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艷華
預算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鄺艷華
自上個世紀末以來,中國連續開展了一系列的預算改革。這些改革不但大大改善了預算決策,同時也提高了政府預算系統的責任性。那么,作為公共服務的對象,公民如何看待政府預算改革的努力,他們對預算改革是否滿意,他們的滿意度受哪些因素影響,這是本研究的核心問題。本研究選取廣州作為一個案例,通過電話問卷調查測量廣州市民的預算滿意度,同時進行了教育程度、預算認知、媒體報道、政治異化、稅負感與公民預算滿意度的回歸分析。
預算滿意度預算認知稅負感
改革開放的前20年,中國財政改革的重點是財政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包括工商稅制和分稅制等改革。改革開放的后20年,財政改革的重點轉到了支出制度。1999年開始,中國先后啟動了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等改革,拉開了構建現代預算制度的序幕。近幾年,績效預算、公民參與預算等改革的涌現,進一步體現了政府強調預算系統的責任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代表了預算改革的方向。同時,近年來公共政策的調整也體現了向社會支出傾斜的特點。從2002年至2008年,社會支出占我國政府一般預算支出的百分比從26.87%增加至42.8%①。與此同時,廣州市也大幅增加社會事業投入,2009年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計劃423億元中,安排用于民生和各項公共事業的資金317.3億元,占一般預算支出75%,比2009年增加81.3億元②。
圖1廣州市民生支出占一般預算支出比重
那么,到底老百姓對政府的這些改革的努力如何評價?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一方面是評估預算改革乃至我國公共政策轉型的一個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公眾對政府預算的管理和評價也是下一步改革的參考。
現有的研究顯示,關注公民對政府預算的滿意程度,可以促使公共財政真正為民所用、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可以促使老百姓內化公民意識,促進自覺投票等公民權行為的形成,可以促使公民提高對政府的忠誠度,對政府績效產生正向的激勵作用。
預算管理是公共服務的其中一個方面,預算滿意度能夠客觀反映公民需求的滿足程度和社會福利水平,政府理所當然要根據公民需求合理配置財政資源,為公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尤其在納稅人意識逐步發育的今天,納稅人能夠逐漸對政府產生重大的影響,政府要贏得公民的信任,維持財稅收入的穩定,就要研究公民的預算滿意度,不斷地觀察和分析公民預算需求的變化,適時地提出并采取滿足其需求的有效措施,讓公民更多地分享財政改革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增進社會的福利水平。預算滿意度還是公民就政府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所體現出的管理能力、回應性、責任性以及公眾參與度等方面所作出的評價,是公民評價政府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民意的較好體現。因此,研究預算滿意度,測量政府滿足公民需求的狀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由于公民預算滿意度的重要性,因此政府在重視預算滿意度的同時,更為重要的目標是提高公民的預算滿意度,以持續地獲取公民的信任,針對公民的預算需求提供更為合適的公共服務,本研究正是基于這種設想而設計的。為了確保研究的有效性,并考慮到研究的可行性,作者選取了廣州市作為一個典型的案例作為研究對象。廣州市的部門預算改革相對比較成熟,尤其是績效預算改革更是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2009年部門預算公開的大膽嘗試,開了中國政府預算公開的先河,引起了社會上極大的轟動。那么,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下,廣州市公民對政府預算管理的滿意度如何?他們的預算滿意度與哪些因素相關?這是本研究所關注的核心問題。
由于沒有關于預算滿意度的研究,因此本文從公共服務滿意度著手,梳理滿意度的影響因素。滿意度是指需求被滿足后的愉悅感,是公民對公共服務績效的感受與事前期望的相對關系。從其定義上來看,滿意度無疑與服務績效有關,同時也與自身特征和經歷有關,因為自身特征和經歷塑造和影響著公民對公共服務的期望以及享受服務時的感受。
公民的個人特征影響公民對服務行為的評價,西方一項關于圖書館滿意度調查的研究,證實讀者的個體特征如教育程度,對滿意度的影響很大,一項關于警察服務滿意度調查的研究也證實了公民的教育程度對滿意度存在影響。
公民的滿意度也受到與公共服務接觸程度的影響。公民與公共服務的接觸程度越高,就能對公共服務產生更深刻的服務知覺,公民接受服務的經歷也影響著服務知覺,服務知覺對公共服務滿意度產生影響。
除此以外,媒體的報道也塑造著公眾滿意度,如果媒體經常報道警察不當行為,那么當地的居民對警察服務的滿意度就會降低。公民的政治異化(political alienation)程度對公共服務的滿意產生負面影響,公民感到自己的訴求得不到政府的回應,就會容易產生不滿。
結合上述的研究回顧,提出以下假設:
(一)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高的公民對政府預算管理及其提供的公共服務質量的期望更高,在當前政府預算管理水平有限的情況下,更難滿足他們的期望。假設1:教育程度高的公民其預算滿意度比教育程度低的公民要低。
(二)預算認知
公民對政府預算管理的接觸程度越高,會形成更深刻的服務知覺,加深對政府預算管理的認識,對預算管理的滿意程度或不滿意程度更大,預算認知對預算滿意度產生正向還是反向影響,與公民的政府預算管理接觸經歷有關。假設2:預算認知度影響公民的預算滿意度。
(三)媒體報道
如果公民經常關注媒體對政府預算管理的報道,接受的媒體信息越多,被媒體塑造其預算滿意度的程度就越大。在本次調研開展之時,媒體普遍報道2009年廣州市首次公開部門預算以及實行預算績效管理的情況,在正面報道居多的情況下,廣州市公民接受了越多媒體關于政府預算管理方面的正面信息,其預算滿意度越高。假設3:經常關注媒體預算報道的公民其預算滿意度比很少關注媒體預算報道的公民要高。
(四)政治異化
如果公民感到被政府預算過程排斥在外,或者相信政府對他們的訴求回應性很低,對政府的信任感也很低,他們就容易對政府預算管理產生不滿。假設4;政治異化程度高的公民其預算滿意度比政治異化程度低的公民要低。
(五)稅負感
每個人都會垂涎“免費的午餐”,希望少納稅的同時可以多享受公共服務。我國的稅收很多是間接稅,公民往往不清楚自己實際上所繳納的稅款,因此本研究用稅負感來取代實際稅款。如果公民感覺自己繳納的稅款少的同時又能享受公共服務的話,就越容易對政府預算管理產生好感。假設5:稅負感高的公民其預算滿意度比稅負感低的公民要低。
圖2預算滿意度影響因素模型
(一)預算滿意度的測量
本文所研究的公民預算滿意度主要是主觀上的滿足感,是指公民的公共財政的需求被滿足后的愉悅感,是公民對政府預算管理的事前期望與享受公共服務后所得到實際感受的相對關系。本研究按照政府預算管理過程來進行操作化測量預算滿意度,主要內容是預算管理總體滿意度和預算資金分配、人大的預算審查和批準、預算執行、人大的預算監督等四方面的滿意度。
預算滿意度調查是用數字去反映受測者對預算管理的態度,本研究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來量化指標,量表具體設計為五點尺度,要求受測者在數字1-5中選擇一個非常滿意或非常不滿意測量指標的程度,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一般、基本不滿意、完全不滿意。
(二)預算滿意度影響因素的測量
1、教育程度。本研究采用最高學歷來測量。
2、預算認知。本研究用預算認知量表來測量預算認知程度,量表分為知識和態度兩部分,知識部分主要是基本的預算常識,態度部分主要是正向的陳述題,如果同意該說法則說明對此項預算信息有所了解。
3、媒體報道。本研究采用主觀的測量指標,即不測量具體媒體報道的次數,而是測量受測者感覺到的媒體關于政府預算管理的報道頻度。
4、政治異化。測量受測者感覺到的獲取政府預算信息、了解和參與政府預算管理過程的難度。
5、稅負感。本研究采用的是主觀的測量指標,即不測量具體繳納的稅款,而是測量受測者感覺到的納稅負擔。
表1預算滿意度相關因素的變量說明表
(三)信度分析
為保證問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者對問卷的信度進行了檢驗。通常用Cronbach ɑ信度系數來測量問卷信度,一般認為信度系數在0.8以上即具有較高的信度。對預算滿意度量表進行信度分析,發現其克朗巴哈信度系數為0.800,說明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
(一)抽樣
本研究在廣州市開展問卷調查來收集數據。為保證研究的時效性,本研究委托專業的電話調查公司組織電話訪問采集問卷數據。本研究的抽樣框是在電話公司注冊家庭電話的市民。在接通電話后,如果受測者擁有廣州市戶籍或者是在廣州居住滿1年以上,并且年滿18歲,則繼續進行后面的調查,如果受測者不符合戶籍、年齡的要求,則不納入調查范圍。
本研究把樣本量設定為1000。廣州市有12個區,由于其中花都、從化、增城、南沙等4個區處于偏遠地區,電話入冊不齊全,造成樣本框不完整,因此這4個區不納入樣本框。研究者選取了其余的荔灣、越秀等8個區,根據這8個區的人口比例,采用配額隨機抽樣的方式來抽取1000名受測者(見表2)。
表2抽樣結果
表3調查對象情況(單位:人)
(二)樣本描述
這1000名受測者的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年齡和職業分布情況詳細見表3。從統計數據來看,樣本的選取對象各項分布較為均衡,調查對象的選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代表性。
(一)預算滿意度的描述分析
經過對預算滿意度進行描述統計,從表4和圖3中可以發現,預算滿意度的值域范圍是1至5,5為高滿意水平,1為低滿意水平。預算滿意度的均值是2.97,低于中等滿意度3。反映市民對廣州市政府預算管理的滿意度是略低于一般水平。42.9%的市民其預算滿意度高于一般水平,30.5%的市民其預算滿意度較低,9.5%的市民對政府預算管理感到非常不滿意。對預算管理持中等滿意水平的公民人數遠遠超過其他態度的公民,持強烈負面態度的公民比持強烈正面態度的公民要多。
表4預算滿意度描述統計
圖3預算滿意度頻率分布情況
從各項預算滿意度的情況來看(見表5),市民對財政資金分配的滿意度是最低的,對預算執行的滿意程度是一般,感到較為滿意的是人大預算審查和人大預算監督,超過了中等滿意水平3。調查反映了相較于政府的工作來說,廣州市民對人大代表的預算工作更滿意,而且人大的預算審查和監督都高于一般水平。這與廣州市人大敢于直言、媒體曝光率較高有關,市民對市人大的監督審查工作是比較認可的。市民對市人大預算監督的滿意度的差異性最大。
表5各項預算滿意度描述統計
(二)各影響因素的描述分析
1、預算認知。從圖4可以看出,較多廣州市市民的預算認知分數分布在左側,總體預算認知水平為2.86,低于一般水平。只有極少數市民的預算認知水平非常高或者低至一無所知,大部分市民的預算認知水平都處于2至4之間,市民的預算認知水平差異性較小。
圖4預算認知頻率分布圖
2、媒體報道。從圖5可以發現,超過50%的廣州市市民認為媒體會經常報道備受關注的政府預算信息。不過市民對于媒體報道預算信息的感知差異性比較大,標準差達到1.107。
圖5媒體報道頻率分布圖
3、政治異化。從圖6可以看出,整體廣州市民的政治異化程度不高,接近48%的廣州市民認為政府預算信息比較容易獲得和理解,37%的廣州市民覺得政府預算信息較難獲得和讀懂。
圖6政治異化頻率分布圖
4、稅負感。從圖7可以發現,廣州市民的整體稅負感較輕,超過40%的廣州市民現階段不用納稅,在需要納稅的市民當中,只有4%的市民認為稅負過少,52%的市民認為稅負剛剛好,而認為稅負過重的市民占44%。
圖7稅負感頻率分布圖
(三)回歸分析
對預算滿意度與教育程度、預算認知、媒體報道、政治異化、稅負感進行回歸分析,加入人口特征(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區域、職業、稅前月均收入)作為控制變量。OLS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五個自變量中,教育程度、預算認知、政治異化和稅負感顯著,而媒體報道沒有通過統計顯著性水平,不能說明其對預算滿意度的影響。其中,預算認知對預算滿意度是正向的影響關系,教育程度、政治異化和稅負感對預算滿意度是負向的影響關系。模型可以解釋25.2%的預算滿意度整體變化,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釋力。
表6預算滿意度的多元回歸分析
教育程度對預算滿意度的影響作用在0.01水平上顯著,標準系數為-0.089,說明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其預算滿意度越低,假設1成立??赡苁怯捎趯W歷越高,越清楚政府的管理水平,能夠從信息迷霧中敏銳地發現預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就會越有可能對政府預算感到失望和不滿。學歷比較低的市民,越容易受政府正面宣傳、媒體正面報道的影響,越傾向于對政府預算表示滿意。
預算認知在0.05水平上顯著影響預算滿意度,標準系數為0.059,說明預算認知度越高的公民,其預算滿意度越高,假設2成立。預算認知度高的市民說明他(她)可能對政府預算管理的接觸程度比較高,對政府預算管理的過程以及預算改革措施、影響比較了解,能夠形成較為積極和深刻的態度。
政治異化對預算滿意度的影響非常大,在0.01水平上產生顯著的影響,標準系數達到-0.45,說明政治異化程度越高的公民,其預算滿意度越低,假設4成立。如果公民感覺到與政府預算管理的疏離感很大,很難獲得和理解政府預算信息,很難了解并且參與預算管理過程的話,就越傾向于對預算管理表示不滿。
稅負感也較為明顯地影響著預算滿意度,標準系數為-0.109,說明稅負感越重的公民,其預算滿意度越低,假設5成立。稅負感較重的市民,表示其納稅人意識非常明確,強烈地體會到是政府在花自己的錢,就會非常希望政府能夠用好納稅人的錢、為納稅人服務,用于公共目的,最好是自己能夠直接享受到所帶來的好處。這些市民對政府開支、公共服務提供水平等最為關注,在當前預算管理水平不高的情況下,越容易對政府預算產生不滿意。
經過對廣州市公民的預算滿意度調查研究,主要有以下發現:
廣州市民對政府預算管理的滿意度屬于中等偏低水平。市民最滿意的是市人大對預算的審查和監督,而對政府財政資金分配的滿意度最低,反映市民普遍希望政府預算分配能夠更加透明和公平,繼續增加政府財政能夠對民眾最關心的民生項目加大投入。
經過多元回歸分析,教育程度、預算認知、政治異化和稅負感這四個影響因素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對預算滿意度產生顯著影響。其中,教育程度越低、預算認知度越高、政治異化程度越低、稅負感越輕的市民,其預算滿意度越高。說明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市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容易受正面宣傳報道的影響,傾向于對政府預算表示滿意;預算認知度越高,與政府預算管理接觸越多,掌握的政府預算管理措施、預算改革等信息越多,越容易對預算管理產生好感;稅負感越輕,即認為繳納的稅收合適并且合理,也容易滿意政府的預算管理。
在四個顯著的影響因素中,政治異化與預算滿意度的影響最為深刻,說明政府如果要提高市民的預算滿意度,較為有效的做法是開拓預算信息公布的途徑讓政府的預算信息更加容易獲得,對預算基本知識加以普及宣傳,讓市民更加容易理解政府預算信息,并且開拓有效途徑吸納市民對政府預算的意見,提升市民的預算參與感。除此以外,預算滿意度還與稅負感密切相關,因此另外一個提高公民預算滿意度的可行途徑是想方設法減輕市民的稅負感,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和質量,讓納稅人覺得所繳納的稅款是物有所值的、自己能夠從中獲益的。用市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對政府預算信息的宣傳,提高市民的預算認知水平,也是政府提高市民預算滿意度的辦法之一。
公民預算滿意度的提高是一項艱巨而意義重大的任務,政府需要順應民意、順應民心,充分保障民生項目支出,逐步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與老百姓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讓公共財政不僅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還能夠“取悅于民”?!?/p>
(作者單位:廣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
注釋:
①該百分比由中國統計年鑒中的社會文教費(中央與地方合計)÷國家財政支出(中央與地方合計)×100%得出,數據來源于《2003年中國統計年鑒》和《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
②廣州市201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1年預算草案、廣州市200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8年預算草案、廣州市2008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預算草案、廣州市2007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8年預算草案。
1.岑科.2009.追問“陽光財政”——2009公民稅權手冊[M].傳知行社會經濟研究所,第1版。
2.廣州統計局.2010.廣州市2009年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3.何精華、岳海鷹、楊瑞梅、董穎瑤、李婷.2006.農村公共服務滿意及其差距的實證分析——以長江三角洲為案例[J].中國行政管理,5。
4.Brown,K.&Coulter,P.B..1983.Subjec
tive and Objective Measures of Police Service Delivery[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43.
5.Brown,T..2007.Coercion versus Choice:Citizen Evaluations of Public Service Quality across Methods of Consumption [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7.
6.Bateman.T.S.&Organ.D.W..1983.Job Satisfaction and the Good Soldi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 and Employee"Citizenship"[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6.
7.Benson,P.R..1981.PoliticalAlienation and Public Satisfaction with Police Services[J].The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24.
8.Elia.D.G.&Walsh.S..1983.User Satisfaction with Library Service:A Measure of PublicLibraryPerformance[J].The Library Quarterly,53.
9.Fisher.D.C..2003.Why Do Lay People Believe That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Are Correlated?Possible Sources of a Commonsense Theor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4.
10.Fornel.C..1992.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The Swedish Experience[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56. 11.Gauthier.B..1987.Client Satisfaction in Program Evaluation[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
12.Parks,R.B..1984.Linking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easures of.Performance [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44.
13.Percy,S.L..1986.Citizen Involvement in Coproducing Safety and Security in the Community[J].Public Productivity Review,42.
14.Reisig,M.D.&Parks,R.B..2000.Experience,Quality of Life,and Neighborhood Context:A Hierarchical Analysis of Satisfaction with Police[J].Justice Quarterly,17.
15.Weitzer,R.&Tuch,S.A..2005.Determinants of Public Satisfaction with the Police[J].Police Quarterly,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