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菲
?
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的性別差異研究
□黃菲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是最早出現主持人這一概念的國家,大概在過了近三十年之后的1981年,我國才開始在電視節目中設置主持人,在同一年“節目主持人”一詞被趙忠祥在節目中運用出現,可以說在中國播音主持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傳媒業也在飛速發展之中,各種類型的電視節目爭相競艷,尤其以綜藝節目的發展速度之快最為突出,收視率之高不容小覷,對觀眾的影響力巨大。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不光要有才華,也要會應對現場的各種突發狀況。綜藝節目存在著多種風格,需要主持人在主持不同風格的節目時有很好的應對能力,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激起觀眾的興趣,擴大節目的影響力。不同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在語言風格、主持特色上不盡相同,對于現場狀況的應對力也不相同。現今學術界對于主持人這一行業的研究主要還在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和個人素養上,在主持人語言性別差異上的研究較少。通過對主持人的語言性別差異的細致探究,筆者發現主持人在語音、語調、語詞和語言表達能力上的語言性別差異表現最為明顯。
節目內容和信息的傳遞主要通過主持人的聲音表達出來,對于一個主持人來說可以通過聲音來吸引到觀眾的注意,并能為自己的主持魅力加分,對聽眾或者觀眾來說,一個好聽的聲音能帶來人聽覺上的享受,所以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在日常的節目主持中要注意語音語調的調節,要用一副好聽的嗓音來進行修飾。不同性別的主持人,在語音語調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女主持人的聲音清晰純凈,圓潤明朗給人以清新享受之感,男主持人的聲音則溫醇低沉、雄厚而富有磁性,給人以寬厚踏實之感。具體的差異分析如下。
(一)語音的差異
人所發出的具有意義的聲音稱作語音,音高、音強、音長和音色是語音的重要構成要素。
1.音高上,聲帶的不同影響著聲音的高低。例如男性的聲帶一般很長,厚度較大所以發出的聲音較低,而女性則聲帶短且薄,發出的聲音通常都很高,這就是男主持人聲音一般都很低沉,而女主持人聲音一般很清脆的原因。
2.音強上,在節目主持過程中,為了營造不同的環境氛圍,主持人在發音上會分清輕、重音和輕聲。這是音強在聲音里的具體表現,有時發音時氣流的強弱對聲音的強弱會造成很大影響,導致男女主持人在聲音強弱上的差異。
3.音長是指聲帶振動時間長短的不同影響的聲音的長短。例如男性比女性的肺活量大,造成男性在發音時聲帶振動的時間一般都較長,所以男主持的音長一般比女主持要長。
4.音色指聲音的特色,由于發音體、發音方法和共鳴器的形狀不相同導致音色不同,可以用來區分不同的人。女主持人的聲音多是甜美、輕柔的,如銀鈴般清脆的,而男主持人的聲音多是低沉渾厚富有磁性的,這是由語音的差異造成的。
(二)語調的差異
語調是指人們在進行說話交流時聲音的高低輕重快慢,人們經常通過改變語調來表達特殊的語氣或感情。當我們需要表達驚喜興奮之情時,通常會選擇在說話時提高語調,語調的變化起伏更有助于我們情感的抒發。女性在說話時一般語調和副語言(包括體態、動作、表情等)變化都比男性要大,語調的表現力也較男性要強。
女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喜歡利用語調的改變來激起觀眾對節目的觀看興趣,情感的表現也比男性要多且突出,語調的升降變化明顯,可與觀眾保持更高的互動性。男主持人在語調上的表現則沒有女主持人豐富,有時會顯得很平淡,沒有起伏,或者說沒有太大太直接的變化。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風格親切優雅、端莊大方,語調上富有變化,情感表達自然,在說到關鍵位置時,會將語調提高,來表達內心興奮或開心的情感,能帶動觀眾跟隨其主持內容進行思考。另一個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在節目《動物世界》中用沉穩厚重、親切細膩的配音描述了一個奇妙的動物世界,通過語調的變化來描述動物間的動作變化。但男主持人的語調變化升調較少,感情帶入感較差,性別對男主持人的語調有一定的影響。
語詞從概念上看,屬于一種語言表達形式。不同性別的主持人在語詞表達上存在著差異,在詞匯以及句子的選擇創造上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女主持人的情感豐富對事物更具有創造性和熱情,在詞匯和句子的儲存上更為豐富,男主持人則更多的是客觀陳述。
(一)詞匯的差異
詞匯是指存在于語言中的一切詞和固定的短語的總和。女主持人多較為感性,喜歡用一些感嘆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哇、呀、啊、哈”等虛詞,也包括一些夸張詞、語氣詞等。所以在綜藝節目中,我們很容易聽到女主持人說“我太喜愛這個啦”“真的是太好啦”等語句,一般這些話都能或多或少地感染到觀眾們。在通常情況下,女性使用感嘆詞的次數要遠多于男性,男性對表達自我情感較靦腆。
女主持人在主持中為了表達一件事情,通常會用到一些帶有夸張色彩的形容詞來進行詳盡敘說,表達自己,男主持人在這方面則不太擅長,他們傾向于選擇務實一點的詞來描述或表達情感,而避免一些夸張的詞匯。在節目主持人的口語表達過程中,女主持人會用大量的程度副詞來對要表達的事物進行添加描述,例如“相當、整個、非常”等等。這就是性別所導致的主持人在詞匯使用上的不同。
(二)句子的差異
將單個的詞或短語連接起來構成的語言單位叫做句子,句子主要分為陳述句、疑問句、反問句、感嘆句和祈使句這幾大類。不同主持人在句子上的表達也不同,代表著各自的主持魅力。女主持人在節目中喜歡用到一些疑問句來和嘉賓對話,緩解尷尬、調和氣氛,男主持人則很直接坦率,不喜歡委婉的表達;在陳述句使用上,男性使用的較多,一般男主持人在表達上很堅定有決斷,女主持人在使用陳述句時則少了果敢,語氣多很柔和,經常會用到不確定的語氣;具體來看,女主持人經常用含蓄婉轉的語氣來使用祈使句,但男性則多半使用堅定的、毋庸置疑的口吻。
不同性別的語言表達形式,會依據對事物看法的不同、表達方式的不同、對事物處理的態度不同而不盡相同。
(一)語言規范化的差異
語言是人們用來進行交流溝通的工具,社會生活中的規則制度要求我們進行規范的語言使用。男女主持人發音方式存在著差異,女性在發音上更標準,男性有時因為鼻音過重而分不清前后鼻音。因此,在節目當中我們通常會覺得女主持人的普通話發音要比男主持標準,并且女主持人也非常注意語言表達的規范度。
(二)副語言運用的差異
副語言運用的恰當得體有助于主持人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直觀享受,女主持人在手勢運用上要比男主持人多,女主持在手的擺放姿態上也十分注意,給人以優雅自信的感受,而男主持在手勢上沒有太多注意,以放松的姿態為主;在站立的姿態上女主持始終保持基本的禮儀,對自身的形象管理很在意,男主持人站的姿勢比較隨意,沒有很刻意地保持某種站姿;女主持人偏感性,受情感的影響,她們的面部表情的變化極其豐富,帶給觀眾的感染力強,有時會用夸張的表情來表達情緒,男主持人在主持綜藝時,面部表情不會像女主持人一樣直接,對于表情管理做得很好;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適當合理地運用副語言能夠增強和觀眾之間的親近感,觀眾對其的好感度也會上升,對于傳達節目的思想也會有幫助。一名優秀的綜藝節目主持人,要善于運用副語言提升個人魅力,為節目主持增加光彩,但在運用時不要過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尷尬。
本文主要是研究綜藝節目主持人在語言性別上的差異,使我們在差異中為主持人行業的不斷完善和提升提供理論基礎和現實參考。
參考文獻:
1.李燕.禮貌視角下漢語電視訪談節目主持人言語表達性別差異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梁嫻.主持人性別差異對電視訪談類節目會話機制的影響——《藝術人生》與《魯豫有約》的對比分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馬培昕.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形象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06
4.陳曼.電視訪談節目中語氣詞使用的性別差異[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
5.張雅蕾.以女性視角解讀《康熙來了》[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3
6.肖庚生.口頭禪話語的多維度考察[D].華中科技大學,2013
(作者單位:欽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