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滿
摘 要:音樂教學中積極心理學的運用是帶有啟發性質的,可以幫助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理去面對學習與生活。在小學階段擁有良好的積極心態,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和終生的生活態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積極心理
隨著如今教育制度的不斷更新改革,積極心理學的運用受到更多的重視。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心理,使學生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展開學習,并在其他學科學習中以及生活中都能積極起來,我在本文中將闡述兩點。
一、調動學生積極情緒
小學生的積極情緒是指在課堂學習中獲得內容之后所表現出的快樂、滿足和興趣。在課堂中,常常發生的事情就是由于學生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或是對于音樂本身不是很有興趣,所以,在課堂中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另外,教師可以主動設計情境,讓學生設想,置身于音樂中,比如,在講《放牧》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去想象他們已經脫離教室,就是一群放牧的孩童,在所有學生表現的很感興趣,都很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及時地給予學生行為的鼓勵,會讓學生很容易就產生積極情緒。這樣持續性的積極鼓勵也會讓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省時省力,讓整個課堂的氛圍都變得生動活潑,且富有凝聚力、吸引力,讓學生整堂課都擁有飽滿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去學習。
二、建立師生互動關系
前面提到當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表現良好或者是在本沒有興趣違反課堂紀律的情況下通過教師引導在外部表現上有進步的情況下,教師給予鼓勵性質的話語可以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情緒,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與學生形成互動。在課堂中對學生所表現出的一系列反應,要善于找出學生的優點,加以表揚和鼓勵,肯定學生的優點,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產生熱愛學習的熱情。教師正面積極的暗示,久而久之,也會使學生在學習上擁有積極心理,做任何事都以積極心態去面對。
音樂教學不但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音樂素質,還可以在小學階段幫助學生塑造品格,擁有積極樂觀的心理面對生活,面對社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加強師生互動是可以幫助學生擁有積極心理的,也可以讓學生產生對音樂老師的信任與信賴。
參考文獻:
徐麗恒.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音樂時空,2013(3X).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