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祥林
(湖南科技大學 教育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
近十年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綜述
唐祥林
(湖南科技大學 教育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潮流蔓延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經濟全球化為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帶來了全新的視野與環境。但中外合作辦學在引進先進的國際教育資源,加大中國與國際高等教育接軌的步伐的同時,問題也在辦學過程中隨之出現。我國的教育界、學術界對這種新興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在對近十年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已有研究的基礎上,主要就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研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問題及風險研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策略研究等三個方面作簡要研究綜述。。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現狀;風險;問題;策略
在改革開放后的教育領域,中外合作辦學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形式以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形成了方興未艾的局面。而中外合作辦學的發展更使高等教育隨著中國的“入世”邁向了一個新臺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中外合作辦學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迅速蔓延,并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我國的教育界、學術界對中外合作辦學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本文抓住其中研究較廣的典型問題作一綜述,并作簡要評析,以求教于各位專家。
對于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分析的論文很多,但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專家關注的點不太一樣。總體來說涉及到辦學的專業、地域、法規等方面,但在眾多的研究方面對于數量研究是最多的。
據耿衛華、闞先學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一文中統計:“從數量上看,全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由1995年的70多個發展到2014年7月的1979多個,增加了27.2倍”[1]。郭朝紅、江彥喬也認為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態勢一直在上升,但就目前來說增長的趨勢有所放慢,數量也逐漸趨于平穩。1994年,“據對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不完全統計,當時國內已經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有70個,其中實施高等學歷教育機構20個”[2]。到2009年止,我國依法獲得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項目達到1 100多個。可見我國中外合作辦學處于激增猛漲狀態,查閱近十年的文獻獲悉,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除了數量上劇增之外,還表現出地域逐漸擴散和專業類別逐漸增多的趨勢。
從地域分布來看,呈“東重西輕,中呈過渡”的特征。我國高校的合作辦學多集中在沿海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但隨著合作辦學的不斷成熟,也呈現出往山西、四川、云南、陜西等內陸發展的態勢。
從合作辦學的學科專業來看專業逐漸增加,類別也日益增多。梳理我國近十年的文獻發現: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以往多注重財政和管理類為主題,如今涉及多種學科綜合發展,主要集中在農業、醫學、法律、人文等方面。
我國在一味追求合作辦學的數量,收獲利益的同時,風險與問題也接踵而來。
中國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國際化、大眾化為中國的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但是在在看到中外合作辦學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必須意識到這其中蘊含的挑戰和風險。
在趙彥志先生看來,教學風險、財務風險、內部管理風險以及招生與就業等風險是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面臨的主要風險。要保證教學質量首先得保證師資力量,而師資力量的評估主要來自教師素質的高低以及教學水平的成效,過于頻繁的師資流動對教學水平的成效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的步伐緊隨中國“入世”的進程,有機會與世界“接軌”的中國高端人才——高校教師流失日益嚴重,高校對高素質的教師供不應求,教師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中國教育的體質也發生了相應的變革。不斷確立的法人地位,使得高校的法人代表獲得的獨立管理權也隨之越來越大。這種獨立的管理權在高等教育的財務方面表現為對辦學資金的籌集獨立以及教育經費的使用自主。其實這種變革在伴隨著給高校帶來充裕的的運營和發展空間的同時,其財務方面的風險也會隨之滋生。比如說學校向金融機構過度舉債帶來的債務風險。除此之外,合作辦學使得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生源不斷增長,而師資的不穩定性以及教學質量的下滑將會給學校的內部管理以及學生就業帶來巨大的風險。
而在王革和華南看來,我國的對外合作辦學還有不少問題急需解決,從而隱藏著這樣或那樣的內部或者外部管理問題所帶來的風險。就外部管理問題而論,為了盡快促成合作,中國很多高校缺少對國外合作院校的實地考察與合作辦學質量的評估,而去選擇境外合作的中介,這些中介或缺乏對境外院校的了解或為更大牟利,甚至會推薦“野雞學校”[3]。與這些本就不入主流的學校合作帶來的不是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是辦學檔次的拉低。
除了風險,在對外合作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小覷。我國中外合作辦學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也實屬堪憂。據已有文獻考究及實踐,筆者將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的問題歸為三類:一是認識問題,二是體制問題,三是法制管理類問題。首先在認識方面,合作辦學過程中體現的最為典型的問題是盲目夸大、泛化教育主權。考慮到境外合作辦學可能會威脅到我國教育主權,因此在合作辦學的過程中教育者、中方合作機構以及相關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時刻提醒自己“要維護我國教育的主權”。這種對教育主權的誤解必然會制約我國對外合作的開放力度及成效。就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體制來說,其問題主要體現在辦學體制的約束性對管理體制和投入模式的束縛。“而投入模式又對辦學模式和管理方式產生許多制約”[4]。環環相扣,因此管理體制也就漏洞百出。在法制管理當中,近期我國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除卻條例本身的不成熟外,我國合作辦學自身還處于對法制的初級和實驗階段,因此其實施過程中問題暴露無遺。比如在法制監管中暴露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制定的政策具有滯后性以及不匹配性,審核和評估系統的不健全性以及監管、執行的軟弱性等。
方法總比問題多,雖然我國對外合作辦學還處在實驗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風險和問題,但是縱觀我國關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問題解決策略也是不勝枚舉。
針對前面提出的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的三大問題即認識問題、體制問題、法制管理類問題,國內專家都一一提出了解決策略。
張漾濱認為要想從源頭上加強我國對外合作辦學的認識,必須“以學生為本,樹立正確的合作辦學指導思想”[5]。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指導思想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乎著合作辦學的行動方向。我國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指導思想的正誤評判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是否有利于境外合作辦學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否有利于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是否有利于維護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侵犯教育主權。只有堅持三個“有利于”,結合我國高校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指導思想才能從源頭上解決我國對外合作辦學的認識問題。
關于體制問題,周曲認為“應該改革管理,理順中外合作辦學各方關系”。中外合作辦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在體制上肅清管理出現的弊端必須從宏觀管理體制和微觀管理體制兩方面變革著手。宏觀管理體制改革是指在我國教育督導的監管下成立規范的、系統的專門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服務的管理機構,肅清目前雜亂無章的管理體制,杜絕“野雞學校”的出現,提供良好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件,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健康、全面發展。微觀管理體制是指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的內部管理體制。而要加強內部管理體制,綜合各位專家的觀點應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監督管理體制執行;完善自我評價系統;加強師資培養力度;制定學校分配條例。
為解決我國對外合作辦學過程中的法制管理類問題,專家們也是紛紛獻策。張漾濱認為應該“以條例為綱,完善中外合作辦學的規章制度”。事實上,探及國內的政策法規,為規范和保護中外合作辦學,我國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中共計有6個章節64條條款,同時中國政府也出臺了系統的境外教育合作的條例、政策與法規,只是在內容上尚需完善以及在執行力度上有待加強。
綜上所述,近十年來在學術界,關于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者們做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和討論。除了本文前面所探析的的現狀、風險、問題及策略等領域外,還涉及到中外合作辦學的成效、中外合作辦學的類型、中外合作辦學的主權問題以及中外合作辦學的雙重效應等多個方面的研究。但是我國與國際教育接軌還處在實驗和初級階段,再加上我國與合作國家之間的教育環境和教育體制的差異,所以研究中缺陷和不足也不容忽視。首先,對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研究速度滯后于辦學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與問題。其次,對辦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究多是描述性的,缺乏相應的對策研究。第三,研究大多針對沿海發達地區的高校,對中西部地區的合作學習研究相對較少,使得發展愈加失衡。最后,研究方法也是多定性少定量。這些問題和不足都有待學者們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討。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作為一個新興的事物,其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在看到合作辦學為我國教育事業帶來巨大進步的同時也應從根本上認識與之共存的問題,并深入研究加以解決。但是中外合作辦學的趨勢已不可檔,前途也是光明的,我們應高舉科學發展觀這面旗幟,以和諧發展教育目的為指導,堅持公平教育,優先教育,不斷開創新世紀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新局面。
[1] 耿衛華,闞先學.我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4):97-99.
[2] 郭朝紅,江彥喬.我國中外合作辦學監管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0(5):93-99.
[3] 王革,華南.從風險管理體系看中外合作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2(35):33-34.
[4] 周曲.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辦學研究[D].上海:東南大學,2005.
[5] 周漾濱.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風險及防范[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41-144.
(責任校對朱正余)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8.036
20160322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XJK015BZY002)
唐祥林(1988- ),女,湖南永州人,碩士生,主要從事課程英語教學研究。
H315
A
1674-5884(2016)08-0114-03