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昌
摘 要:很多學生的數學作業經常會出現字跡潦草、書寫卷面不整潔、涂抹多,修改多的現象,甚至還會出現作業格式寫的五花八門,錯誤百出的狀況。出現這些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作業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習慣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每次看學生的數學作業是最讓人頭痛的。很多學生的數學作業經常會出現字跡潦草、書寫卷面不整潔、涂抹多,修改多的現象,甚至還會出現作業格式寫的五花八門,錯誤百出的狀況。出現這些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作業習慣。基于這個問題,我通過實踐研究總結出以下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作業習慣。
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有的學生經常不交作業,甚至忘記寫作業;還有的學生即使寫了,也是馬馬虎虎,很不認真。這是一個學習態度的問題,態度如果不端正,很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我會讓學生結成作業小組,讓組長督促自己組的組員及時認真地完成作業。這樣督促學生,會提升學生對于作業的重視度,從而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
二、規范作業書寫要求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書面卷面在考試的時候會給判卷老師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從而會提高卷面成績,而考試時候的整潔卷面是靠平時作業的整潔習慣形成的。因此很有必要規范學生平時的數學作業要求。首先,作業本要統一,每一個學生都要用相同格式的作業本提交作業;其次,字跡要一筆一畫,寫的整齊,字跡大小不能超過畫線部分,也不能寫到格子外面;最后,要著重改變學生使用改正液的問題。改正液的使用會使卷面顯得很亂,因此我盡量不讓學生使用改正液,如果實在沒辦法寫錯了,一頁紙上用不超過兩次,用的次數太多就撕掉重新寫,用這樣的方式逐漸改掉學生依賴改正液的問題。
三、培養仔細讀題、審題的習慣
很多學生題目做錯往往不是不會做,而是沒有認真審題,導致理解錯誤,從而做錯題目。因此,在平時作業中養成仔細讀題、審題的習慣很有必要。老師經常強調做題目時,要看清楚題目再下筆,然而很多學生都做不到。這就要求每一位數學老師平時在課堂上每講一道例題,都要對學生做好審題的引導。做題時多讀幾遍題,在題目的要求部分和重點部分畫上橫線,做到對題目有把握了再下筆,這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四、養成及時檢查和糾錯的習慣
學生寫完作業要認真檢查,提高正確率。考試中經常會出現,有的學生明明會做這個題目,但是因為自己沒有認真檢查導致數字寫錯。這就是平時沒有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致使會做的題目也做錯。除此之外,當作業在老師評判并講解完以后,學生也要養成及時糾錯的習慣。建立一個錯題本,把自己做錯的題目和題目涉及的知識點都記錄下來,這不僅是鞏固知識的過程,同時在臨近考試的時候,還可以做到重點復習,使自己在考試前做到心中有數。
五、采取激勵評價制度
學生很多時候都是需要激勵制度的,所以在平時對于作業做得既正確又整潔的學生,老師要及時予以表揚,在班級中進行展示,以供其他學生學習。對于作業完成情況有進步的學生,老師也要加強贊揚,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同時,對于那些作業臟亂差和沒有及時完成作業的學生,老師也要對其進行教育,加強改正。此外,還可以讓學生成立作業互助小組,讓他們給自己的作業進行相互評分,加強作業質量好的學生對于作業差的學生的帶動,以這種方式,使他們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總之,小學生良好數學作業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們每一位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我們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采取相應措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作業習慣,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朱雅晶.淺析如何培養良好的小學數學學習習慣[J].小學教學參考,2011(2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