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晶晶
(廣東青年職業學院 財經系, 廣東 廣州 510507)
高職院校《國際貨運代理實務》課程改革探討
——基于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
蔣晶晶
(廣東青年職業學院 財經系, 廣東 廣州 510507)
高職人才培養,是為了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通過對廣東省國際物流行業發展趨勢與人才需求狀況的分析,結合高職院校《國際貨運代理實務》課程的實踐教學情況來看,高職院校應該采用優化實踐教學條件、引進區域典型案例、建設課程團隊等方法進行課程改革,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具有高技能的實用型國際貨運代理人才。
區域經濟;國際貨運代理;課程改革
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地區特點。高職院校無論是招生生源,還是畢業生去向都是著眼于本地區,高職教育也應該緊扣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題。高職院校的專業結構設置和人才培養目標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有著緊密關系[1]。一方面,高職教育配合區域產業結構特點,為地區產業發展提供大量高素質、高技能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也會促進高職院校進行專業與課程的改革。
高職教育是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企業需要的技術應用能力強的人才為目標。因此,高職課程具有鮮明的“實務”特點。首先,高職課程的實施是以職業和崗位為導向,而不是學科和知識為導向,根據工作過程中的能力要求,按照任務驅動進行項目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企業輸送立即可用的人才;其次,高職課程設置更注重實踐教學,通過工學結合、校企結合、實習基地建設、定崗實習等方式,加大實踐教學的課程比重,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更注重實踐教學,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國際貨運代理實務》作為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國際貨運代理、國際商貿法律法規、海陸空運業務流程等知識的教學,為區域對外貿易及物流行業輸送符合貨運代理企業需求、與國際貨運代理生產服務直接相關的一線高技能應用人才。
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作為商品進出口運輸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在整個進出口過程中起到了橋梁和樞紐的作用。國際貨運代理從業人員不但要通曉國際貿易環節,精通各種運輸業務、流程及單證,還要熟悉有關法律法規。優秀的國際貨運代理人才不但能協調好收發貨人與各種承運人及倉儲、報關、報檢、碼頭與銀行之間的業務關系,保證外貿業務順利進行,還能為外貿企業節省運輸成本,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國際貿易與國際運輸事業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與對外貿易的迅猛發展,國際貨運代理行業也快速發展起來,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對國際貨運代理人才也產生了更大的需求。廣東省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前沿陣地,其對外貿易與國際運輸業務的發展更需要人才的支持。根據李淑艷等人的一項調查顯示,未來6年珠三角地區對報關與國際貨運人才的需求在18萬以上[2],可見珠三角地區對貨運代理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廣東高職院校在開設《國際貨運代理》課程時,更要緊跟行業發展需要,順應企業人才要求,培養滿足貨運代理企業需求的人才。
廣東省毗鄰港澳的優勢地位,使其對外貿易發展形成了“前店后廠”的獨特形式。“前店后廠”的貿易形式使珠三角成為了全球的制造基地,也使供應鏈跨境(原材料/產成品進出口)成為珠三角制造業的一個顯著業態,從而促進了珠三角地區國際供應鏈物流的發展。近年來,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球經濟疲軟,進出口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廣東省的對外貿易還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長。2014年,廣東港口生產保持增長,集裝箱吞吐量穩步回升。全省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56 370萬噸,同比增長4.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 292.43萬標箱,增長7.3%,增幅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呈現逐月回升態勢[3]。從就業人員來看,2014年廣東省交通運輸、倉儲與郵政業從業人員181.71萬人,同比增長5%,隨著物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也將更大,而新形勢下物流產業的發展對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跨境供應鏈物流成物流行業轉型升級重要方向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提出優先重點發展物流產業,通過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隨著珠三角制造業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跨境供應鏈物流成為珠三角地區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跨境供應鏈物流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報關和國際貨運代理人才的支持,同時也對報關與貨運代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跨境供應鏈物流的轉型升級是由傳統的單一物流、局部分包物流向綜合性的供應鏈服務發展,是物流企業由“參與者”向“組織者”的角色轉變。跨境供應鏈物流提供的原材料/產成品報關、報檢、倉儲配送等業務都需要大量國際貨運代理應用型人才,并且要求國際貨運代理人才具有綜合報關報檢、國際貨運操作、國際貨運營銷、國際貨運法律法規應用及貨運專業英語應用能力[4]。
(二)自貿區對接“一帶一路”政策成物流業發展新機遇
2015年4月20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將廣東自貿區定位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廣東自貿區的設立將為廣東物流行業帶來長期利好。
長期以來,港澳珠內部航運業競爭非常激烈,從而大大削弱了港澳珠三角地區航運業的整體競爭實力。通過自貿區的設立,深化粵港澳合作,使粵港澳成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國際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從而有助于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加快珠三角港口經濟轉型升級[5]。
珠三角具有很好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通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物流樞紐,能使之成為港口和航運中心樞紐、機場和航空中心、鐵路和多式聯運中心樞紐、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中心樞紐。通過打造“一帶一路”物流樞紐,會使物流運輸在運營組織上、企業層面上的管理水平都有提高,尤其是以陸運為主的載體形式,將會有更大的提升。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物流正加速走向國際化、信息化、網絡化和供應鏈化,專業的物流人才將不可或缺,高職院校需順應行業發展變化,培養綜合能力和素質都能適應行業發展的物流人才。
(三)跨境電商物流發展急需人才支持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在3萬億元左右。互聯網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起,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使跨境電商發展迅猛。我國跨境電商市場目前正處于“市場啟動期”和“高速發展期”之間。跨境電商需要物流的支持,而低素質的人才結構已無法滿足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未來人才發展成跨境電子商務最寶貴的、可增值性的戰略資源[6]。電商物流人才應該是具有多維度知識結構的復合型人才,這就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挑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職業教育要適應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辦學質量,以滿足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求[7]。目前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對外貿易與物流行業正面臨轉型升級,急需專業的技能型人才。《國際貨運代理實務》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為培養能適應企業需要的實用性人才,更需要根據地區發展形勢改革教學方式與方法。
第一,在實踐操作中加強基礎知識掌握。高職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就是人才的實用性。強調實踐技能的掌握是目前高職院校普遍的教學目標,也是企業用人的首要要求。但是在重視實踐教學的同時,基礎知識的掌握仍然十分重要。從畢業生用人單位的反饋來看,目前貨代企業對高職畢業生的要求首要的仍然是英語技能的掌握,其次是單證,特別是提單的認識,然后是貨運流程的熟悉。這些技能都是屬于《國際貨運代理實務》的基礎知識。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重實踐而輕理論,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改革教學手段與方法,將基礎理論知識融入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熟練掌握理論基礎知識。例如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基礎知識的掌握,也可以借助貨代實訓軟件進行單元深化練習,強化貨代基礎知識的掌握。
第二,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進行案例教學。目前高職課程的教學大都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的導入進行知識講解,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讓學生對本地區經濟發展與行業發展有所認識,能在畢業后更好地融入社會工作,案例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本地區企業的案例。廣東是外貿大省,形成了佛山的陶瓷、中山的燈飾、東莞的服裝等不同的產業集群區,而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外貿出口方式與貨運流程,通過本地區案例的講解,能夠加深學生對地區經濟的認同感,對行業發展的認識度,也有利于學生畢業后更快熟悉工作流程。
第三,建設專業課程群,提高學生綜合業務能力。珠三角物流行業轉型升級急需具有綜合報關報檢、國際貨運操作、國際貨運營銷、國際貨運法律法規應用及貨運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而《國際貨運代理實務》的開設,是在進出口實務、報關、報檢、函電等方面的先導課程基礎上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這些課程息息相關,知識之間互相有交叉。因此可以成立專業課程群,將這些課程進行集中備課,不同課程間進行相互交流,例如可以將同一個案例在不同的課程進行不同角度的講解,這樣有利于學生整體掌握進出口貿易實務的流程,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能力。
第四,與時俱進引導學生了解專業前沿。世界經濟在不斷變化中,中國的對外貿易也隨之進行著變化。例如電商潮的興起將會帶動空運的發展,郵政小包、快遞等業務將需要更多專業人才;而“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將是以陸運作為主要的載體形式。隨著形式的變化,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雖然海運仍會是《國際貨運代理實務》的重要講解內容,但是為了讓學生能跟上行業前沿,也需要讓學生掌握空運與陸運流程的知識,并且可以通過課堂向學生介紹各國的現行通關政策,引導學生增強對行業前沿興趣感,增強學生今后的自學能力。
《國際貨運代理實務》是實踐性和實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而高職教育主要目的是為了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因此在進行課程改革時,應牢牢把握適應區域發展的宗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實用性技能型人才。
[1]邵作昌.高職教育如何提升服務區域經濟功能[J].中國成人教育,2013(2):105-107.
[2]李淑艷,李旭東.珠三角物流產業轉型升級下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分析[J].物流科技,2014 (12):49-51.
[3]廣東物流行業協會.2014年廣東港口生產保持增長 集裝箱吞吐量穩步回升[EB/OL].[2015-01-26].http://www.wlhyxh.com/ type.php?id=3947.
[4]李旭東.適應珠三角地區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改革[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71-76.
[5]羅凱,馬博.“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廣東自貿區迎來發展機遇[J].中國港口,2015(5):18-20.
[6]周艷青.跨境物流未來最缺的是人才[EB/OL].[2015-07-31].http://news.xd56b.com/shtml/xdwlb/20150731/334234.shtml.
[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Discussion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cy in Guangdo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iming at the Service of Regional Economy
JANG Jing-jing
(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angdong Youth Leader College, Guangzhou 5100507, Guangdong, China)
The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is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demand of tal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combine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agency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 condition, introduction of regional typical cases, construction course team and other methods. Through curriculum reform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as a highly skilled practical talents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regional economies;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t; curriculum reform
G712
A
1007-5348(2016)11-0160-04
(責任編輯:曾 耳)
2016-10-18
蔣晶晶(1983-),女,福建福州人,廣東青年職業學院財經系教師,碩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發展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