綠樹成蔭、小溪蜿蜒的院落,中邦頤道養生酒店就坐落在這里。
在中邦頤道酒店近日舉行的一次“金融與養生”活動上,記者見到了去年“奔私”的原民生加銀基金總經理,現萬噸資產董事長俞岱曦。
談到時下的投資機會,俞岱曦認為,現在確實存在“資產荒”的情況。6月27日新三板的分層舉措可謂開啟了新三板的未來,創新層的投資機會值得投資者認真研究。
積極關注創新層
上海萬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由三位原中銀基金核心投研人員創立。其中,董事長俞岱曦擁有15年證券研究、投資和經營管理經驗,創立萬噸資產前為民生加銀基金總經理;投資總監陳志龍擁有13年證券從業經驗,曾先后擔任中銀基金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浙商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等;研究總監張發余擁有14年證券從業經歷,曾擔任中銀基金研究總監、基金經理等長達八年。
查閱萬噸資產管理的產品,可以發現該公司對“海洋”情有獨鐘。其產品包括“核潛艇系列”“美人魚系列”“黑珍珠系列”“航母-巡洋艦系列”“大白鯊系列”“深海鯨系列”。
記者在俞岱曦演講的PPT中發現了這些名稱的寓意:“大資管時代的中國資本市場就如浩瀚的太平洋,萬噸資產志在成為一艘萬噸航船。我們多年專注于資本市場投資的團隊就像是船上的水手,憑借著多年的經驗、默契和嫻熟的技術,在這片汪洋大海中為投資者收獲鯨魚、大白鯊、黑珍珠等這樣的珍寶。”
萬噸資產投資的“汪洋大海”目前來看,主要是A股和新三板。“A股是主業,新三板是戰略。”管理規模上,“管理資金總規模超過30億,其中新三板約4億,剩下的是A股。”另外,固定收益、量化投資、海外投資也在萬噸資產未來的業務版圖之中。
就現階段境內資本市場而言,俞岱曦認為,A股經過暴漲暴跌之后,已顯疲態,而新三板卻在今年6月迎來投資的重大機遇。
6月27日,新三板開始實施分層管理。滿足三套創新層標準之一的掛牌公司可以進入創新層,未進入創新層的掛牌公司進入基礎層。
2016年8月,新三板累計掛牌公司已突破8100家,市值3萬億。目前A股市值約三四十萬億,新三板大約為A股的十分之一。被劃入創新層的公司有952家,約占新三板全部公司的12%。
俞岱曦認為,過去新三板掛牌門檻比較低,屬于快速擴張的野蠻生長階段,這種發展策略雖有助于迅速占領市場,但也造成了掛牌公司的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在目前掛牌公司已經超過8000家,而且可能很快就要突破一萬家的情況下,創新層的推出標志著新三板的自我革新,能產生“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創新層的推出,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很好的投資方向。由于創新層公司每年都會更新名單,未來,力爭進入創新層會成為新三板掛牌公司的發展目標。
投資新三板面臨的問題
現階段,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問題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
目前新三板每天的交易量不到6個億,創新層不到3個億。市場對這個交易量很悲觀。
俞岱曦認為,流動性問題其實不是根本性問題,只是這個市場投資價值不彰所導致的結果。這個市場缺乏投資價值,無人問津。投資價值才是關鍵問題。“去年投資新三板的基金基本都是虧損的,我認為新三板很多公司的價格跌下來以后是回不去的。因為這個市場實行的是注冊制,可選擇標的也很多。這點跟A股不同。”
新三板流動性不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很高的投資門檻。“現在A股的投資人有1個億,其中真正保證金超過500萬的,不超過200萬人。這個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股民的資金量都在50萬元以下。新三板現在公布的投資人有20多萬,扣掉原始股東,真正的投資者可能就幾萬人,包括像我們這樣的機構。所以這個市場就很不活躍。”
管理層也非常關注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今年年初李克強總理曾在不同場合數次提到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7月,全國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隋強公開演講表示,正在研究新三板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
對此,俞岱曦預測,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今年下半年會有所改善,今年年底之前出臺相應的促進新三板流動性的政策可能性較大。“‘雙創’最重要的環節是投融資系統,沒有二級市場的活躍,根本不會有一級市場的活躍。”
俞岱曦認為,由于創新層的推出,新三板的流動性可能會集中到創新層上面。“過去的投資有一定的隨機性。創新層分出來以后,我跟團隊說,不是創新層的新三板企業就不再看了。所以新三板的投資資金會進行動量轉換,會聚焦。”
當然,創新層是動態變化的,也要關注基礎層里面那些有潛力進入創新層的公司。
新三板市場投資者關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其交易制度。新三板現在的交易制度有兩種,一種是協議轉讓,另一種是做市交易,即通過第三方券商做市。針對市場傳言的競價交易,俞岱曦認為,未來兩年,新三板市場都不可能采用競價交易。
創新層的投資機會
事實上,伴隨著A股市場過去兩年的暴漲暴跌,新三板也經歷了一輪瘋狂的行情。去年三四月份,新三板非常瘋狂,一個三四億的融資,可能在朋友圈半個小時就募集好了。“人無股權不富”這個口號就是那時候流行起來的。
A股泡沫破裂之后,新三板受到重挫、人氣渙散。過去一年,新三板指數跌幅遠遠大于A股,2015年最高點2600多點,今年8月份已經跌破1100點。
在這種情況下,新三板的分層改革舉措,對激活市場人氣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俞岱曦認為,可以將創業板和創新層進行對照,從中發現創新層的投資價值。
截至2016年7月20日,A股創業板有507家公司,創新層是953家公司。根據2015年年報,創業板收入總量是5223億,對應507家公司,平均每家公司銷售額10個億左右。創新層平均每家公司的銷售收入大約在3.5億元左右。平均每家創業板公司凈利潤是1個多億,平均每家創新層公司的利潤大概在4000萬左右。
萬噸資產去年12月發了第一個三板基金,投資的是新三板的一級市場,幸運地避開了新三板二級市場的大跌。
提到目前新三板的投資機遇,俞岱曦認為,主要在兩個領域:創新層的二級市場和整個新三板的并購市場。“在這個階段,創新層迎來戰略性布局的時機,值得大家關注。”
新三板以后會成為一個大的并購場所,現在已經是如火如荼。中國的中小微企業1000多萬家,真正掛牌新三板的不到1萬家。不管是大集團還是A股公司,要做并購都可能會到新三板里面去找機會。
俞岱曦透露,萬噸資產也在考慮成立并購基金,通過資本整合產業資源。
關于萬噸資產在新三板的布局,俞岱曦分享了他們的投資原則:
投資地域:只投北上深的企業,這里的商業環境好一些;
投資行業:主要投快樂(文化、傳媒、體育、旅游等)行業;
積極股東:70%投資具有創新層潛質的擬掛牌公司;在公司需要的階段,開展積極的投后管理。
在擁有8000多家掛牌企業的新三板市場這個“海洋”中,俞岱曦能否找到他想要的鯨魚、大白鯊、美人魚、黑珍珠,也許再過一兩年就能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