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彪 劉文彬 趙云飛
?
高校網絡電視臺建設研究
□趙彥彪劉文彬趙云飛
摘要:當今社會正處在—個網絡時代,互聯網給傳媒產業帶來了一次革新。網絡電視臺如雨后春筍般開始生根發芽,蓬勃發展。高等院校也紛紛建立網絡電視臺,以期借助網絡的傳播特點及優勢,在廣大高校師生中獲得關注和青睞。如何建設好高校網絡電視臺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互聯網;網絡電視臺
建設高校網絡電視臺的目的是為教育教學服務,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增強學生和老師的互動。高校網絡電視臺是一個集學習、娛樂、宣傳等功能為一體的平臺,它是全面展示高校發展、師資風采、學生風貌、文化精髓的新媒體平臺和堅實陣營。
高校網絡電視,是把傳統的電視節目與高校實際緊密貼合,把編輯好的視頻上傳到PC端,為師生提供觀看、分享。筆者所在院校于2004年8月1日正式成立網絡電視臺,建立以來,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信息傳播為指向,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學、研、產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實踐教學理念,為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在制作網絡電視臺節目時極大地發揮了專業優勢,獨立采寫拍攝學院、學校最新動態以及各項學生活動,并進行整理、剪輯,最后上傳網絡。通過上面的步驟制作出來的節目,與師生、校園、時代貼合緊密,是對外宣傳的極佳平臺。因此,高校網絡電視臺在高校宣傳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當下高校在網絡電視臺的投入不夠,人手少、任務重,缺乏專業指導,從而導致節目簡單化、形式化。要把高校網絡電視臺發展好,整合現有資源是首要任務,接著需要發揮專業所長,打造有特點、有味道、有質量的節目,只有這樣才會達到不錯的宣傳效果。
要想維持網絡電視臺的正常工作,完整的拍攝、錄制、編排和播出不可缺少,這也是保證新聞效果的首要前提。要做好這些,需要加強網絡電視臺工作人員的日常專業培訓,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水平。高校網絡電視臺一般成立時間比較短,在高校中受重視程度不一。關鍵一點,學生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在節目方向把握、日常運營管理上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所以高校自身需要認清網絡電視臺對于學校內外宣傳的重要作用,認真制定宣傳計劃,跟進節目執行進度,定期培訓總結,從而促成高質量電視節目的產生。
建立網絡電視臺,沒有外部招聘的必要,可以通過校內相關傳媒類院系學生群體建立一個相對固定的團隊來完成這項工作。在高校里面,網絡電視臺不管是從制作目的還是制作方式都和社會電視臺有非常大的不同。首先,高校網絡電視臺的聚焦點在校內,緊緊圍繞教育這個主題;其次,高校相關活動在前期有關部門的努力下已經有了雛形,錄制素材時,難度相對較小,只需要簡單整理即可;第三,高校下設的二級學院開設了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新聞學等相關專業,這些學生有一定的策劃和采編能力,只需派出有經驗的老師在制作過程中進行簡單指導即可。目前南京曉莊學院的網絡電視臺就是這樣做的,不僅僅節目質量穩步提升,還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在課堂當中學習到的專業知識轉換到實踐中去,活學活用,從而提高專業水平。
與社會電視臺相比,高校網絡電視臺的輿論效果與公眾輿論的效果較弱。師生間往往會有一種糾結,他們既想了解校內的最新動態和時事新聞,又會跟社會電視臺節目比較,發現校園網絡電視臺存在著很大的短板。為了“揚長避短”,高校網絡電視臺節目就必須要把校園新聞做出特色、做出亮點,突出高校網絡電視臺節目的獨特性。反過來說,節目沒有特色,內容沒有亮點,那么將無法俘獲師生的內心,也就無法產生節目效應。高校網絡電視臺應該抓住師生的“痛點”,從新聞出發,從專題入手,把節目做精。
在高校網絡電視臺中,什么樣的節目才可以談得上有特色和情懷呢?筆者認為,第一,高校網絡電視臺應在所在的院校部門(黨委、教務、學工)作出重要決策前營造聲勢,使它成為事件的中心點。①其次,要緊密地和師生貼合在一起,要從師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切入,要第一時間反映他們的心聲。在實際應用中,高校網絡電視臺的工作團隊應該分析自己的受眾對象,作為高校網絡電視臺,一個龐大的受眾群是自己學校教師和學生。那么在制作過程中就應該與本校的生活緊密聯系,要善于發掘其中的亮點,將原本枯燥無味的文件換一種敘述方式表現出來,要有趣味。這樣,師生就會開始關注網絡電視臺的節目。
在一個電視臺中,欄目和節目猶如一對親兄弟,是相互依存的關系。欄目和節目安排的合理與否是新聞整體效應發揮的關鍵。新聞類節目融合了多種報道形式和節目形態,在節目的制作過程中,要牢牢把握節目的制作理念,將活動跟節目本身有機結合,使得節目為活動服務;要熟悉節目的報道目的、內容和預期效果,以節目預期設計整合素材,重視節目播出效果及觀眾意見,由此改進節目未來的播出方向;在集中報道環節中,選題的定位非常重要,最后在節目的表現形式上要進行整體的構思和把握。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素材的整理及編排技巧。
(一)明確報道重點
要從學院及學校最近一段時期的重要新聞中找出報道的核心,這個核心找對與否,對節目的成敗至關重要,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頭條新聞。頭條新聞做好了,當天的節目便成功了一半。如果頭條新聞非常乏味,對于師生來說,剩下的節目內容將不會再有吸引力。所以在節目制作時,應格外重視頭條新聞的定位和選擇。
(二)合理組合節目
在實際操作中,對各個節目的順序排列要分外用心,以此實現節目的優化,達到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比如,每學期開學時關于新學期情況的報道,就可以把學校各部門在新學期需要叮囑學生的內容做一個匯總,形成一組,教務處可以將上個學期學院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一個匯報,對新學期的學習工作進行展望,學工處可以對一些學工規定做進一步規范。高校網絡電視臺每一期節目時間都會在十到十五分鐘,很難將每一條個體新聞做出聲勢和深度,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形成新聞效應的最大化,就要在新聞欄目設置上下足功夫,使師生既了解重點,又知曉全貌,形成一股輿論引導力量。
(三)層次清晰
在一檔電視新聞節目中素材涉及到的主題是多樣性的,而且各類題材風格可能也不一致,在編排前要善于把握素材之間的潛在聯系,找出規律,從而增加節目的層次感。
(四)抓住“痛點”
在選材時要試圖從內容上抓住師生的心,做有生命力的新聞內容。
高校網絡電視臺新聞節目制作中,應該根據各類電視新聞體裁的不同屬性,遴選出各自的優勢,在節目制作中要善于運用這些優勢,使得節目更活潑、更生動,達到報道目的。
普通電視新聞體裁具有現場報告、系列報道、深度報道等。要將新聞要素作深入發掘,一方面要解析新聞事實的內部,另一方面要展示新聞事實的宏觀背景,②從總體聯系上把握真實性?!靶侣勈录尘百Y料+預測分析”的聚合,是對高校網絡電視新聞背景的準確敘述。
高校網絡電視新聞與師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師生不僅對時事報道充滿興致,而且對于一些關系到師生利益的新聞和亟需有關部門解決的問題的跟進充滿關心。因此,高校網絡電視新聞報道不能僅僅告訴觀眾在什么時間在哪里發生了什么,而要深入報道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同時,“這件事”本身也需要去深剖,去揭示“這件事”的本質并預測“這件事”發展的趨向。高校網絡電視新聞在擴大信息圈子的同時,加強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廣度也是我們應該注意和反思的。
高校網絡電視臺的建設,需要學校相關的各個部門以及教師與學生共同協作。學校應該給予固定的投入,保證網絡電視臺正常的運轉,負責網絡電視節目制作的教師和學生應該不斷創新,運用多種手段,以學生校園生活為中心,制作出具有專業水準、師生喜聞樂見的網絡電視節目。
注釋:
①胡君峰,盧雅楠,朱秀菱,潘新瑋.高校校園網絡電視臺建設研究——以寧波大紅鷹學院為例[J].青春歲月,2013(10)
②張福志,李保健.校園網絡電視臺的建設與應用[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
參考文獻:
1.吳瓊.全媒體時代中國網絡電視臺發展研究[D].河南大學,2011
本文系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省級指導項目(項目編號:2O141146OO58X)結題成果。
(趙彥彪系南京曉莊學院新聞傳播學院講師;劉文彬、趙云飛系南京曉莊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