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彬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一批批外來務工人員背井離鄉涌入城市,不知是從何時起,留守兒童成為一群特殊群體,親情的殘缺、成長的叛逆、健康的影響,讓這群特殊的孩子成為在本應無憂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的花骨朵,經歷著他們這個年齡不應當有的生活。作為留守兒童的班主任,更是一群肩負神圣使命的園丁,與普通教師不同,在這樣一群孩子之中,班主任的職責和使命更加沉重。這里賦予教師的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師應如何對待這群特殊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從兒童教育和學習中找出所需注意事項并逐條分析。
關鍵詞:留守兒童;安全意識;心理健康;知識水平
一、存在問題
留守兒童健康和教育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指身體健康和知識教育,身心健康、心理教育等等也是教師應當注意的問題。身體安全教育是知識教育的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是知識教育的保障,知識水平教育則是前兩者的進步體現。然而我們卻總是忽視全面的教育,致使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存在很多問題。
1.安全教育缺乏
由于父母長期在外,這些孩子多與空巢老人相聯系起來,孩子的安全成為隱患,由于受自然環境、地形地貌影響,再加上孩子多屬于“放養”,孩子自身年齡較小沒有自我保護意識,也不懂自救知識,因此很多悲劇屢屢發生在了他們身上。
2.心理疏導缺乏
沒有父母的關愛,小小年紀就缺少家的溫暖,即使是由老人或者親戚看養,但是和父母的愛也是不同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不良習氣也開始逐漸擴散,留守兒童本身就缺乏心理溝通易產生孤僻、自卑、叛逆的心理,再加之沒有良好的疏導就會致使這些孩子在長大甚至未成年階段做出影響社會秩序的過激行為或傷害自己的行為。他們往往因為缺少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導致心理扭曲變形。
3.叛逆期不接受知識教育
孩子們都是善良懂事的,但是有不少孩子處于叛逆期,在課堂上、課余生活中出現不愛念書,搗亂影響他人學習的不良行為。很多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多是因為叛逆心理作怪或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受到他人的關注而出現與教師對著干,不完成作業、考試不理想的現象。
二、解決方案
1.加強安全教育,增加自救課程設置
在市里很多學校開展了防火演習、應急救護培訓等,其實作為留守兒童的班主任,在這一特殊的教師職位上,我們更應當注重這些救護知識的傳遞,在上課甚至課間都可以教授孩子們自救方法。如,傷口如何包扎,遇到地震或打雷如何躲避等等,教師可以將這些編成順口溜或者歌謠等教給孩子們。
2.做孩子們課堂上的教師,生活中的父母
這些孩子缺少與人溝通的機會,缺少大人的關懷呵護,班主任不僅要教書更應育人。孩子們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會受到周圍的人和事的影響。因此,必須很好地和這些孩子進行溝通,比如陪他們課間玩耍,了解每個孩子家的庭狀況,邀請孩子到自己住的地方玩耍給他們做飯等等,讓孩子們感受到大人的呵護。從教師的身上彌補缺乏的親情,有時還可以讓孩子們私下稱呼自己“某某媽媽”或者“某某爸爸”以拉近距離。同時還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比如掩耳盜鈴、守株待兔、孔融讓梨等等很多典故都可以經常講給他們聽。
3.創新授課方法
孩子產生叛逆心理,不接受傳統教學模式,作為班主任應當嘗試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發散思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周邊能夠提供的東西創新教學,如,將水倒入杯中形成不同水位,敲出美妙的音調;臨近沙土就可以利用周邊的泥沙塑造各種形態的雕塑;周圍有樹就讓孩子采一片樹葉制作標本。這些不僅讓孩子學到了知識,還讓他們的學習增加了樂趣。其次教師一定要注重基礎課程教學,語文、數學主課不能耽誤,要讓他們了解到知識的重要性,讓他們主動投入進去。教師要讓學生有意識地明白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可以改變未來。
對這些孩子的關注,有人毫不在乎,有人無動于衷,但是雖然表面上隅居農村看似與我們毫不相干,可誰能無視這樣一大批孩子的存在和將來對社會的影響?留守兒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們是這個時代影響下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成長與中國的未來息息相關。作為留守兒童的教師、班主任,我們應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這些孩子撐起一片屬于他們的藍天。
參考文獻:
[1]周文嬌,高文斌,孫昕霙,等.四川省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心理復原力特征[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03).
[2]蔡君.以公安工作為視角:留守兒童被害的易發性及防控[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